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跳出藍綠衝突循環 台灣才有發展機會
倪炎元 — 2005年04月13日
【中國時報】
為紀念本報創辦人余紀忠先生的百歲冥誕,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日前廣邀各個領域精英,舉辦了一場討論台灣未來發展的閉門研討會。議題內容包括全球化衝擊、兩岸關係、朝野互動、社會改革與知識分子角色等。儘管在議程上涵蓋的相當廣泛,惟參與討論的學者專家多半還是聚焦在當下台灣所面對的種種挑戰上,這中間最被與會者關注的議題之一,還是在全球化與中國崛起的大趨勢下,台灣該如何務實的「定位」自己,該如何營造更寬廣的活動空間與機會?台灣又該循何種有效的戰略思考,去因應這龐大的挑戰?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回答,但卻也完全無從迴避。
誰都知道,目前執政的馬政府,會在二次政黨輪替後在治理上呈現跌跌撞撞,有泰半來自於全球化變遷所釀成的衝擊。這中間最顯著的例子如:因為原油上漲所推升的全球能源危機,因為美國雷曼兄弟破產所釀成的全球金融風暴;因為全球氣候變遷所釀成的八八水災等,這些完全不在預期中的衝擊,不僅讓馬政府原先所標舉的「六三三」政見宣示全面跳票,也讓馬政府的聲望應聲下挫。而這些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衝擊,在未來的時日不僅不會退潮,還會進一步變本加厲。換言之,能源、金融、環境等議題在可預見的未來,還可能會面臨更大的衝擊。
全球化衝擊的另一環,當然就是中國的崛起。差不多就是在民進黨執政八年間,中國快速竄起成為區域甚至全球的政經強權,全球所有的論述都不能不納入「中國模式」的思考,台灣更不可能置身事外。而台灣在歷經二次政黨輪替後,也啟動了全新的兩岸關係,這種兩岸關係完全不同於民進黨執政年代的對立與僵持,而是循著在主權上實施外交休兵的默契下,全方位的開展經貿、教育與文化的交流,而在面對東亞經濟快速整合的趨勢下,台灣內部也正面臨與大陸協商簽訂ECFA的論辯,而在面臨大陸經貿強大磁吸的牽引下,台灣的威脅與機會究竟在那裡,也同樣是不可迴避課題。
面對這種接踵而至的挑戰,台灣還得要面臨來自國際與國內的「身分」爭議。而在國際現實制約下,這種身分爭議,甚至還是暫時「無解」的,但,台灣終究還是得要面對加入國際組織的議題。因而部分學者認為,在激化兩岸關係不可為的前提下,也只能善用兩岸目前友善的氛圍,以及雙方對彼此立場都有所理解的情境中,先從互惠互利議題合作起,接下來,再透過對話點點滴滴的尋求解決。
「身分」爭議還只是挑戰的一環,更大挑戰是來自經濟層面。大陸在後金融危機時代崛起,主要就是在經濟面,對所有東亞區域內的國家而言,關鍵挑戰都是在這個大整合的過程中該如何「卡位」,如何快速的與這個「版塊」進行連結,台灣卻因為歷史的恩怨情仇尚未了結,在參與這個「版塊連結」上還有若干障礙。問題就在於,在以往東亞曾經盛行過上中下游分工的「雁行理論」,如今已完全不再適用,中國在產業加值鏈的上中下游對台灣都有威脅,台灣怎麼在這個全新的產業鏈中找到自己「位置」,得有非常務實的戰略思考,否則很可能會在接下來的卡位競爭中喪盡優勢。
中國崛起的另一面,還有全球化的衝擊。這中間最為學者所憂心的議題,一個是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另一個則是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前者的挑戰在於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一直沒能真正積極的檢視生態環境,調整能源使用效率與產業結構,未來若是面臨更嚴峻的氣候變遷或是國際制裁,可能全無招架能力。在金融全球化的衝擊方面,學者指出台灣未來,將無時無刻不會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制度配套,台灣很可能隨時都會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大概所有學者都同意,任何衝擊與變遷都可能帶來不確定,但很可能也會帶來新的機會。台灣現時的挑戰是,除了清楚認知這些衝擊與威脅外,關鍵還是在於能否擁有恰當的戰略思考,而不是一再陷入藍綠永恆衝突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