實在年代-迎向永續
- 背景說明
-
隨著全球化與環境生態變遷步伐加速加大,生產結構重新調整、銷售市場競爭加劇、貧富所得差距擴大、金融風暴捲土重來、乾旱洪水災變頻傳等衝擊,正威脅著全世界所有國家,包括我們中華民國在內。一方面,因為經濟自由化,資本與技術的流動跨越國界藩籬,全球產銷版圖大挪移,台灣雖因地理上鄰近大陸這個新興經濟工廠與市場而受惠不少,但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就業與所得分配、教育與稅制改革、人才培育與社會價值重建,卻亟待朝野共同努力再創新局。另一方面,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持續,天候異常與災變紛在世界各地爆發,加上原本存在已久的地層下陷、河川與水患治理、經濟發展與國土規劃等重大議題未決,皆已構成永續經營台灣必須優先克服的障礙,亟待政府與民間組織攜手合作,為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推動整合與對話。
- 新聞導覽
-
最艱難的時代 你不能沒有的生命特質——韌性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5年10月19日「韌性」是個艱澀的詞彙,用來形容我們都熟知的特性:「反彈回去」。就如同英國樂團Chumbawamba所吟唱的:「我被擊倒,但我爬起來。你永遠不可能打倒我。」 閱讀全文
解決大陸經濟問題 吳敬璉:提高效率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5年10月18日大陸知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昨(10)日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行的「首屆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表示:「最近發生的TPP協定達成,對於我們來說就不光是一個挑戰,而且是機遇,通過自貿區的建設可以使得我們對外開放打開一個新的局面,在世界貿易和投資規則的變化中,能夠實現以開放促改革。」 閱讀全文
中國國企改革的虛與實
來源: 日經中文網 — 2015年10月16日中國政府開始著手重組國有企業。負責掌管央企的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委)9月13日發佈了《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將「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跨國公司」作為目標,提出「到2020年,在國有企業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不過,沒有裁員的重組反而存在拖延産業結構改革的危險,重組成敗尚不明朗。 閱讀全文
中美打噴嚏,世界經濟怎麽辦?
來源: FT中文網 — 2015年10月15日過去有句話講,美國一打噴嚏,全球經濟就感冒。這句話依然正確,只是現在還要加一句:中國一打噴嚏,全球經濟也感冒。全球經濟已經失去最後一個重要的由信貸助長的需求引擎。幾乎可以肯定,這將進一步加劇全球“儲蓄過剩”,或者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所說的“長期停滯”,即需求相對潛在供應偏向於疲軟。這對全球經濟風險有重大含義。 閱讀全文
我見我思-諾貝爾的記者魂
來源: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10月14日新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白俄羅斯作家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是「第一位獲獎的女記者」。 閱讀全文
台灣安全的新變數
來源: 蘇起,聯合報 — 2015年10月13日當前台灣的論政情況大概只有「真空」兩字可以形容。兩大政黨對於國家未來可能面對的大事幾乎完全「不看、不聽、不想」。過去思想敏銳、言論澎湃的綠營菁英現在已經明顯定於一尊,為了避免犯錯,紛紛迴避重大政策的討論。而藍營士氣普遍低迷,多數人雖有想法,卻好似根本提不起精神參與公開論辯。這使得最近兩件與台灣安全直接相關的重大消息,竟然遭到漠視。 閱讀全文
樂施會:聖嬰年遇旱 全球千萬人陷入饑荒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5年10月12日慈善組織樂施會(Oxfam)指出,2015年至2016年間,在極端氣候和聖嬰現象的影響之下,高溫、乾旱等極端氣候事件正打亂全球的耕種季節,至少有數以千萬最窮困的人口面臨糧食安全危機。 閱讀全文
日經觀點:TPP是讓中國開放市場的一張牌
來源: 日經中文網 — 2015年10月08日被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定位為增長戰略支柱的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談判達成了基本共識,安倍期待這將成為其推行「安倍經濟學」的東風。其戰略是在以日美為核心的亞太地區構建新的經濟秩序,在安全保障和經濟兩個層面與美國加強合作以牽制中國。 閱讀全文
