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年代-迎向永續
- 背景說明
-
隨著全球化與環境生態變遷步伐加速加大,生產結構重新調整、銷售市場競爭加劇、貧富所得差距擴大、金融風暴捲土重來、乾旱洪水災變頻傳等衝擊,正威脅著全世界所有國家,包括我們中華民國在內。一方面,因為經濟自由化,資本與技術的流動跨越國界藩籬,全球產銷版圖大挪移,台灣雖因地理上鄰近大陸這個新興經濟工廠與市場而受惠不少,但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就業與所得分配、教育與稅制改革、人才培育與社會價值重建,卻亟待朝野共同努力再創新局。另一方面,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持續,天候異常與災變紛在世界各地爆發,加上原本存在已久的地層下陷、河川與水患治理、經濟發展與國土規劃等重大議題未決,皆已構成永續經營台灣必須優先克服的障礙,亟待政府與民間組織攜手合作,為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推動整合與對話。
- 新聞導覽
-
蕭萬長:台灣金融管制過嚴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3年02月25日行政院正積極進行自由經濟示範區規畫,備受矚目的金融開放卻未列入第一階段計畫中。前副總統蕭萬長認為,台灣金融業過於保守,只滿足於小規模零售業務(retail banking)的小利,應利用此時檢討過嚴的法規,並參考新加坡或英國作法,嘗試開創新的業務,進行結構性改革。
閱讀全文
中研院示警:人才科技經濟 3個鏈結斷裂
來源: 聯合報 — 2013年02月25日台灣海外人才資料庫已空、二○一五年台灣「人口紅利」沒了、勞動參與力不足,國安危機浮現,至今尚無對策。相較之下,大陸提前發動全球搶人才攻勢,早已設定「人才戰略決定國家前途」的宏觀格局,由國家主席主導人才政策。但台灣的人才戰略在哪?產業政策為何?到現在還是不清不楚。
閱讀全文
面對不方便的真相、記得土地的容顏
來源: 台灣立報 — 2013年02月25日上月由友人帶領探訪素有「千塘之鄉」的桃園埤塘與大圳系統,實地走訪桃園RCA污染整治場址,持有該筆土地的長億集團近來動作頻頻,多年來不斷試圖採用較管制標準寬鬆的健康風險評估整治方式,以尋求將乙工用地變更為建地作建案開發。
閱讀全文
林宗堯:系統大清查 核四還有救
來源: 聯合報 — 2013年02月25日原能會「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會」前委員林宗堯昨天陪同經濟部長張家祝視察核四,林宗堯昨天受訪說,他不是反核人士,但反對台電受迫工期、預算壓力而不停趕工,把核四裝填燃料當成「最高指導原則」,如此施工品質「未來四十年運轉恐怕會出問題」,更讓核四安全備受外界質疑。
閱讀全文
慶元宵作保育 林邊放魚苗、種樹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3年02月25日走過莫拉克風災的陰霾,林邊鄉在原本淤積爛泥的魚塭展開養水種電計畫,已逐漸看到成果。元宵節當天,鄉民一起在溼地放養魚苗、種下樹叢,像是種下未來希望,縣長曹啟鴻也親身參與,更承諾會努力爭取明年燈會在屏東,要讓全台民眾看到這難得成果。
閱讀全文
歐元區復蘇之路依然漫長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 2013年02月25日歐元區危機結束了嗎?答案既是肯定的,同時也是否定的。之所以肯定,是因為當前爆發危機的風險有所下降。但由於歐元能否存活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危機又沒有結束。只要這種不確定性沒有消除,就依然可能出現新的壓力。
閱讀全文
大陸經濟學家吳敬璉: 中國不能走新加坡威權主義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3年02月24日新加坡經濟發展令許多國家艷羨,成為取經對象,甚至大陸領導層也常研究新加坡模式。不過,大陸知名經濟學家吳敬璉不以為然說,中國不能再走新加坡威權主義道路,須有發揚創新的精神。
閱讀全文
連習會 習將提兩岸東、南海合作
來源: 聯合報 — 2013年02月23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將於廿五日上午九時於人民大會堂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北京消息人士稱,習近平將會向連戰表達,中共希望大陸和台灣合作開發南海,共同探勘東海油井。這是中共領導人首次公開呼籲,大陸和台灣要在東海及南海問題上充分合作。
