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年代-迎向永續
- 背景說明
-
隨著全球化與環境生態變遷步伐加速加大,生產結構重新調整、銷售市場競爭加劇、貧富所得差距擴大、金融風暴捲土重來、乾旱洪水災變頻傳等衝擊,正威脅著全世界所有國家,包括我們中華民國在內。一方面,因為經濟自由化,資本與技術的流動跨越國界藩籬,全球產銷版圖大挪移,台灣雖因地理上鄰近大陸這個新興經濟工廠與市場而受惠不少,但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就業與所得分配、教育與稅制改革、人才培育與社會價值重建,卻亟待朝野共同努力再創新局。另一方面,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持續,天候異常與災變紛在世界各地爆發,加上原本存在已久的地層下陷、河川與水患治理、經濟發展與國土規劃等重大議題未決,皆已構成永續經營台灣必須優先克服的障礙,亟待政府與民間組織攜手合作,為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推動整合與對話。
- 新聞導覽
-
證所稅過關 馬:里程碑 學者:課不到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2年07月26日但學者則對此版本表示失望。台北大學財政系兼任教授黃世鑫痛批,目前的證所稅版本「連三歲小孩都知道課不到稅」,且毫無邏輯可言,根本是「抓小放大」。例如,為什麼以八千五百點做門檻?為什麼只課IPO交易所得?是柿子挑軟的吃嗎?定交易量達十億元以上要課稅,但為什麼不是五億元?跟所得有何關聯?
閱讀全文
道路封地表 豪雨當然成災
來源: 聯合報 — 2012年07月25日北京淹大水,所有專家都指責北京發展過速,排水標準過低,高樓建設過於密集等。同樣的理由,在六月時也被用在大台北地區,當然也被用在全球各個出現破紀錄豪雨災情的大都市。真的是如此嗎?
閱讀全文
李鴻源:台灣人口政策 需質量衡平
來源: 聯合報 — 2012年07月25日內政部長李鴻源昨天表示,目前在台藍領外勞已達四十四萬人,但白領勞工只有兩萬人,如果加上台商外移至大陸近兩百萬人,我國人口結構已出現隱憂,台灣未來需要「質量衡平」的人口政策。
閱讀全文
「實在年代─服務經濟轉型系列講座」系列報導四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2年07月23日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舉辦「實在年代」服務業經濟轉型系列專題講座,昨天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資策會董事長史欽泰、雲廣科技總經理陳浩等,探討如何「建構資訊、流通、文創服務業平台」。
閱讀全文
陸媒:重地上輕地下 暴雨釀災
來源: 中央社 — 2012年07月23日北京近日暴雨,釀成至少37死、交通中斷等災害。陸媒評論,中國大陸城市建設「重地上、輕地下」,不重視排水配套等設施,「要面子,不要裡子」。
閱讀全文
證所稅動議版 劉憶如有異見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2年07月23日劉憶如質疑五月研考會民調,證所稅支持度高,為何不公開?她並透露,財政部當初縝密精算證所稅課徵後,以增加稅收用來減輕薪資所得者負擔,此一規劃被要求不公開,如此社會大眾接收訊息,自與事實真相有所偏差。
閱讀全文
「實在年代─服務經濟轉型系列講座」系列報導三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2年07月22日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前衛生署長詹啟賢、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院長蘇喜、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等人,昨天出席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實在年代─服務經濟轉型系列講座」,探討如何打造醫療照護服務業
閱讀全文
紐約時報:大陸改革有倒退隱憂
來源: 中央社 — 2012年07月19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今天以分析式報導指出,對許多改革者來說,中國改革之路勢在必行,但只有社會出現動盪時才有可能發生。而貧富差距、貪污腐敗、環境污染及其他社會問題都可能帶來無可避免的民主訴求,或至少導致集權政體轉向。
閱讀全文
社福支出 財長建議檢討
來源: 中央社 — 2012年07月19日財政部長張盛和今天(18日)在國民黨中常會報告「我國財政現況與展望」,他表示,中央政府歲出結構當中,101年度(2012年)的社會福利支出佔了21.8%,可見這個資源的配置是可以檢討的,「是不是社會福利過高?」
閱讀全文
財政部:證所稅再調整空間不大
來源: 經濟日報 — 2012年07月19日金管會官員18日指出,建議內容與立法院修正版本股票當年度達「10張以上」差異很大,不過,金管會尊重立法院的協商;財政部則認為,現行版本的課徵對象已不到1萬人,實施初期採雙軌制更等同緩徵,不同意再修正課稅門檻。
閱讀全文
加拿大樹農,以信託為永續土地利用開啟新典範(上)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2年07月19日延綿不絕的森林、豐沛湍急的河流或許是經典的加拿大風景。的確,這是一片美麗的沃土,但卻難逃工業化皆伐和利益掛帥的林業模式魔爪。根據美國山巒協會(Sierra Club)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南部太平洋沿岸原始林已經遭受砍伐,僅存的30%,其他已經砍伐過的森林就算不是光禿禿的,就是形成復植後的單一林相,千萬年來隨著原始林一起成長的土壤、野生動物和基因寶庫也一併遭殃
閱讀全文
史丹福大學:福島核災 導致全球1300人癌死
