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年代-迎向永續
- 背景說明
-
隨著全球化與環境生態變遷步伐加速加大,生產結構重新調整、銷售市場競爭加劇、貧富所得差距擴大、金融風暴捲土重來、乾旱洪水災變頻傳等衝擊,正威脅著全世界所有國家,包括我們中華民國在內。一方面,因為經濟自由化,資本與技術的流動跨越國界藩籬,全球產銷版圖大挪移,台灣雖因地理上鄰近大陸這個新興經濟工廠與市場而受惠不少,但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就業與所得分配、教育與稅制改革、人才培育與社會價值重建,卻亟待朝野共同努力再創新局。另一方面,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持續,天候異常與災變紛在世界各地爆發,加上原本存在已久的地層下陷、河川與水患治理、經濟發展與國土規劃等重大議題未決,皆已構成永續經營台灣必須優先克服的障礙,亟待政府與民間組織攜手合作,為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推動整合與對話。
- 新聞導覽
-
花10億清13萬噸 二仁溪擺脫「電子垃圾堤岸」
來源: 自由時報 — 2011年12月08日斥資十億元、近二年的清除,二仁溪兩側共四公里的電子廢棄物堤岸,昨天已全數清除完畢,共清除了約十三公噸的戴奧辛、有害及一般廢棄物,今天起廢棄物將全部離場,飽受詬病多年的二仁溪電子廢棄物堤岸,終於可以恢復自然面貌。
閱讀全文
拒絕中油桃園廠改遷觀音 居民誓言用反六輕決心拼到底
來源: 苦勞網 — 2011年12月08日國光石化爭議暫告落幕,但桃園縣觀音鄉的居民,卻正面臨石化產業擴張的危機。反對中油桃園煉油廠遷至觀音的在地居民、學者與環保團體,北上舉行記者會。
閱讀全文
整合環境資訊 環團盼專責單位
來源: 華視新聞 — 2011年11月20日荒野保護協會今天表示,正進行組織改造的「環境資源部」雖納入經濟部的地質調查所、農委會的林業試驗所等調查單位,但仍未整合;為幫助環境資訊整體規劃,希望成立專責單位。
閱讀全文
粵近海污染 生蠔銅超標740倍
2011年10月04日官方的研究報告顯示,廣東近海污染情況目前正日益惡化,珠江等入海河流去年共給廣東沿海帶來至少一百多萬噸污染物,包括砷、重金屬等。貝殼、魚等都已受到嚴重污染,其中民眾經常食用的生蠔,銅、鎘分別超標七百四十倍和九十倍,達到重度污染水平,食用猶如服毒自殺。
閱讀全文
寶貝台灣地景 國家地質公園網絡成立
2011年10月04日由學術單位、地方縣市政府以及農委會林務局、交通部觀光局聯手打造的「台灣國家地質公園網絡」3日晚間於圓山飯店宣布成立,與會來賓除來自全國各機關代表以及社區意見領袖,還有各國的嘉賓,現場並發表「地景保育台北宣言」宣示台灣保育珍貴地景的決心。
閱讀全文
民間國是論壇:要非核去碳的產業政策 要夥伴關係的國土規劃
2011年10月02日由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台南市社區大學等民間團體舉辦的第三屆民間國是論壇,2日接續首日高峰論壇,進行分組討論,針對「產業政策的能源思考」、「國土規劃與區域發展」,吸引近百名民間團體、政府官員與企業人士與會。
閱讀全文
高市東聯化工 被疑偷排廢水
2011年10月02日高雄市林園區前天下午下了一場陣雨,林園大排隨即冒出土黃色廢水,地方直指廢水來自東聯化工,立即通報環保單位採樣,東聯表示因廠區積水才排放雨水,一切按照程序。
閱讀全文
專家憂心:台灣丟「肉粽樁」 海岸更沉淪
來源: 聯合新聞網 — 2011年09月30日台灣西南海岸侵蝕嚴重,成大水利系特聘教授許泰文感嘆,在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加劇下,未來台灣海岸侵蝕、海水入侵的危機將愈來愈大,國土一吋吋流失,卻因為看不到選票,問題難獲重視。
閱讀全文
全台最大 興達太陽能電廠即將啟用
2011年09月30日台灣電力公司在高雄市設置興達鹽灘太陽能光電廠,太陽能光電模組已設置妥當,並完成試運轉,台電將向經濟部能源局報備後正式營運。據台電估計,這座太陽能光電廠全年總發電量,可提供約1600戶家庭1年用電。
閱讀全文
聯合國領袖聚集 專注解決乾旱問題
2011年09月30日聯合國一場高層會議在20日結束,該會議的旨在防止全球乾旱地區進一步沙漠化,在全球氣候變遷的同時採取創新的策略,而會議中也討論了消除貧窮的問題。
閱讀全文
《短評》台26線該停建
2011年09月29日學界與民間團體串連,要求政府停建台廿六線公路,以免屏東的阿朗壹古道被破壞。經濟、開發與自然、保育孰重的老戲碼,再度上演。這次,政府要如何選擇?
