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年代-迎向永續
- 背景說明
-
隨著全球化與環境生態變遷步伐加速加大,生產結構重新調整、銷售市場競爭加劇、貧富所得差距擴大、金融風暴捲土重來、乾旱洪水災變頻傳等衝擊,正威脅著全世界所有國家,包括我們中華民國在內。一方面,因為經濟自由化,資本與技術的流動跨越國界藩籬,全球產銷版圖大挪移,台灣雖因地理上鄰近大陸這個新興經濟工廠與市場而受惠不少,但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就業與所得分配、教育與稅制改革、人才培育與社會價值重建,卻亟待朝野共同努力再創新局。另一方面,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持續,天候異常與災變紛在世界各地爆發,加上原本存在已久的地層下陷、河川與水患治理、經濟發展與國土規劃等重大議題未決,皆已構成永續經營台灣必須優先克服的障礙,亟待政府與民間組織攜手合作,為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推動整合與對話。
- 新聞導覽
-
朱敬一專欄:只靠改善教育機會 解決不了貧富不均
來源: 風傳媒 — 2014年11月19日《廿一世紀資本論》作者法國皮凱提教授來訪,由我主持了一場論壇,參與的人包括張忠謀董事長等多人。在論壇中有若干人提到「教育」對消弭貧富不均的重要性,這當然沒有人反對;包括皮凱提與我本人都同意,教育對於中下階層向上攀爬、脫離貧困,是極度重要的。但是若要把這個論述簡化為「改善教育機會是解決當前貧富差距擴大的關鍵」,我就無法同意,而且認為這個說法太過忽略其他制度面的因素,也太輕鬆放過錯誤政府政策的責任。且讓我分段說明之。 閱讀全文
「韌性」計畫迎戰氣候變遷 全球港灣城市大串連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11月18日此次世界保護區大會的舉辦城市雪梨,不僅是澳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也是亞太地區的重要金融據點,許多跨國集團的總部,更是坐落這個澳洲人口最稠密的城市。 閱讀全文
這裡不是觀光區 是生活的地方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4年11月17日土溝是個約莫1700人的小農村,「若要說這個社區有什麼不一樣,就是他們知道自己要什麼。」六年級後段班的黃鼎堯在土溝生活12年,他回憶當年還是研究生的他,一進土溝要做「社造」,村民一句「你知道一斤米多少錢?你知道台灣農村發生了什麼事?」就打得他說不出話來。 閱讀全文
太陽能 LED 燈 讓更多人享有光明
來源: 低碳生活部落格 — 2014年11月17日2014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頒發給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與歸化為美籍的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表彰他們各自在藍光發光二極體發明過程中的卓越貢獻。過去發光二極體 (LED)已有紅光與綠光,但要等到1990年代藍光技術突破後,才能合成為接近日光的白色燈光,隨後才引發當前這波 LED 帶來的照明革命。 閱讀全文
新興「自行車經濟」 歐洲創下65萬就業機會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11月14日首份歐洲自行車產業工作機會綜合研究指出,自行車產業雇用的員工比採礦及採石業更多,如果自行車在全歐的交通運輸佔有率從3%成長至6%,到了2020年,有機會提供超過百萬個就業機會。 閱讀全文
世界邁向氣候安全的機會
來源: THE FINANCIAL TIMES — 2014年11月13日美國與中國周三就氣候變化和能源問題發表聯合聲明,這是全球氣候變化議程中多年來最重要的進展。雖然其全部意義要到2015年12月巴黎氣候大會上才能充分浮現,但是世界最大的兩個二氧化碳排放國終於作出了表態,最重要的是他們共同作出了表態。他們所發表的聲明給全球帶來了一次為實現氣候安全而奮鬥的機會——毫無疑問也是最後一次機會。 閱讀全文
陸韓FTA對台製造業之威力猶如原子彈
來源: 風傳媒,朱雲鵬專欄 — 2014年11月13日中國大陸與南韓已完成自由貿易區的談判,將兩國之間90%的產品納入在內。過去個人在不同的場合,曾多次把此形容為對台灣產業與就業的「原子彈」,深深以這天的到臨為憂。原以為這天的到臨不會早於今年年底,沒想到在103年11月10日APEC開會期間,就作了這樣的宣布。 閱讀全文
瑞士研究:長期暴露空氣污染 增第二型糖尿病風險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11月13日空氣污染已被證實與高血壓、心臟和呼吸系統疾病有關聯,而心臟相關疾病和第二型糖尿病有許多共同的風險因子。過去研究也發現,可能由空氣污染引發的血管發炎,和第二型糖尿病之間有所關聯。 閱讀全文