來源: 聯合晚報 — 2012年07月18日史丹福大學的福島核災研究報告指出,日本福島核電廠的幅射外洩最多可能導致全球1300個致癌死亡案件,情況比早先預期嚴重。
閱讀全文
希望台灣到處都是貼近土地的發展模式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2年07月17日林務局副局長楊宏志在6月底隨行政院永續會出團參與Rio+20聯合國永續發展高峰會,是政府團當中與生物多樣性議題最直接相關的高階官員。雖礙於台灣國際地位,未能參與大會正式議程,但他積極參與十多場周邊會議討論,包括混農林業、社區林業、綠色經濟教育、政策框架等層面。他接受本報專訪此行收穫時表示,希望台灣未來到處都有貼近於土地、適合當地的發展模式,如果能多學習國外許多更細膩的規劃與執行方式,假以時日,我們必能發展出類似日本「里山倡議」的典範。
閱讀全文
遙遠的雙溪,山中傳奇
來源: 聯合新聞網 — 2012年07月17日「我曾想讓孩子把我的骨灰拋灑在北勢溪上游,讓孩子們走在像電影《大河戀》一般的大溪畔,聽著森林間的鳥叫蟬鳴,就像看到我一樣。」走遍千山萬水的自然作家劉克襄,如此形容他對雙溪這段美麗溪流的喜愛。
閱讀全文
環境前線:無能強化台灣恢復力的氣候調適綱領
來源: 台灣立報 — 2012年07月16日當這兩週全民受熱浪所苦,揣想這是否又是暖化現象的另一徵兆之際,行政院通過《國家氣候變遷調適綱領》,以期降低台灣面臨極端氣候下所造成的衝擊。
閱讀全文
「實在年代─服務經濟轉型系列講座」系列報導二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2年07月16日針對全球能源逐漸衰耗,節能減碳成為每個人切身要務,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昨(15)日表示,台灣要在新趨勢中嶄露頭角,應以「文化品質」作為台灣服務業轉型的核心,透過跨領域、跨部會整合的發展架構,達到「在地就業、國際競爭」。
閱讀全文
發展產業 經建會進行水源評估
來源: 中央社 — 2012年07月16日經建會正辦理「未來台灣各地區產業發展所需水源供應之可靠性分析」計畫,對於未來各地區產業發展所需水源可靠性進一步分析,並召開座談會議,討論適當因應措施。
閱讀全文
冷氣搭電扇 降室溫又省荷包
來源: 聯合報 — 2012年07月16日入夏以來電價調漲,電費愈來愈貴,但民眾薪水卻普遍「凍漲」,網路省電達人李義昇說,老舊家電不汰換、用電習慣不好都是耗電主因,養成良好用電觀念,可年省萬元電費,與其跟政府嘔氣,不如想辦法省電,別跟荷包過不去。
閱讀全文
- 專家呼籲
-
« 前 6 筆 1
- 基金會關注
-
2011.12.10~11邁向永續研討會
有感於環境天候急遽變遷、生存空間遭到嚴厲壓縮;自由化經濟體制下, 生產結構重新調整、銷售市場競爭加劇、貧富所得差距擴大、金融風暴捲土 重來等現狀與困境...實在年代系列講座
實在年代下的經濟,應是怎樣的面貌?走向實在年代,該有怎樣的藍圖?
洛桑管理學院報告指出:「台灣的發展是結構轉型問題。」服務業是主導國家經濟轉型的關鍵,台灣去年服務業產值佔GDP68.71%,服務業就業人數佔58.6%,但綜觀勞動、資本、研發甚至國際競爭力等指標,卻沒有相對成長,薪資水準及個人產值低,亟需體檢、突圍。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集結極力提振經濟轉型的行政官員、長期鑽研的學者專家與創新落實的企業家,就現況與挑戰談服務業的全面規劃、迎頭趕上、創造就業。抓住機會,立刻行動!◎時間:2012年7月14日、15日、21日、22日(週六、日) 下午二點到四點半◎議程:第一場 服務業發展的現況與展望時間:7月14日(六) 14:00-16:30主持人:林聖芬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主講人:陳添枝 (台大經濟系教授)、管中閔 (行政院政務委員)服務業帶動轉型,需要時間與精力的長期投入,本場分就總體發展、前景鋪陳、人才培育、建立服務DNA等政策深入討論,為規劃推動、培育軟實力,做對話、定方向、解難題、排紛擾。第二場 綠色經濟、科技、生活的推展時間:7月15日(日) 14:00-16:30主持人:葉俊榮 (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主講人:毛治國 (交通部部長)、黃萬翔 (經建會副主委)、嚴長壽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 (台達電董事長)高耗能經濟時代已過去,台灣未來綠色經濟、綠色產業的轉型與發展,應是什麼模式?四位主講人以大視野、大格局突破保守產業思維,掌握綠色商機,凝聚在地社會、創造生活願景。第三場 如何打造醫療照護服務業時間:7月21日(六) 14:00-16:30主持人:黃榮村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主講人:詹啟賢 (國光生技董事長)、蘇喜 (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院長)、林萬億 (台大社工系教授)、胡勝正 (中央研究院院士)高齡、少子化的時代來臨,台灣醫療照護服務業如何轉型?醫療衛生是產業還是社福?長期照護可由市場經濟支撐?醫療制度人力符合當前社會需求? 諸多紛擾不明的疑問,由諸位專家為您解答。第四場 建構資訊、流通、文創服務業平台時間:7月22日(日) 14:00-16:30主持人:余範英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主講人:張善政 (行政院政務委員)、呂學錦 (中華電信董事長)、史欽泰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陳浩 (博理基金會執行長、雲廣科技總經理)資訊全球化的時代,如何提升系統化、效率化的營運模式?追求高產值的目標下,文創服務業該如何經營?新媒體又是什麼?如何利用電信與資訊的平台,將台灣建構為「研發、創新、運籌、設計」中心?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