IMF:全球金融穩定面臨新風險
來源: FT中文網 — 2015年10月0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三警告稱,如果各國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對市場穩定風險應對不當,世界可能陷入一場新的金融危機,導致全球衰退。IMF負責金融穩定的主管喬斯•維納爾斯(José Viñals)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IMF的最壞設想“根本不依賴於極端的設想”,而只是風險溢價再度上升、新興市場的公司違約現象增多,同時全球對風險較高資產的投資意願下降。 閱讀全文
台灣的選擇-大陸金融市場波動 對台灣的意涵
來源: 高長,工商時報 — 2015年10月07日最近一個多月來,全球各地股、匯市動盪不安,美、歐、日等先進國家,以及大陸等新興國家無一倖免。造成這一波國際股匯市震盪的元兇,箭頭大都指向在8月上旬放手讓人民幣重貶的大陸,不過,大陸指控是美元呈現強勢,帶動各國貨幣競貶所惹的禍。姑不論震央在哪裡,這波金融動盪已經造成全球經濟不安,貨幣戰風雨欲來,國際機構對全球經濟之展望轉趨保守。 閱讀全文
張善政:鏈結矽谷考卷 台灣僅寫1行
來源: 陳碧芬,工商時報 — 2015年10月07日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6日表示,台灣鏈結矽谷,「整張考卷現在才寫了第1行,要填滿答案還有99行要寫」,後續還有很多工作及公私部門資源都必須加碼注入。他指出,政府鼓勵創新創業推動國際鏈結,特別是全球創新中心的美國矽谷,目前已完成「台灣創新創業中心」、「台灣矽谷科技基金」及「台灣創新快製媒合中心」,為年輕人透過國際接軌方式,獲取國際資源、進行創業,這「二中心、一基金」算是完整的政策架構,有助台灣重拾矽谷關係。 閱讀全文
TPP大國博弈下的新南向政策
來源: 中國時報主筆室 — 2015年10月07日兩個場景,交替而過。以美國為首的12個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會員國,4日在美國宣布完成實質談判;明年執政希望濃厚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6日上午啟程訪日,既為其增加「國際資本」,也為加強台日未來關係、啟動其新南向政策作準備。在大國博弈中,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既有機會又潛藏著風險。 閱讀全文
台灣外交部:爭取盡快加入TPP
來源: BBC中文網 — 2015年10月06日台灣行政院方面表示,對外貿易為台灣經濟命脈,目前已完成國內法規與國際規範的差異盤點,爭取盡快加入TPP (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第二輪談判。由美國發起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TPP(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從2008年開始談判,12個成員國周一(5日)在美國亞特蘭大達成協議。 閱讀全文
神秘的能源稅?法律人:資訊公開和公眾參與不足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5年10月06日今年6月立院三讀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翌日,經濟部提配套措施表示將研擬開徵能源稅。這並非國內首次談能源稅,政府自2006年開始推動能源稅,但礙於景氣與企業壓力,至今仍無法順利通過立法。 閱讀全文
談了5年 TPP終達成協議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5年10月06日經過逾5年的談判,以美國與日本為主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終於達成協議。經參與談判的官員證實,美、日已於周一和其他10個國家達成TPP的廣泛協議,將共同去除貿易壁壘與制定共同標準,創造涵蓋世界4成經濟產值的全球最大自貿區。 閱讀全文
諾貝爾醫學獎 反思健康不平等
來源: 張耀懋,聯合報 — 2015年10月05日如果每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可以接受病患捐匾致謝,無疑地,今年坎貝爾、大村智及屠呦呦三位得主,將會得到最多「華佗再世」的謝匾。相對於過去是直接頒獎給對抗疾病的先驅者,到後來大部分是在生化、基礎生物機轉上的發現,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是近年來第一次轉向,對抗古老傳染病的公共衛生防治,這影響的是數億以上的人口健康與生命安全的領域。 閱讀全文
疑因大量融冰入海 今夏北大西洋水溫特低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5年10月05日受太平洋強勁的聖嬰現象影響,今年全球海水普遍高於平均溫度,但科學家指出,今年夏季的北大西洋一反全球海水升溫的趨勢,意外出現一個巨大冷水團。 閱讀全文
中國資本外流到底有多大?