生態補償效果有限 研究:少1塊棲地 補100塊才夠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11月11日自然棲地常因人為開發而喪失,為挽救而提出的「生物多樣性補償」計畫,經歐盟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反而會造成整體生物多樣性的流失。此外,研究人員強調,若要完全重建一個生態系,很可能需要數百年的時間。 閱讀全文
討論央行政策大家來
來源: 壹評論 — 2014年11月07日中央銀行的匯率政策攸關國內經濟情勢。過去幾位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的研究指出,央行對新台幣匯率有「阻升不阻貶」的情況,但這些研究沒有引起太多關注。央行前副總裁許嘉棟也曾數次公開批評這種匯率政策,但因央行強勢回應才引起媒體的重視。可惜的是,媒體總把新聞重點放在許嘉棟與央行總裁彭淮南間的個人衝突,而未對政策本身多所著墨。 閱讀全文
守護後勁溪 全民稽核日月光
來源: 地球公民基金會 — 2014年11月07日根據環保署及高雄市環保局公布的資料,日月光高雄廠近3年來因違反《水污法》已被罰25次,其中放流水不符標準12次,未採取或不符合水污染防治措施11次,累計罰金541萬元。證明日月光是放任廢水連續污染也未改善的累犯,絕非如其辯稱的僅是單一違規事件。 閱讀全文
披著綠皮上工的日月光
來源: 地球公民基金會 — 2014年11月06日日月光在七月底獲准有條件復工了,但是日月光並沒有修復其對後勁溪的破壞,沒有讓社會監督其補救措施,也沒有建立未來的預防監督機制。 閱讀全文
蒙特婁議定書27周年 NASA:臭氧破洞沒變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11月06日27年前的蒙特婁議定書,禁用人為排放的氯化合物,本以為可以快速縮小南極上方的臭氧層破洞,但根據美國太空總署的最新資料,臭氧層破洞目前仍和北美洲一樣大,維持和2010、2012和2013年一樣的大小。不過科學家表示,臭氧層的確在復原中。 閱讀全文
非洲再綠化成效驚人 1/6衣索比亞重獲新生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11月05日15年前,衣索匹亞北部Abrha Weatsbha周圍的村落幾乎荒廢。山坡地荒蕪貧瘠,社區被洪水和乾旱摧殘,需要長期的糧食援助,土壤被沖刷殆盡。但今天,數百萬棵種下的灌木和樹苗已經讓提格雷省Abrha Weatsbha改頭換面。乾涸的井又有了水源,土壤變得健康,村落長出果樹,山坡又變得翠綠。 閱讀全文
42處國家重要溼地明年上路 北門民眾抗議凸顯認知差異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11月04日《濕地保育法》即將於明年2月2日世界溼地日上路,第40條雖規定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公告的42處國際級及國家級國家重要濕地,將自動「視同」為國家重要濕地。不過近日內政部溼地小組北門說明會,遭民眾激烈抗議,凸顯立法與民意差距甚大、民眾法令認知不足。 閱讀全文
朱敬一專欄:鮭魚返鄉還是宙斯霸凌?
來源: 風傳媒,朱敬一專欄 — 2014年11月04日在過去十幾年間,台灣有兩個經濟政策我都覺得不安,但是由於主事者信心滿滿、聲勢浩浩,外界的異聲或則被忽略、或則遭嚴正反駁。久而久之,這些政策就變成了金科玉律,好像「做了台灣經濟就好了、不做台灣經濟就完了」。如果這個政策是錯誤的,大概要等到諸多惡果一一浮現,才能叫主張者見棺掉淚。但是這棺材淚水不只是主張者在流,而是全民在付代價。 閱讀全文
回顧亞洲 放眼世界:從人與自然的連結說起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11月04日今年(2014)11月12~19日,將在雪梨展開第6屆世界保護區大會(WPC),此會議為探討保護區議題的世界性指標會議,將對未來10年的保護區經營管理探討相關議程。而去年11月,第1屆的亞洲保護區大會在日本宮城縣仙台舉行,目標在於建立亞洲保護區之間的合作關係、達成2010生物多樣性大會的愛知目標、並為第6屆WPC等會議中,提供亞洲的保護區觀點。 閱讀全文
台灣「閒人」破百萬中的世代不正義
來源: 風傳媒,呂紹煒專欄 — 2014年11月03日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調查,台灣「賦閒人口」破百萬人,有人賦閒是中高齡失業、境況悲慘;有人賦閒是「周休7日,月領7萬」,快樂無比。兩者天壤之別的差距中,藏著的就是台灣嚴重的世代不正義。 閱讀全文
打開水龍頭就可以喝–荷蘭飲用水哪裡來?
