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年代-迎向永續
- 背景說明
-
隨著全球化與環境生態變遷步伐加速加大,生產結構重新調整、銷售市場競爭加劇、貧富所得差距擴大、金融風暴捲土重來、乾旱洪水災變頻傳等衝擊,正威脅著全世界所有國家,包括我們中華民國在內。一方面,因為經濟自由化,資本與技術的流動跨越國界藩籬,全球產銷版圖大挪移,台灣雖因地理上鄰近大陸這個新興經濟工廠與市場而受惠不少,但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就業與所得分配、教育與稅制改革、人才培育與社會價值重建,卻亟待朝野共同努力再創新局。另一方面,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持續,天候異常與災變紛在世界各地爆發,加上原本存在已久的地層下陷、河川與水患治理、經濟發展與國土規劃等重大議題未決,皆已構成永續經營台灣必須優先克服的障礙,亟待政府與民間組織攜手合作,為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推動整合與對話。
- 新聞導覽
-
別讓台灣淪為第二個希臘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2年10月16日近來有關退休金制的問題引起各界關注;勞保基金最新精算顯示,民國一一六年,勞保基金就要破產了;無獨有偶,退撫基金也可能在民國一一七年要破產,只有公保基金「號稱」還算穩健。事實上台灣的退休金制不僅在世代與世代之間存在著不公,在同一世代、不同族群間,也存在著嚴重不公平。政府如不能拿出魄力改革,不僅社會矛盾銳化,更會讓台灣逐漸「希臘化」。 閱讀全文
拔除「痛感政策」,人民才會「有感」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2年10月16日自馬總統年初勝選連任至今,台灣一直陷在進退兩難的困局,從總統到升斗小民莫不感到惶恐。偏偏政府推出的重大政策,例如油電雙漲、證所稅開徵、最低工資調整,外界都看到總統府、行政院、內閣閣員、同黨立委南轅北轍的意見。政府不斷搖擺,政策形成倉卒且草率,看得人民心驚膽顫,幾乎所有推出的政策,都是讓人民有「痛感」,是雪上加霜的負面政策。 閱讀全文
環境基本法10週年 永續大夢一場空
來源: 台灣立報 — 2012年10月15日2002年12月11日,歷經立法院13年來的審議後,環境基本法正式頒佈施行。然而這部承載眾多運動者的期待,且由諸多「環境生命週期管理」、「環境資源總量管制」、「非核家園」、「環境公民訴訟」等新穎觀念交織而成的環境憲法,是否發揮了引領台灣邁向永續發展的功能?適逢此法施行十周年之際,正是檢視其中關鍵條文落實程度的最好時機。 閱讀全文
評析台灣薪資變化的三個十年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2年10月15日我們認為這十年來台灣經濟之所以陷入停滯,民眾的薪資難以提升,其根本原因為台灣在全球化生產鏈裡,一直處於代工的地位,代工模式使得台灣不少電子、資訊產品的產量雖在全球名列前茅,但所創造的附加價值(value added)卻日益微薄。附加價值至終是要分配給各生產要素的,其愈微薄則分配給受僱人員的薪資就不可能提高,這個道理至為明顯。 閱讀全文
中科四期開發許可遭撤銷
來源: 聯合報 — 2012年10月12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昨判決撤銷內政部核准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的開發許可,認為內政部未考量科學園區過度開發、土地閒置,核准開發將嚴重影響糧食安全、永續發展及公益。 閱讀全文
馬凱:病急捨良方 其愚何可及
來源: 聯合報 — 2012年10月12日此外,台商回流除勞工、土地,其技術人力常為核心競爭力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受限於嚴苛的陸勞管制,無法隨廠來台,則根本無法生存發展。這與上述聚焦需求最宜以自由經濟示範區畢其功於一役;而後者復能帶進大量民間開發資金及跨國企業來此投資,其利不可勝計。這樣的良方在此最佳時機正放在政府的手邊,若連唾手可得的良方都望望然而去之,其愚豈可及? 閱讀全文
中科四期轉型 政策環評應優先
來源: 台灣立報 — 2012年10月11日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經歷轉型與搶水爭議,最後決議由光電產業轉型為精密機械園區。國科會9日提出「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要求變更原環評結論,在「對環境友善」的前提下,打算將廢水排入濁水溪,允許廠商在專管完成前即可營運。2009年中科四期專案小組審查時,環保署曾建議國科會需針對科學園區開發進行政策環評,3年過去未見蹤影,環保團體痛批,政策方向都不搞清楚,只審查枝微末節,簡直是本末倒置。 閱讀全文
