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年代-迎向永續
- 背景說明
-
隨著全球化與環境生態變遷步伐加速加大,生產結構重新調整、銷售市場競爭加劇、貧富所得差距擴大、金融風暴捲土重來、乾旱洪水災變頻傳等衝擊,正威脅著全世界所有國家,包括我們中華民國在內。一方面,因為經濟自由化,資本與技術的流動跨越國界藩籬,全球產銷版圖大挪移,台灣雖因地理上鄰近大陸這個新興經濟工廠與市場而受惠不少,但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就業與所得分配、教育與稅制改革、人才培育與社會價值重建,卻亟待朝野共同努力再創新局。另一方面,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持續,天候異常與災變紛在世界各地爆發,加上原本存在已久的地層下陷、河川與水患治理、經濟發展與國土規劃等重大議題未決,皆已構成永續經營台灣必須優先克服的障礙,亟待政府與民間組織攜手合作,為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推動整合與對話。
- 新聞導覽
-
吳敬璉:30年,改革還在半路上
來源: 新華網 — 2012年05月19日5月11日,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精選作品集《吳敬璉文集》在京正式出版,文集收錄了吳敬璉1980年至2012年間最具代表性的文章,吳敬璉在主題為“中國改革座談會”的新書發布會上說,“中國改革還走在半路上,中間還會有很多反復,今後的任務還很艱巨。”
閱讀全文
肯亞直奔南非的電動車大挑戰
來源: ENS-NEWS — 2012年05月17日一輛電動車首次嘗試在沒有外力協助之下,由肯亞奈洛比行駛至南非的約翰尼斯堡,預計航程長達4800公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記者會上發表這項壯舉,這輛亮橘色的電動車11日近乎無聲地駛離UNEP奈洛比總部,UNEP早期預警暨評估計畫主任 Peter Gilruth在出發點揮舞著旗幟,與駕駛人Xavier Chevrin餞別...
閱讀全文
前財政部長何志欽建議證所稅免稅額600萬
來源: 經濟日報 — 2012年05月16日何志欽5月12日出席「王作榮教授與國家發展研討會議程」,發表「租稅改革的理念與思維-富民經濟的稅改主軸」論文,針對租稅改革提出多項建議。他建議證所稅免稅額應提高至600萬元,個人部分可納入最低稅負制課徵,單一稅率為20%,採分離課稅。
閱讀全文
環資部會整合 影響原民社會
來源: 台灣立報 — 2012年05月16日因應政府組織改造,民國102年起將有大幅政府機關管轄職權調整。在未來的環境資源部組織規劃中,包括原本的氣象局、礦物局、林務局、水保局、營建署國家公園組與下水道工程處等多個單位,將會從原有組織中轉移到環境資源部下。
閱讀全文
行政院重建會通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作延長2年
來源: 台視財經 — 2012年05月16日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今天決議,莫拉克災後重建未及執行計畫與工作將酌予延長,延長期間最多以2年為限。行政院重建會組織也將配合延長。
閱讀全文
李鴻源:應有專責政委統合災防
來源: 中央社 — 2012年05月16日內政部長李鴻源今天說,行政院版災害防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的組織架構層級太低,他將向總統馬英九與行政院長陳冲建議,指定專責行政院政務委員統合災防職能,指揮部會運作。
閱讀全文
觀音「黑海」禍首 疑纖維廠廢水
來源: 聯合報 — 2012年05月16日桃園觀音沿海疑遭工業廢水汙染,桃園地檢署昨天展開調查,懷疑富順纖維廠是「黑海」禍首,縣環保局限期業者今天前決定是否自行停工,否則等化驗結果出來即勒令停工...
