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年代-迎向永續
- 背景說明
-
隨著全球化與環境生態變遷步伐加速加大,生產結構重新調整、銷售市場競爭加劇、貧富所得差距擴大、金融風暴捲土重來、乾旱洪水災變頻傳等衝擊,正威脅著全世界所有國家,包括我們中華民國在內。一方面,因為經濟自由化,資本與技術的流動跨越國界藩籬,全球產銷版圖大挪移,台灣雖因地理上鄰近大陸這個新興經濟工廠與市場而受惠不少,但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就業與所得分配、教育與稅制改革、人才培育與社會價值重建,卻亟待朝野共同努力再創新局。另一方面,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持續,天候異常與災變紛在世界各地爆發,加上原本存在已久的地層下陷、河川與水患治理、經濟發展與國土規劃等重大議題未決,皆已構成永續經營台灣必須優先克服的障礙,亟待政府與民間組織攜手合作,為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推動整合與對話。
- 新聞導覽
-
廢核四電價根本不該漲四成,數據攤給你看
來源: 潘翰聲 — 2013年01月13日這篇文章只是從數字來反駁施顏祥「廢核四電價漲四成」的恐嚇,尚且不談核電的危險、核廢骯髒又害你一萬年、持續釋放的輻射害我們得癌症...
閱讀全文
朱敬一、蔣偉寧為教授「假發票」事件向社會道歉
來源: 聯合報 — 2013年01月11日大學教授涉及不實發票案,對社會造成衝擊,昨天引來三個道歉,包括教育部長蔣偉寧、國科會主委朱敬一以及各大學協會,都表達歉意。
閱讀全文
組改「各自登山」 掌舵者在哪
來源: 聯合報 — 2013年01月11日平面和電子媒體一周來,遍地烽火聳動地稱「組改失控」等報導,國民黨政府組織改造工程的兩位真正領導者行政院院長和副院長,絕對不要誤認為是行政院研考會主任委員,終於也拉高分貝要求各部會必須遵守「正版」。
閱讀全文
FT社評:美歐自由貿易談判意義重大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 2013年01月11日過去一年間,有關官員一直在研究啟動跨大西洋貿易回合談判的可能性。這項談判將囊括的經濟體,其產出將占全球的一半以上。美歐貿易關系涉及的諸多敏感事項導致相關報告晚出爐了幾周。但種種跡象顯示,展開談判的條件幾乎已萬事俱備。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總統應該最後吹一股東風,這樣他就能在本月晚些時候的《國情咨文》演講里提到這場談判。
閱讀全文
關中:退休制度不改 台灣變希臘
來源: 聯合報 — 2013年01月11日考試院長關中昨對公務員喊話,強調政府財政快走到懸崖,公務員退休制度再不改,台灣很快步希臘後塵。 關中最近火力全開,不論上廣播節目或和記者餐敘,都力倡公務員退休制度應全盤改革,昨天他在考試院會,再度對公務人員退休制度發表看法。
閱讀全文
克魯曼專欄/薪資停滯 美貧窮問題元兇
來源: 經濟日報 — 2013年01月10日詹森總統對貧窮宣戰,至今已逾半世紀。邁向50周年之際,發生一件有趣的事:進步分子不僅不再為窮人的奔走無功而道歉,反而開始宣揚他們的戰果,保守派則陷於守勢。 眾所周知,扶貧之役始終嚴重潰敗。大家原以為這要怪窮人自己。但這並非事實,社會大眾似乎也漸漸明白真相。
閱讀全文
《南方周末》風波暫息,正常出刊
來源: 法新社、中央社、英國《金融時報》、NewTalk 新頭殼 — 2013年01月10日爆發新聞審查爭議的大陸媒體「南方周末」今天在風波過後首刊中表示,中共對媒體的監管必須「跟得上時代節拍」。南方周末今天在社論中說:「黨管媒體是原則,但黨管媒體的方式要與時俱進。」文章未直接提及這起事件。
閱讀全文
污染加捕撈 白海豚一年少一隻 民間催生海洋部
來源: 綜整自台灣立報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01月09日因國光石化開發而聲名大噪的「白海豚」,即使在國光石化不設廠彰化後,仍面臨生存危機。跨黨立委與民間團體7日舉行記者會,要求趁著組織改造成立「海洋部」,統一海洋保育事權,落實棲地保育工作。對於立委建議,研考會表示,行政院出爐的組織改造中預定成立「海洋事務委員會」,透過跨部會協調保育海洋,委員會下設有「海洋資源處」,變動為海洋部,恐影響組織框架。