閱讀全文
備戰核四 不降編 原能會變成核安會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3年02月22日因應立法院新會期朝野即將展開一場核四大戰,行政院院會昨火速通過《核能安全委員會組織法》草案,原本配合組改、原能會降編併入科技部的計畫大逆轉,未來將改設直屬行政院的三級獨立機關核安委員會,主委比照閣員仍固定出席行政院會。行政院長江宜樺表示,此舉是宣示政府重視核安的決心。
閱讀全文
未受保護 華光社區上百老樹面臨都更危機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02月22日位處中正紀念堂東側的華光社區,曾經有著道地口味的外省麵點小吃、典雅的日式宿舍老屋。然而處於黃金地段,目前反被視為推動「金磚計畫」金融中心、高級商圈的阻礙。
閱讀全文
被誤讀的「貨幣戰爭」
來源: 紐約時報中文版 — 2013年02月22日一些人說,當今亞洲和世界所面臨的最大威脅,很可能是一場「貨幣戰爭」,各國急於刺激本國經濟增長,孤注一擲之下爭相讓本國貨幣貶值。然而現實卻相去甚遠。實際上,這是一場關於發達國家該如何走出經濟問題的辯論,甚至連「貨幣戰爭」這個詞都被誤用了。
閱讀全文
南韓大軍登陸 貿協:以一敵十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3年02月21日新春伊始,貿協北京與上海代表處也開工,正式與包括南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短兵相接,協助台商搶攻大陸市場。貿協董事長王志剛接受中國時報專訪強調,以上海代表處來說,KOTRA有五十個人,貿協只有五人,打人海戰術肯定敗北,只能勉勵同仁以一敵十。他也提醒,ECFA像個甕一樣,要享受零關稅,就必須到大陸設廠,會一直把台灣資本與工廠吸納過去,所以與其他區域商簽自由貿易協定,非常重要。
閱讀全文
建核廠民調 不支持者緩增過半
來源: 中央社 — 2013年02月21日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今天說,執行「是否支持在核能安全規範下興建核能電廠」民調,52.4%民眾不支持,人數正穩定增加。
閱讀全文
中國新能源:十年教訓
來源: 中外對話 — 2013年02月21日2003年,《可再生能源法》開始在中國討論醞釀,這部被認為是「中國經濟類法律中最成功」的法律在頒佈後便迎來了整個產業「超乎想像」的高成長。10年間,中國風電裝機翻了140倍;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產量翻了3500多倍。中國也由此收穫了世界第一的新能源產品製造能力。
閱讀全文
蘇起:兩岸關係的大趨勢
來源: 聯合報 — 2013年02月21日華府、北京與東京新上任的領袖最近陸續開展新政。他們背後應都有各自的「頂層設計」在支撐。台灣力量最小,應比美中日更需要因勢制宜,防患未然。我們真誠期待朝野領導人在新的一年,要既看基層,也想頂層;既看當下的柴米油鹽,也多想想國家處境的大趨勢。
閱讀全文
最肥胖的組改 有必要再瘦身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3年02月21日政府組織改造上路已經一年多,在這波組改啟動之前,《行政院組織法》幾乎有一甲子沒有檢討過(僅在六十九年時將「司法行政部」改名為「法務部」)。隨著時空的變遷、業務的增加,部會數也不斷成長到卅七個;雖然名義上仍維持著「八部二會」的架構,但過度複雜與僵化的政府組織,早就不符實際的需求。
閱讀全文
FT社評:網絡戰也需游戲規則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 2013年02月21日全球網絡攻擊事件正不斷上升。監視互聯網活動的Akamai給出的數據顯示,從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源自中國的攻擊所占比例增加了一倍。不過,中國不是唯一的肇事國,源自美國的攻擊數量排名第二,俄羅斯排名第三。網絡戰已經成為世界五大安全威脅之一,沒有人能置身事外。要阻止未來危機的爆發,國際社會需要制定一套通行的游戲規則。
閱讀全文
不應淡化匯率戰風險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 2013年02月20日七國集團(G7)和20國集團(G20)等最大經濟體的領袖們最近一直在試圖淡化匯率戰的風險。但這未必能夠阻止匯率戰的爆發。原因就是主要工業國家對貨幣政策在當前環境中的作用不再能夠達成共識。
閱讀全文
核四關鍵年 安全、價格攻防戰?
