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年代-迎向永續
- 背景說明
-
隨著全球化與環境生態變遷步伐加速加大,生產結構重新調整、銷售市場競爭加劇、貧富所得差距擴大、金融風暴捲土重來、乾旱洪水災變頻傳等衝擊,正威脅著全世界所有國家,包括我們中華民國在內。一方面,因為經濟自由化,資本與技術的流動跨越國界藩籬,全球產銷版圖大挪移,台灣雖因地理上鄰近大陸這個新興經濟工廠與市場而受惠不少,但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就業與所得分配、教育與稅制改革、人才培育與社會價值重建,卻亟待朝野共同努力再創新局。另一方面,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持續,天候異常與災變紛在世界各地爆發,加上原本存在已久的地層下陷、河川與水患治理、經濟發展與國土規劃等重大議題未決,皆已構成永續經營台灣必須優先克服的障礙,亟待政府與民間組織攜手合作,為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推動整合與對話。
- 新聞導覽
-
行水還是住人? 種樹還是種菜?
來源: 聯合報 — 2012年08月08日蘇拉颱風肆虐台灣超過六十小時,除了屏東、台東「雙東」倖免,全島都成災區;災後,照例又開始復原重建的「競速比賽」。這是台灣人的宿命?還是到今天尚想不開?
閱讀全文
蕭萬長:兩岸建互動經貿機制
來源: 旺報 — 2012年08月07日前副總統、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昨天為「兩岸經貿的機遇和挑戰」把脈。他提出三項建議:第一,兩岸應積極建立互動式的兩岸經貿發展機制;第二,兩岸間應在ECFA協商機制下建立合作型自由貿易區,並讓台灣盡速參與「東協加N」及東北亞自由貿易談判;第三,研議在台設置「兩岸經濟合作示範區」。
閱讀全文
馬凱:「人才斷層」 台灣將「死狀甚慘」
來源: 聯合報 — 2012年08月07日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於新設「科學技術發展諮議會」開會前夕,警告台灣已進入「人才斷層期」,不趕快補救,與他國競爭將「死狀甚慘」! 其實,這樣的警告,民間有心人士早已提出,只是整個政府從上到下置若罔聞,徇使問題持續惡化;近來在周邊國家需才孔急的情況下紛紛高薪挖角,人才加速流失,才終於引起政府閣員的注意。
閱讀全文
福山:保守主義須重視政府作用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 2012年08月07日主張政府強大的保守主義的復興,將對外交政策產生重要影響。它將意味繼續對美國軍力進行投資並參與世界事務,維持有利於美國利益的實力平衡。然而這種立場與精心管理國家實力是一致的:它將把重建經濟視為長期而言重新彰顯軍力的前提條件,而不是通過代價高昂的戰爭來破壞美國的財政狀況。
閱讀全文
博奕賭未來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2年08月07日賭,不賭,馬祖公投變賭局,拼未來、拼希望。但是,賭到針鋒相對,賭到難分難解,卻遺忘在賭之外,馬祖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出路,創造小島魅力...
閱讀全文
施振榮:日本失敗經驗 台灣應警惕
來源: 聯合晚報 — 2012年08月07日台灣的科技產業發展出現瓶頸,美國SRI國際公司總裁兼執行長寇蒂斯卡爾森 (Curtis R.Carlson)強調,人才是產業的最大資產,創新則是成功的基石,台灣若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並發揮他們絕佳的創新能力,就能在全球產業版圖上占有一席之地。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則表示,日本曾有過輝煌過去,如今卻因跟不上創新腳步,國力日漸式微,台灣應引以為鑑,千萬別重蹈覆轍。他強調,人才培育、全球化及創新研發才是台灣重新站上國際舞台的機會,這次不能再錯過了。
閱讀全文
拚節水 水利署4大主軸發功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2年08月06日為讓節水減碳的做法法制化,經濟部水利署擬妥「2013至2016年邁向永續國家─節水行動方案」,節水方案四大主軸為:降低生活用水量、提升農業用水效率、提升工業用水效率及擴大利用雨水貯留。
閱讀全文
陳沖:台灣人才需經訓練加值
來源: 中央社 — 2012年08月06日他表示,台灣人才豐富,不過需隨著社會變遷與工作崗位的轉換,持續努力培養專業與訓練技能,這就是一種人才的加值的方式。 陳沖說,地方政務研究班提供寶貴的課程訓練,讓各地菁英進行經驗交流,回到工作崗位後便可提升服務品質,貢獻社會國家。
閱讀全文
美国的全球重任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 2012年08月06日美國在外交政策上面臨眾多挑戰,人們會希望從戰術上逐一應對這些挑戰。但當今媒體和後人的判斷往往不同。目前的任務是增強構成我們的影響力的根基,並以長遠的歷史眼光採取行動。
閱讀全文
朱敬一談台灣人才危機
來源: 聯合報 — 2012年08月06日國家科學委員會設置「科學技術發展諮議會」後,今天開第一次會議,討論產學合作、國家型計畫和人才問題。國科會主委朱敬一在會議前夕指出,台灣已經進入「人才斷層」期,如果再無作為,早年的優勢也會流失掉,與他國競爭將「死狀甚慘」。
閱讀全文
「城市型水災害」呼喚規劃公開和公民參與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2年08月03日人們對2010年夏天的廣州暴雨還記憶猶新。更早之前,2007年的濟南「7.18大雨」造成22人罹難。當時,中國水利部防洪抗旱減災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國際防洪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席程曉陶曾撰文呼籲人們重視「城市型水災害」的危害。
閱讀全文
大台北災害潛勢圖 年底出爐
來源: 中央社 — 2012年08月02日你的家園安全嗎?內政部納入人口密集度因素,推動繪測「災害潛勢圖」,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分署長洪嘉宏今天表示,首張大台北都會區災害潛勢圖預計年底完成。
閱讀全文
英國《金融時報》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的辯論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 2012年08月02日英國《金融時報》正在就資本主義展開辯論,但真正辯論的主題是市場經濟的未來。英國《金融時報》徵集一組以“危機中的資本主義”(Capitalism in Crisis)為主題的文章,這在5年前簡直不可想象。現在FT這麽做,反映了兩點:一是輿論的惡化程度,二是大部分工業國家的實際狀況都令人苦惱。
閱讀全文
有效管控水資源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2年08月01日水,是人類生命泉源,水源惡化將成為各種疾病的淵藪。人們不珍惜水源,汙水、廢棄物往河裡倒,大高雄地區每天要從高屏溪汲取一一○萬噸水源利用,水質惡化卻是長久以來不爭的事實,如何管制汙染源、多元取水、改善漏水率,才能為改善民眾健康跨出第一步。
閱讀全文
實在年代-重塑服務DNA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2年08月01日全球化、資訊化、在地化,把很多急速變化壓縮到極短的時空中。工業革命後以歐美領導的市場經濟秩序與遊戲規則,進入另一跨時代的挑戰。台灣曾有二十多年的榮景,創造每年經濟成長率7%到8%的經濟奇蹟。面對資訊全球化的時代,全球網路影響無遠弗屆,如何提升系統化、效率化的營運模式,創造新經濟優勢?如何將台灣建構為研發、創新、運籌、設計中心,都需體檢、突圍!
