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全球新局下的兩岸變遷與發展

全球新局下的兩岸變遷與發展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不僅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背景說明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不僅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另中國崛起對台灣的衝擊,不可忽視全球氣候變遷議題,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一直沒能真正積極的檢視生態環境,調整能源使用效率與產業結構,未來若是面臨更嚴峻的氣候變遷或是國際制裁,可能全無招架能力。

新聞導覽

台灣為什麼需要兩岸服貿協議

來源: 聯合報 2013年07月23日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台灣正面臨國際間激烈的競爭。如今朝野的共識是:台灣必須走出去;因為大家都深切體認到,唯有透過與不同地區的雙邊或多邊經濟合作協議,才能為台灣開創更大的市場,也為台灣經濟帶來更多的動能。然而最近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卻引發社會相當程度的爭論;這促使我們仔細思考,究竟該用什麼態度來面對兩岸之間的經貿合作。 閱讀全文

警惕“密切關聯”的金融體系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2013年07月19日

如果葡萄牙或意大利政府陷入嚴重的債務危機的話,將如何影響歐元區其他國家以及美國的主權和銀行風險?或者,如果美國金融機構因為美國加息而受損,那麽歐洲的銀行和保險公司將做何反應? 閱讀全文

轉型時代的全球化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2013年07月19日

貿易保護主義是那只不叫的狗。儘管爆發了大規模金融危機,但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仍在繼續。這當然是令人矚目的。那麼,為何如此?這種情形能否持久?還有哪些事情需要做? 閱讀全文

柏南克明年卸職 任內八年功過未定

來源: 聯合報 2013年07月18日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柏南克的第二任期將在明年一月結束,他將不再續任。儘管他近來針對何時開始減少每月購債規模及何時提高聯邦基金利率多次發言,投資人和媒體也拿放大鏡加以解讀,但圍繞在他周圍的似乎仍是「不確定」;「不確定」的是第三波量化寬鬆政策的結束時間及前景,同時還有柏南克在聯準會主席任內的功過。 閱讀全文

IMF:中國經濟改革刻不容緩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2013年07月18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隨著快速而不均衡的增長給中國政府、銀行和企業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中國實施關鍵經濟改革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閱讀全文

“林毅夫命題”關乎中國經濟轉型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2013年07月17日

18大前夕,圍繞重慶唱紅打黑,引發了關於中國社會發展方向的激烈爭論。吳敬璉指出,“十八大結束了改革路線之爭,堅持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正確路線”。不過在筆者看來,十八大隻是結束了政治路線之爭,否定了民粹主義、堅持了法治社會的改革方向。但是,關於經濟增長模式問題依然存在較大分歧。 閱讀全文

如何利用大數據?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2013年07月17日

IBM稱,全球所有計算機每天產生250億億個字節的數據。這相當於每人每天產生大約半張CD的數據量。無數激動人心的會議展示和咨詢報告都以“大數據”為主題。那麽,它對經濟學可能有何幫助? 閱讀全文

從中美對話看經濟新局

來源: 聯合新聞網 2013年07月16日

美、中兩國7月10日、11日舉行第五輪戰略與經濟對話剛結束,以形式及氛圍而言,展現了彼此間的友善態度,包括汪洋言談的許多小玩笑。但從實質內容上,立即性的效益應可說少之又少,從對話成果清單來看,大多數內容是說明美中雙方進一步的後續會議安排。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基金會兩岸議題相關的活動: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

完整大小的圖檔: 4.3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
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