閱讀全文
水庫強攻尖石 族人堅守到底
2011年09月29日8月底時,環保團體與原住民團體聚集在巴西駐台商務辦事處前抗議,因巴西官方在亞馬遜雨林建設世界第3大的美山水壩;將會對巴西原住民居地造成無可挽回的破壞。尖石也有相同的問題,政府計畫在尖石蓋比麟、高台兩座水庫,預計將會淹沒多個泰雅族部落,也讓後山部落出入成了極大問題。尖石泰雅族人認為,政府一旦興建水庫,部落倚賴的觀光與農業將無法存續,更有數個部落要被淹沒,眾人堅決反對興建比麟、高台水庫。
閱讀全文
新地圖顯示氣候變遷跡象
2011年09月29日有可能你從未聽過Uunartog Qeqertaq這座島,因為它是全世界最新的島,當北極圈北方約340哩的冰層因地球暖化退去時,此島於2006年出現在格林蘭島的東岸。這座新的島從伊努伊特語(Inuit)翻譯為暖島(Warming Island),9月15日已列入世界地圖集的最新版本中。
閱讀全文
國土90%沙漠化的蒙古 造成韓國日益嚴重的沙塵暴
2011年09月28日10月10日~21日,慶南昌原的會議中心將召開《聯合國沙漠化防治沙漠化公約(UNCCD)》第10屆當事國總會。這將是一次由全球190多個國家政府代表團和國際機構、民間團體等的3000多名相關人士出席的大規模國際盛會。
閱讀全文
沙灘垃圾「新鮮」 二仁溪疑有偷倒
2011年09月20日台南社大海廢社淨灘到今年9月份正好6週年,海廢社昨天公布2011年國際淨灘活動,在南區鯤鯓海灘的淨灘監測結果,統計短短2百公尺的沙灘上,塑膠袋多達4千多個,而且垃圾均相當「新鮮」,懷疑二仁溪有人偷倒廢棄物。
閱讀全文
峇里綠色改革目標:全島都是有機農業
2011年09月20日SIMANTRI為整合性、永續與有機的農業系統,在峇里已有150個農團體進行,生產果樹與蔬菜的農場、魚塭蝦塭、稻田與牲畜都統合為一個系統。「目標是要使全峇里島變成有機農業,」峇里農業部Wayan Segara表示。在這個系統下,牲畜糞料與尿液可以作為肥料與殺蟲劑,農民不需購買昂貴的化學產品,農場能夠種植不同的農產品,有效使收入來源多元化。
閱讀全文
地層下陷嚴重 衝擊種植、建設
2011年08月02日目前大家感受最深的是氣候極端異常。近幾年來溫度連年攀升,全球暖化後兩極溫度增加最多,當全球平均增溫兩度時,南北兩極增溫可能達10度,大量融冰進入海洋也將改變海洋生態,如同未來糧倉轉移一樣,因為暖化,使得目前凍原地區變成草原。
閱讀全文
- 專家呼籲
-
« 前 6 筆 1
- 基金會關注
-
2011.12.10~11邁向永續研討會
有感於環境天候急遽變遷、生存空間遭到嚴厲壓縮;自由化經濟體制下, 生產結構重新調整、銷售市場競爭加劇、貧富所得差距擴大、金融風暴捲土 重來等現狀與困境...實在年代系列講座
實在年代下的經濟,應是怎樣的面貌?走向實在年代,該有怎樣的藍圖?
洛桑管理學院報告指出:「台灣的發展是結構轉型問題。」服務業是主導國家經濟轉型的關鍵,台灣去年服務業產值佔GDP68.71%,服務業就業人數佔58.6%,但綜觀勞動、資本、研發甚至國際競爭力等指標,卻沒有相對成長,薪資水準及個人產值低,亟需體檢、突圍。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集結極力提振經濟轉型的行政官員、長期鑽研的學者專家與創新落實的企業家,就現況與挑戰談服務業的全面規劃、迎頭趕上、創造就業。抓住機會,立刻行動!◎時間:2012年7月14日、15日、21日、22日(週六、日) 下午二點到四點半◎議程:第一場 服務業發展的現況與展望時間:7月14日(六) 14:00-16:30主持人:林聖芬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主講人:陳添枝 (台大經濟系教授)、管中閔 (行政院政務委員)服務業帶動轉型,需要時間與精力的長期投入,本場分就總體發展、前景鋪陳、人才培育、建立服務DNA等政策深入討論,為規劃推動、培育軟實力,做對話、定方向、解難題、排紛擾。第二場 綠色經濟、科技、生活的推展時間:7月15日(日) 14:00-16:30主持人:葉俊榮 (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主講人:毛治國 (交通部部長)、黃萬翔 (經建會副主委)、嚴長壽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 (台達電董事長)高耗能經濟時代已過去,台灣未來綠色經濟、綠色產業的轉型與發展,應是什麼模式?四位主講人以大視野、大格局突破保守產業思維,掌握綠色商機,凝聚在地社會、創造生活願景。第三場 如何打造醫療照護服務業時間:7月21日(六) 14:00-16:30主持人:黃榮村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主講人:詹啟賢 (國光生技董事長)、蘇喜 (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院長)、林萬億 (台大社工系教授)、胡勝正 (中央研究院院士)高齡、少子化的時代來臨,台灣醫療照護服務業如何轉型?醫療衛生是產業還是社福?長期照護可由市場經濟支撐?醫療制度人力符合當前社會需求? 諸多紛擾不明的疑問,由諸位專家為您解答。第四場 建構資訊、流通、文創服務業平台時間:7月22日(日) 14:00-16:30主持人:余範英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主講人:張善政 (行政院政務委員)、呂學錦 (中華電信董事長)、史欽泰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陳浩 (博理基金會執行長、雲廣科技總經理)資訊全球化的時代,如何提升系統化、效率化的營運模式?追求高產值的目標下,文創服務業該如何經營?新媒體又是什麼?如何利用電信與資訊的平台,將台灣建構為「研發、創新、運籌、設計」中心?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