千萬止不住藻礁酸化 保育步調姍姍學者憂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2年10月10日台灣珍稀地景觀新藻礁,桃園縣政府信誓旦旦以一年一千萬尋求最適方案保育,然而藻礁情況卻直直落,近日學者監測發現化學元素「鍶」和「鋯」,比核一、核二廠附近海域更高。污水排放也不斷腐蝕藻礁,造成酸化現象。學者悲觀表示,再不積極保育,恐遭污水滅口命運。 閱讀全文
政院33億推「節水農業」救高鐵 農團:工業用水才是根本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2年10月09日行政院拚經濟「週週有亮點」,第一個是農委會端出兼顧節水、預防高鐵瓦解的「雲彰黃金廊道農業新方案」,針對高鐵通過的彰、雲等9鄉鎮,預計以8年33億實施「節水、觀光與繁榮地方」計畫。 閱讀全文
20年努力 日水都濁溪變清流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2年10月08日日本靜岡縣三島市因富士山地下水四處湧出,自古便有「水都」之稱。隨著工業的發展,市內最大的湧泉河川「源兵衛川」一度成遭人厭惡的臭水溝,但在NPO(非營利事業組織)「整合工作三島執行委員會」和當地居民廿年努力下重現清流,螢火蟲再度飛舞,連絕滅的三島梅花藻都綻放可愛小白花。 閱讀全文
「自由經濟示範區」應審慎規劃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2年10月08日「自由經濟示範區+本外勞基本工資脫鉤=?」這個問題,簡單的答案就是陳揆曾不經意提出的「虛擬境外」理念。比較完整的答案,則是經建會主委尹啟銘對外的說明:「自由經濟示範區」草案將針對外資與陸資,實施兩套管理模式。示範區的外商可享有超越世界貿易組織(WTO)待遇;陸資則享有WTO平級待遇。 閱讀全文
中研院劉遵義院士開藥方,擴大公共投資
來源: 中央社 — 2012年10月05日中研院經濟研究所昨天歡度50周年慶,海外院士劉遵義受邀發表「台灣長期經濟發展」演說。演講前,劉遵義與同是貴賓的前副總統蕭萬長互動熱絡。 閱讀全文
檢驗內政部長捍衛海岸決心
來源: 蘋果日報 — 2012年10月04日規避環評、投機違法的台東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凡是想保護它的,顯然就是同夥、共犯。台東縣政府已不堪檢驗,台灣社會正在檢驗內政部。 閱讀全文
蕭萬長:沒見過台灣這樣無力、茫然
來源: 聯合報 — 2012年10月04日〝顯示經濟正陷入坐困愁城的變局,瀰漫迷失方向的焦慮不安。〞 景氣燈號連10藍,各界批評聲浪不斷,前副總統蕭萬長上午表示,他參與見證台灣經濟發展半世紀,沒見過社會如此充斥無力與茫然,顯示台灣經濟正陷入坐困愁城的變局當中,瀰漫著迷失方向的焦慮不安。 閱讀全文
維護森林很值錢 學者架構本土生態經濟學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2年10月04日大多數民眾嚮往到森林旅遊,呼吸新鮮空氣、一掬潔淨無污染的水源,沿路不知名的花草、飛禽走獸,更帶來歡暢的驚喜感,森林蘊藏豐富的資源,你願意每年花多少錢購買森林所提供的服務功能呢? 閱讀全文
談這波不景氣 朱敬一:會像拖很久的感冒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2年10月04日茂德昨日傳出向中科管理局申報裁員上千人後,隨即成為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朝野立委質詢焦點,國科會主委朱敬一答詢時指出,茂德這波裁員與三年前DRAM產業不景氣有關係,「雖然今天才發生,但業界並不意外!」面對立委黃志雄追問未來景氣趨勢,他表示,金融因素造成經濟蕭條,就像是拖很久的感冒,以一九二九年經濟大蕭條為例,就花廿年才恢復。至於這波金融海嘯的後續景氣發展,不應該由國科會主委研判。 閱讀全文
政務委員薛承泰:少子化、高齡化,13年後健保可能拖垮政府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2年10月04日國民黨中常會昨天邀請薛承泰就「二○二五年(人口結構)」提出專題報告。他認為,如果台灣沒有正視人口現象,受到少子化與高齡化社會的影響,十三年後,大學可能崩盤、健保將拖垮政府、老年人長照制度也將面臨無人照顧的窘境。 閱讀全文
嚴長壽:技職教育要找回核心價值
來源: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2012年10月02日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10月1日應邀在教育部技專校院國際化研討會演講,以「我的臺灣技職想像」為主題,嚴長壽表示,未來技職教育要找到核心價值,並站在國際上更高的角度看,才有可能永續經營。 閱讀全文