來源: 荷事生非 — 2014年11月03日荷蘭境內的飲用水,約有百分之六十來自抽取地下水,百分之四十來自地表河水與湖水。荷蘭相當仰賴抽地下水作為飲水來源後,你是否會聯想到「地下水抽這麼兇,都不會地層下陷嗎」的問題呢?沒錯,原先國土已經夠低的荷蘭,也正在為地層下陷的問題傷透腦筋。 閱讀全文
- 專家呼籲
-
« 前 6 筆 1
- 基金會關注
-
2011.12.10~11邁向永續研討會
有感於環境天候急遽變遷、生存空間遭到嚴厲壓縮;自由化經濟體制下, 生產結構重新調整、銷售市場競爭加劇、貧富所得差距擴大、金融風暴捲土 重來等現狀與困境...實在年代系列講座
實在年代下的經濟,應是怎樣的面貌?走向實在年代,該有怎樣的藍圖?
洛桑管理學院報告指出:「台灣的發展是結構轉型問題。」服務業是主導國家經濟轉型的關鍵,台灣去年服務業產值佔GDP68.71%,服務業就業人數佔58.6%,但綜觀勞動、資本、研發甚至國際競爭力等指標,卻沒有相對成長,薪資水準及個人產值低,亟需體檢、突圍。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集結極力提振經濟轉型的行政官員、長期鑽研的學者專家與創新落實的企業家,就現況與挑戰談服務業的全面規劃、迎頭趕上、創造就業。抓住機會,立刻行動!◎時間:2012年7月14日、15日、21日、22日(週六、日) 下午二點到四點半◎議程:第一場 服務業發展的現況與展望時間:7月14日(六) 14:00-16:30主持人:林聖芬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主講人:陳添枝 (台大經濟系教授)、管中閔 (行政院政務委員)服務業帶動轉型,需要時間與精力的長期投入,本場分就總體發展、前景鋪陳、人才培育、建立服務DNA等政策深入討論,為規劃推動、培育軟實力,做對話、定方向、解難題、排紛擾。第二場 綠色經濟、科技、生活的推展時間:7月15日(日) 14:00-16:30主持人:葉俊榮 (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主講人:毛治國 (交通部部長)、黃萬翔 (經建會副主委)、嚴長壽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 (台達電董事長)高耗能經濟時代已過去,台灣未來綠色經濟、綠色產業的轉型與發展,應是什麼模式?四位主講人以大視野、大格局突破保守產業思維,掌握綠色商機,凝聚在地社會、創造生活願景。第三場 如何打造醫療照護服務業時間:7月21日(六) 14:00-16:30主持人:黃榮村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主講人:詹啟賢 (國光生技董事長)、蘇喜 (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院長)、林萬億 (台大社工系教授)、胡勝正 (中央研究院院士)高齡、少子化的時代來臨,台灣醫療照護服務業如何轉型?醫療衛生是產業還是社福?長期照護可由市場經濟支撐?醫療制度人力符合當前社會需求? 諸多紛擾不明的疑問,由諸位專家為您解答。第四場 建構資訊、流通、文創服務業平台時間:7月22日(日) 14:00-16:30主持人:余範英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主講人:張善政 (行政院政務委員)、呂學錦 (中華電信董事長)、史欽泰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陳浩 (博理基金會執行長、雲廣科技總經理)資訊全球化的時代,如何提升系統化、效率化的營運模式?追求高產值的目標下,文創服務業該如何經營?新媒體又是什麼?如何利用電信與資訊的平台,將台灣建構為「研發、創新、運籌、設計」中心?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