閱讀全文
政府改造不可改出三不管地帶
來源: 聯合報 — 2013年01月09日政府第二階段組織改造,已於元旦上路,連日來亂象頻傳;各部會爭相搶奪熱門單位,冷門機構則因部會推拒而淪為孤兒。更嚴重的,是有些部會趁機大伺擴張架構,膨脹員額;如此一來,越改造越臃腫,勢將失去提升政府效能的初衷。
閱讀全文
學術與司法-關於教授「假發票」事件
來源: 整理自聯合報、工商時報 — 2013年01月09日清華大學教授李家同表示,教授研究經費問題,無論如何老師都有錯,教育部長應出來向國人道歉;此時對檢方施壓,無異干涉司法,既無效且會影響國人對教授的觀感。
閱讀全文
馬凱:2013是「chicken」年
來源: 聯合報 — 2013年01月09日元月一日揭開二○一三序幕的重大事件,非美國歐巴馬總統與共和黨針對財政懸崖的惡鬥暫時紓解莫屬。全球股市都報以熱烈的回響,數月來籠罩於美國及全球經濟上空的陰霾一掃而光。這一場惡鬥像極了美國青少年熱衷的「chicken」把戲,而且顯然還會反覆進行。
閱讀全文
管中閔VS.西蒙,擦出火花 要助中堅企業長大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3年01月09日提出發展「中堅企業」構想的行政院政務委員管中閔,昨天遇上德國「隱形冠軍」大師西蒙,對談擦出火花。管中閔說,在經濟部選出具潛力的中堅企業後,下一階段將以政策工具協助中堅企業長大,向外拓展國際市場動能。
閱讀全文
《南方周末》事件激化 外媒聚焦
來源: BBC中文網、紐約時報、中央社、新華社 — 2013年01月08日《南方周末》新年獻詞遭官方刪改事件越演越烈,也引起國際媒體關注,認為這起罕見、挑戰省級政府的抗議,是對中共新領導班子未來的重要觀察。
閱讀全文
《南方周末》新年獻辭事件始末
來源: 紐約時報、BBC中文網、新華社、中央社 — 2013年01月08日「南方周末」事件源於2013年1月3日《南方周末》原來的新年獻辭由該報評論部編輯戴志勇撰寫,題為《中國夢,憲政夢》。有消息說,《南方周末》新年獻詞的起草過程一直受到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的干預,但最終由編輯人員定稿簽發的「夢想是我們對應然之事的承諾」獻詞稿仍未通過審查,遭到撤稿。而最終出現在南方周末的新年獻辭「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夢想」是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撰寫,也有消息聲稱庹震與此事無關。
閱讀全文
福島核災640天後的日本(上)
來源: 台灣立報 — 2013年01月08日2012年底,日本在12月16日眾議院改選,這是在釣魚台爭議、北韓發射衛星飛彈以及日本海嘯核災後的大選,因此格外引人注意。但在同一天,日本的民間團體,舉辦一年內的第二次超大型國際非核會議,其實這次會議的舉辦,是因為國際原子總署IAEA,當週要在福島縣的郡山市召開「關於核能安全的部長級會議」,因此日本的團體才緊急同步召開國際非核會議作為對等的反制,後來反而是日本國會提前改選而撞期。加上一週後韓國也舉行大選,因此,選舉、政治、國際關係、核發,東亞的區域政治動態,顯得更錯綜複雜。
閱讀全文
檢察總長黃世銘:公款私用就是貪汙
來源: 聯合報 — 2013年01月08日「公款私用,就是貪汙。」檢察總長黃世銘昨天再度說明,如果教授以不實發票請款,錢仍用於研究計畫,僅涉偽造文書刑責;但公款私用就是貪汙。法務部則表示,已進入偵查階段的個案,不宜發表看法。
閱讀全文
當部落青年會所遇上國際青年旅社
來源: 台灣立報 — 2013年01月07日拆掉美麗灣、拒絕財團大飯店,台東可以有什麼樣的旅遊模式?本文試著想像。這想像有幾個前提:首先是放棄經濟成長的迷思。當台東縣長向媒體投書呼喊台東需要經濟發展時,用全國一致的價值標準來擘畫台東願景,就已忽略了台東珍貴的特色:多元文化,陷入把文化視為商品的窠臼。不同文化帶著不同價值體系,賺錢能力不是唯一評價社會、政績的標準。快樂宜居、治安良好、交通便利事故低,也都是值得追求的幸福。
閱讀全文
翁啟惠:制度不合理 也不應鑽漏洞