打造幸福經濟
來源: 經濟日報 — 2012年10月02日北歐人怎麼辦到的?他們全都採取積極的勞動市場政策、包括彈性工時、學校-職場實習制,和密集的就業訓練與媒合。同樣的,在長期預算危機中,德國、瑞典和瑞士的預算幾近平衡,3國都採用隨景氣調整預算平衡的財政規則,並實施控制福利支出的措施,例如退休年齡至少65歲,使退休金支出遠低於訂在60歲或更低的法國和希臘等國家。 閱讀全文
六輕擴廠爭議 環署:建議經濟部主導環評 環團:勿自我閹割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2年10月02日環保署上周退回六輕4.7期擴廠的申覆案 , 遭台塑、經濟部與商業媒體抱怨是「扯經濟後腿」,並遭行政院要求寫報告;對此,環保署發布新聞稿建議比照歐美國家,「讓開發單位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負起追求雙贏責任」,意思是,讓經濟部自己做環評。不過,環保團體指出,國情不同,環保署勿自閹卸責。 閱讀全文
- 專家呼籲
-
« 前 6 筆 1
- 基金會關注
-
2011.12.10~11邁向永續研討會
有感於環境天候急遽變遷、生存空間遭到嚴厲壓縮;自由化經濟體制下, 生產結構重新調整、銷售市場競爭加劇、貧富所得差距擴大、金融風暴捲土 重來等現狀與困境...實在年代系列講座
實在年代下的經濟,應是怎樣的面貌?走向實在年代,該有怎樣的藍圖?
洛桑管理學院報告指出:「台灣的發展是結構轉型問題。」服務業是主導國家經濟轉型的關鍵,台灣去年服務業產值佔GDP68.71%,服務業就業人數佔58.6%,但綜觀勞動、資本、研發甚至國際競爭力等指標,卻沒有相對成長,薪資水準及個人產值低,亟需體檢、突圍。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集結極力提振經濟轉型的行政官員、長期鑽研的學者專家與創新落實的企業家,就現況與挑戰談服務業的全面規劃、迎頭趕上、創造就業。抓住機會,立刻行動!◎時間:2012年7月14日、15日、21日、22日(週六、日) 下午二點到四點半◎議程:第一場 服務業發展的現況與展望時間:7月14日(六) 14:00-16:30主持人:林聖芬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主講人:陳添枝 (台大經濟系教授)、管中閔 (行政院政務委員)服務業帶動轉型,需要時間與精力的長期投入,本場分就總體發展、前景鋪陳、人才培育、建立服務DNA等政策深入討論,為規劃推動、培育軟實力,做對話、定方向、解難題、排紛擾。第二場 綠色經濟、科技、生活的推展時間:7月15日(日) 14:00-16:30主持人:葉俊榮 (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主講人:毛治國 (交通部部長)、黃萬翔 (經建會副主委)、嚴長壽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 (台達電董事長)高耗能經濟時代已過去,台灣未來綠色經濟、綠色產業的轉型與發展,應是什麼模式?四位主講人以大視野、大格局突破保守產業思維,掌握綠色商機,凝聚在地社會、創造生活願景。第三場 如何打造醫療照護服務業時間:7月21日(六) 14:00-16:30主持人:黃榮村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主講人:詹啟賢 (國光生技董事長)、蘇喜 (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院長)、林萬億 (台大社工系教授)、胡勝正 (中央研究院院士)高齡、少子化的時代來臨,台灣醫療照護服務業如何轉型?醫療衛生是產業還是社福?長期照護可由市場經濟支撐?醫療制度人力符合當前社會需求? 諸多紛擾不明的疑問,由諸位專家為您解答。第四場 建構資訊、流通、文創服務業平台時間:7月22日(日) 14:00-16:30主持人:余範英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主講人:張善政 (行政院政務委員)、呂學錦 (中華電信董事長)、史欽泰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陳浩 (博理基金會執行長、雲廣科技總經理)資訊全球化的時代,如何提升系統化、效率化的營運模式?追求高產值的目標下,文創服務業該如何經營?新媒體又是什麼?如何利用電信與資訊的平台,將台灣建構為「研發、創新、運籌、設計」中心?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