閱讀全文
列管PM2.5細懸浮微粒 即日起生效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2年05月15日環保署今日發布空氣品質標準修正公告,增訂PM2.5(細懸浮微粒)空氣品質標準,標準值與歷次公聽會提出的草案相同,採用美、日標準,將24小時值訂為35μg/m3(微克/立方公尺)、年平均值訂為15μg /m3,是國際上已納入國家法規標準中最嚴格的。
閱讀全文
偷排、漏油15年 魚死鳥傷西瓜爛
來源: 聯合報 — 2012年05月15日近15年來,桃園縣沿海飽受中油漏油、工廠暗管偷排廢水汙染,尤以觀音鄉、大園鄉受害最深,危及千年藻礁、海岸濕地生態,這一頁桃園海岸汙染史,讓人不忍卒睹。
閱讀全文
蘇花公路中斷 路基缺口全力搶修
來源: 公視新聞 — 2012年05月15日台九線蘇花公路5月12號強降雨,南澳到和平路段上邊坡大量土石坍方,多處路基出現大缺口交通中斷,公路局全力動員搶修,昨天天氣放晴搶救進度順利,南澳工務段表示,如果沒有任何天候異常,預計5月23號可以如期搶通...
閱讀全文
前財政部長林全-學界證所稅的改革版本
2012年05月14日前財政部長、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全,5月14日代表台大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提出另一個證所稅復徵版本。在自然人方面,包括無免除額、不動證交稅,採賣出證券金額就源扣繳千分之1至1.5,設定年度證券交易所得最高稅負為20%,倘若就源扣繳稅負高於申報人依綜所稅累進稅率所增加稅負,可申報虧損或退稅。另避免假外資充斥,該版本亦課徵境外法人17%....
閱讀全文
列管PM2.5細懸浮微粒 即日起生效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2年05月14日環保署今日發布空氣品質標準修正公告,增訂PM2.5(細懸浮微粒)空氣品質標準,標準值與歷次公聽會提出的草案相同,採用美、日標準,將24小時值訂為35μg/m3(微克/立方公尺)、年平均值訂為15μg /m3,是國際上已納入國家法規標準中最嚴格的。
閱讀全文
台電:核四耐震防海嘯夠安全
來源: 中央社 — 2012年05月14日鑑於日本海嘯造成福島核電廠災變,立院教育與經濟委員會14日視察台電核四龍門電廠。台電強調,電廠廠址40公里內沒有活動斷層,耐震、防海嘯與排洪設計,具有足夠安全餘裕。
閱讀全文
溪州母親劫 政商搶水還賣泥
來源: 台灣立報 — 2012年05月14日中科四期引水工程將搶奪彰化溪州鄉莿仔埤圳的農業用水,引發農民反抗。引水工程承包廠商10日將怪手開往溪洲鄉東州村,準備進行工程,農民以肉身阻擋怪手,並於11日發起「守護母親之河」活動,安排巡守隊監督廠商施工,不讓廠商跨越雷池一步...
閱讀全文
希臘的死亡紀事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2年05月14日經過兩年多、投入數千億歐元甚至給予五成債務減記的「希臘救援行動」,在內外夾擊下,眼看是失敗。雖然歐元區未必因此立刻面臨解體,但希臘退出歐元,似乎已是難以避免;更大的難題是希臘未來要如何重生?
閱讀全文
名醫王惠暢對醫療環境的失望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2年05月14日曾獲商業周刊評選為百大良醫、中部乳癌權威的王惠暢,病人數以萬計。一年半前,他突然辭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主任一職,不再對外看診,同業傳言紛紛。近日,他寫了一封公開信給同窗舊識,敘述退隱心路歷程,對醫療環境失望、感慨良醫生活品質不如庸醫,讓大家洞見台灣醫療的困境。
閱讀全文
全台首座! 河川教育中心開幕
來源: 聯合報 — 2012年05月14日桃園縣河川教育中心昨天啟用,中壢、平鎮、龍潭等老街溪流域的多位民意代表及縣府局處首長皆到場,見證這座全台灣第一個以河川為主題的環境教育中心開幕。
閱讀全文
另一種樹屋-綠設計返璞歸真 都市也有「自然家」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2年05月13日在都市,要蓋出真正的樹屋不太容易;或許換個方式,用「綠設計」將陽光、流動的空氣帶進室內,同樣可達到「和大自然共處一室」的效果。台北市的設計師柯竹書、楊愛蓮就專門做這樣的事。
閱讀全文
綠色經濟定義分歧 Rio+20會前共識受阻
來源: IPS報導 — 2012年05月13日經過兩週閉門會議協商,聯合國Rio+20永續發展高峰會的籌備會議(PrepCom)在4日會議結束時,並未能針對先前提出的零草案《我們想要的未來》(The Future We Want),再擬出具體行動計畫。會議僵持點,主要是南北國家對「綠色經濟」定義的分歧....