來源: 劉利剛,FT中文網 — 2015年10月02日8月11日人民幣匯改之後,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升溫,加上目前中國經濟增長疲弱,境內外市場利差不斷下降,市場日益擔憂資本可能加速流出中國。中國外匯儲備8月份創紀錄大幅下降,更是強化了市場的這一擔憂。那麽,中國的資本外流到底有多大呢? 閱讀全文
排雲山莊接市電 高山郊山化的第一步?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5年10月01日最近玉管處為了排雲山莊「穩定供電及未來提升登山安全」,委託建築師事務所提出幾種供電方式,包括由塔塔加登山口建置電力至排雲山莊。只是,到底需要多少電力才足夠,卻交代不清楚,尤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主的台灣中央山脈保育廊道好不容易建置以來,不惜犧牲景觀、冒險用電,只求滿足登山遊憩行為,玉管處似乎欠交代。 閱讀全文
從交通基礎建設 看亞投行經濟效益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5年09月30日日前亞投行候任行長金立群在韓國首爾召開的亞投行會議中表示,亞投行成員國將從現有57國增至70國,超過由美日所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ADB)」。從各國對於參與亞投行的積極程度,可以看出各國對於參與亞洲經濟崛起的高度興趣。對於經濟早發國家而言(如英國、德國),參與亞投行除了有外交利益的盤算之外,更具實質效益的是,藉由出資亞投行之籌設,有助於活用國家資金,協助國內廠商掌握亞洲基礎建設需求的龐大商機。 閱讀全文
- 專家呼籲
-
« 前 6 筆 1
- 基金會關注
-
2011.12.10~11邁向永續研討會
有感於環境天候急遽變遷、生存空間遭到嚴厲壓縮;自由化經濟體制下, 生產結構重新調整、銷售市場競爭加劇、貧富所得差距擴大、金融風暴捲土 重來等現狀與困境...實在年代系列講座
實在年代下的經濟,應是怎樣的面貌?走向實在年代,該有怎樣的藍圖?
洛桑管理學院報告指出:「台灣的發展是結構轉型問題。」服務業是主導國家經濟轉型的關鍵,台灣去年服務業產值佔GDP68.71%,服務業就業人數佔58.6%,但綜觀勞動、資本、研發甚至國際競爭力等指標,卻沒有相對成長,薪資水準及個人產值低,亟需體檢、突圍。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集結極力提振經濟轉型的行政官員、長期鑽研的學者專家與創新落實的企業家,就現況與挑戰談服務業的全面規劃、迎頭趕上、創造就業。抓住機會,立刻行動!◎時間:2012年7月14日、15日、21日、22日(週六、日) 下午二點到四點半◎議程:第一場 服務業發展的現況與展望時間:7月14日(六) 14:00-16:30主持人:林聖芬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主講人:陳添枝 (台大經濟系教授)、管中閔 (行政院政務委員)服務業帶動轉型,需要時間與精力的長期投入,本場分就總體發展、前景鋪陳、人才培育、建立服務DNA等政策深入討論,為規劃推動、培育軟實力,做對話、定方向、解難題、排紛擾。第二場 綠色經濟、科技、生活的推展時間:7月15日(日) 14:00-16:30主持人:葉俊榮 (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主講人:毛治國 (交通部部長)、黃萬翔 (經建會副主委)、嚴長壽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 (台達電董事長)高耗能經濟時代已過去,台灣未來綠色經濟、綠色產業的轉型與發展,應是什麼模式?四位主講人以大視野、大格局突破保守產業思維,掌握綠色商機,凝聚在地社會、創造生活願景。第三場 如何打造醫療照護服務業時間:7月21日(六) 14:00-16:30主持人:黃榮村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主講人:詹啟賢 (國光生技董事長)、蘇喜 (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院長)、林萬億 (台大社工系教授)、胡勝正 (中央研究院院士)高齡、少子化的時代來臨,台灣醫療照護服務業如何轉型?醫療衛生是產業還是社福?長期照護可由市場經濟支撐?醫療制度人力符合當前社會需求? 諸多紛擾不明的疑問,由諸位專家為您解答。第四場 建構資訊、流通、文創服務業平台時間:7月22日(日) 14:00-16:30主持人:余範英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主講人:張善政 (行政院政務委員)、呂學錦 (中華電信董事長)、史欽泰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陳浩 (博理基金會執行長、雲廣科技總經理)資訊全球化的時代,如何提升系統化、效率化的營運模式?追求高產值的目標下,文創服務業該如何經營?新媒體又是什麼?如何利用電信與資訊的平台,將台灣建構為「研發、創新、運籌、設計」中心?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