來源: 中國時報、聯合報 — 2013年01月07日針對學者「假發票」事件,中央研究院長翁啟惠接受專訪時強調,即使法律不完美或制度不合理,大家還是要遵守規定,依法行事,更要努力推動改革。而不是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講,拐彎抹角、便宜行事。
閱讀全文
年輕人只盼考公職 嚴長壽憂
來源: 聯合報 — 2013年01月07日嚴長壽說,他演講前在高鐵站吃了一碗麵,聽到旁邊兩個年輕人談到考公職,已經努力了4年還未考上,也不在乎考上後會被分發到哪個部門,讓他憂心,「怎麼考公務員變成現在年輕人最大的願望?」
閱讀全文
- 專家呼籲
-
« 前 6 筆 1
- 基金會關注
-
2011.12.10~11邁向永續研討會
有感於環境天候急遽變遷、生存空間遭到嚴厲壓縮;自由化經濟體制下, 生產結構重新調整、銷售市場競爭加劇、貧富所得差距擴大、金融風暴捲土 重來等現狀與困境...實在年代系列講座
實在年代下的經濟,應是怎樣的面貌?走向實在年代,該有怎樣的藍圖?
洛桑管理學院報告指出:「台灣的發展是結構轉型問題。」服務業是主導國家經濟轉型的關鍵,台灣去年服務業產值佔GDP68.71%,服務業就業人數佔58.6%,但綜觀勞動、資本、研發甚至國際競爭力等指標,卻沒有相對成長,薪資水準及個人產值低,亟需體檢、突圍。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集結極力提振經濟轉型的行政官員、長期鑽研的學者專家與創新落實的企業家,就現況與挑戰談服務業的全面規劃、迎頭趕上、創造就業。抓住機會,立刻行動!◎時間:2012年7月14日、15日、21日、22日(週六、日) 下午二點到四點半◎議程:第一場 服務業發展的現況與展望時間:7月14日(六) 14:00-16:30主持人:林聖芬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主講人:陳添枝 (台大經濟系教授)、管中閔 (行政院政務委員)服務業帶動轉型,需要時間與精力的長期投入,本場分就總體發展、前景鋪陳、人才培育、建立服務DNA等政策深入討論,為規劃推動、培育軟實力,做對話、定方向、解難題、排紛擾。第二場 綠色經濟、科技、生活的推展時間:7月15日(日) 14:00-16:30主持人:葉俊榮 (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主講人:毛治國 (交通部部長)、黃萬翔 (經建會副主委)、嚴長壽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 (台達電董事長)高耗能經濟時代已過去,台灣未來綠色經濟、綠色產業的轉型與發展,應是什麼模式?四位主講人以大視野、大格局突破保守產業思維,掌握綠色商機,凝聚在地社會、創造生活願景。第三場 如何打造醫療照護服務業時間:7月21日(六) 14:00-16:30主持人:黃榮村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主講人:詹啟賢 (國光生技董事長)、蘇喜 (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院長)、林萬億 (台大社工系教授)、胡勝正 (中央研究院院士)高齡、少子化的時代來臨,台灣醫療照護服務業如何轉型?醫療衛生是產業還是社福?長期照護可由市場經濟支撐?醫療制度人力符合當前社會需求? 諸多紛擾不明的疑問,由諸位專家為您解答。第四場 建構資訊、流通、文創服務業平台時間:7月22日(日) 14:00-16:30主持人:余範英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主講人:張善政 (行政院政務委員)、呂學錦 (中華電信董事長)、史欽泰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陳浩 (博理基金會執行長、雲廣科技總經理)資訊全球化的時代,如何提升系統化、效率化的營運模式?追求高產值的目標下,文創服務業該如何經營?新媒體又是什麼?如何利用電信與資訊的平台,將台灣建構為「研發、創新、運籌、設計」中心?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