閱讀全文
蔣偉寧:台灣海外人才庫 空了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2年05月11日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之前到美國加州訪問時發現,當地八所世界知名大學中,三、四十歲的年輕教授很少有來自台灣的學者,顯示我國海外人才庫面臨斷層。學者也擔心,國內下一波產業需要更多具國際經驗的人,本土培育的年輕碩、博士難以承擔大任,衝擊國家競爭力。
閱讀全文
- 專家呼籲
-
« 前 6 筆 1
- 基金會關注
-
2011.12.10~11邁向永續研討會
有感於環境天候急遽變遷、生存空間遭到嚴厲壓縮;自由化經濟體制下, 生產結構重新調整、銷售市場競爭加劇、貧富所得差距擴大、金融風暴捲土 重來等現狀與困境...實在年代系列講座
實在年代下的經濟,應是怎樣的面貌?走向實在年代,該有怎樣的藍圖?
洛桑管理學院報告指出:「台灣的發展是結構轉型問題。」服務業是主導國家經濟轉型的關鍵,台灣去年服務業產值佔GDP68.71%,服務業就業人數佔58.6%,但綜觀勞動、資本、研發甚至國際競爭力等指標,卻沒有相對成長,薪資水準及個人產值低,亟需體檢、突圍。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集結極力提振經濟轉型的行政官員、長期鑽研的學者專家與創新落實的企業家,就現況與挑戰談服務業的全面規劃、迎頭趕上、創造就業。抓住機會,立刻行動!◎時間:2012年7月14日、15日、21日、22日(週六、日) 下午二點到四點半◎議程:第一場 服務業發展的現況與展望時間:7月14日(六) 14:00-16:30主持人:林聖芬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主講人:陳添枝 (台大經濟系教授)、管中閔 (行政院政務委員)服務業帶動轉型,需要時間與精力的長期投入,本場分就總體發展、前景鋪陳、人才培育、建立服務DNA等政策深入討論,為規劃推動、培育軟實力,做對話、定方向、解難題、排紛擾。第二場 綠色經濟、科技、生活的推展時間:7月15日(日) 14:00-16:30主持人:葉俊榮 (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主講人:毛治國 (交通部部長)、黃萬翔 (經建會副主委)、嚴長壽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 (台達電董事長)高耗能經濟時代已過去,台灣未來綠色經濟、綠色產業的轉型與發展,應是什麼模式?四位主講人以大視野、大格局突破保守產業思維,掌握綠色商機,凝聚在地社會、創造生活願景。第三場 如何打造醫療照護服務業時間:7月21日(六) 14:00-16:30主持人:黃榮村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主講人:詹啟賢 (國光生技董事長)、蘇喜 (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院長)、林萬億 (台大社工系教授)、胡勝正 (中央研究院院士)高齡、少子化的時代來臨,台灣醫療照護服務業如何轉型?醫療衛生是產業還是社福?長期照護可由市場經濟支撐?醫療制度人力符合當前社會需求? 諸多紛擾不明的疑問,由諸位專家為您解答。第四場 建構資訊、流通、文創服務業平台時間:7月22日(日) 14:00-16:30主持人:余範英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主講人:張善政 (行政院政務委員)、呂學錦 (中華電信董事長)、史欽泰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陳浩 (博理基金會執行長、雲廣科技總經理)資訊全球化的時代,如何提升系統化、效率化的營運模式?追求高產值的目標下,文創服務業該如何經營?新媒體又是什麼?如何利用電信與資訊的平台,將台灣建構為「研發、創新、運籌、設計」中心?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