來源: 台灣立報 — 2013年02月20日無論對反核或擁核陣營來說,今年都是台灣核能發電歷史上關鍵的一年。台電規劃在明年2、3月向原能會提出燃料裝填申請,其計畫最快6月取得許可,並經試運轉,推估2015年10月第一部機正式商轉。因此,自33年前開始計畫興建的核能四廠,是否明年真的步入商轉時程?今年是關鍵。
閱讀全文
- 專家呼籲
-
« 前 6 筆 1
- 基金會關注
-
2011.12.10~11邁向永續研討會
有感於環境天候急遽變遷、生存空間遭到嚴厲壓縮;自由化經濟體制下, 生產結構重新調整、銷售市場競爭加劇、貧富所得差距擴大、金融風暴捲土 重來等現狀與困境...實在年代系列講座
實在年代下的經濟,應是怎樣的面貌?走向實在年代,該有怎樣的藍圖?
洛桑管理學院報告指出:「台灣的發展是結構轉型問題。」服務業是主導國家經濟轉型的關鍵,台灣去年服務業產值佔GDP68.71%,服務業就業人數佔58.6%,但綜觀勞動、資本、研發甚至國際競爭力等指標,卻沒有相對成長,薪資水準及個人產值低,亟需體檢、突圍。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集結極力提振經濟轉型的行政官員、長期鑽研的學者專家與創新落實的企業家,就現況與挑戰談服務業的全面規劃、迎頭趕上、創造就業。抓住機會,立刻行動!◎時間:2012年7月14日、15日、21日、22日(週六、日) 下午二點到四點半◎議程:第一場 服務業發展的現況與展望時間:7月14日(六) 14:00-16:30主持人:林聖芬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主講人:陳添枝 (台大經濟系教授)、管中閔 (行政院政務委員)服務業帶動轉型,需要時間與精力的長期投入,本場分就總體發展、前景鋪陳、人才培育、建立服務DNA等政策深入討論,為規劃推動、培育軟實力,做對話、定方向、解難題、排紛擾。第二場 綠色經濟、科技、生活的推展時間:7月15日(日) 14:00-16:30主持人:葉俊榮 (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主講人:毛治國 (交通部部長)、黃萬翔 (經建會副主委)、嚴長壽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 (台達電董事長)高耗能經濟時代已過去,台灣未來綠色經濟、綠色產業的轉型與發展,應是什麼模式?四位主講人以大視野、大格局突破保守產業思維,掌握綠色商機,凝聚在地社會、創造生活願景。第三場 如何打造醫療照護服務業時間:7月21日(六) 14:00-16:30主持人:黃榮村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主講人:詹啟賢 (國光生技董事長)、蘇喜 (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院長)、林萬億 (台大社工系教授)、胡勝正 (中央研究院院士)高齡、少子化的時代來臨,台灣醫療照護服務業如何轉型?醫療衛生是產業還是社福?長期照護可由市場經濟支撐?醫療制度人力符合當前社會需求? 諸多紛擾不明的疑問,由諸位專家為您解答。第四場 建構資訊、流通、文創服務業平台時間:7月22日(日) 14:00-16:30主持人:余範英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主講人:張善政 (行政院政務委員)、呂學錦 (中華電信董事長)、史欽泰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陳浩 (博理基金會執行長、雲廣科技總經理)資訊全球化的時代,如何提升系統化、效率化的營運模式?追求高產值的目標下,文創服務業該如何經營?新媒體又是什麼?如何利用電信與資訊的平台,將台灣建構為「研發、創新、運籌、設計」中心?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