閱讀全文
國科會主委朱敬一談台灣產業轉型與發展
來源: 中央社 — 2012年07月29日未來台灣最有利基的產業,還是在雲端。他舉例說,台灣在醫療雲有絕佳的優勢,台灣是全世界少有實施全民健保的國家,有1300萬人強制投保,目前每個人都已累積13年的電子資料檔案,這個資料庫是做醫療雲最好的背景,沒有這個資料庫,不可能做遠距照護及藥物影響評估。
閱讀全文
社論:證所稅,名存實亡的改革大戲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2年07月26日國民黨版證所稅案過關了!馬英九總統在第一時間喜孜孜地宣佈,這代表台灣朝向「社會公義」願景邁出重要一步,更是我國租稅史上重要里程碑。但回顧政策推動過程,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執政威望遭到嚴重質疑,最後通過「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無關痛癢的改革方案,只為博得「復徵證所稅」之名,後續改革之路何以為繼,令人憂心。
閱讀全文
- 專家呼籲
-
« 前 6 筆 1
- 基金會關注
-
2011.12.10~11邁向永續研討會
有感於環境天候急遽變遷、生存空間遭到嚴厲壓縮;自由化經濟體制下, 生產結構重新調整、銷售市場競爭加劇、貧富所得差距擴大、金融風暴捲土 重來等現狀與困境...實在年代系列講座
實在年代下的經濟,應是怎樣的面貌?走向實在年代,該有怎樣的藍圖?
洛桑管理學院報告指出:「台灣的發展是結構轉型問題。」服務業是主導國家經濟轉型的關鍵,台灣去年服務業產值佔GDP68.71%,服務業就業人數佔58.6%,但綜觀勞動、資本、研發甚至國際競爭力等指標,卻沒有相對成長,薪資水準及個人產值低,亟需體檢、突圍。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集結極力提振經濟轉型的行政官員、長期鑽研的學者專家與創新落實的企業家,就現況與挑戰談服務業的全面規劃、迎頭趕上、創造就業。抓住機會,立刻行動!◎時間:2012年7月14日、15日、21日、22日(週六、日) 下午二點到四點半◎議程:第一場 服務業發展的現況與展望時間:7月14日(六) 14:00-16:30主持人:林聖芬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主講人:陳添枝 (台大經濟系教授)、管中閔 (行政院政務委員)服務業帶動轉型,需要時間與精力的長期投入,本場分就總體發展、前景鋪陳、人才培育、建立服務DNA等政策深入討論,為規劃推動、培育軟實力,做對話、定方向、解難題、排紛擾。第二場 綠色經濟、科技、生活的推展時間:7月15日(日) 14:00-16:30主持人:葉俊榮 (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主講人:毛治國 (交通部部長)、黃萬翔 (經建會副主委)、嚴長壽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 (台達電董事長)高耗能經濟時代已過去,台灣未來綠色經濟、綠色產業的轉型與發展,應是什麼模式?四位主講人以大視野、大格局突破保守產業思維,掌握綠色商機,凝聚在地社會、創造生活願景。第三場 如何打造醫療照護服務業時間:7月21日(六) 14:00-16:30主持人:黃榮村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主講人:詹啟賢 (國光生技董事長)、蘇喜 (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院長)、林萬億 (台大社工系教授)、胡勝正 (中央研究院院士)高齡、少子化的時代來臨,台灣醫療照護服務業如何轉型?醫療衛生是產業還是社福?長期照護可由市場經濟支撐?醫療制度人力符合當前社會需求? 諸多紛擾不明的疑問,由諸位專家為您解答。第四場 建構資訊、流通、文創服務業平台時間:7月22日(日) 14:00-16:30主持人:余範英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主講人:張善政 (行政院政務委員)、呂學錦 (中華電信董事長)、史欽泰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陳浩 (博理基金會執行長、雲廣科技總經理)資訊全球化的時代,如何提升系統化、效率化的營運模式?追求高產值的目標下,文創服務業該如何經營?新媒體又是什麼?如何利用電信與資訊的平台,將台灣建構為「研發、創新、運籌、設計」中心?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