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 新聞導覽

新聞導覽

貶值救經濟 卻貶損了國家價值

來源: 中國時報社論 2015年10月26日

就長期趨勢觀察,台灣股市逐漸走弱,不但不及大陸及亞洲四小龍其他國家與地區火紅,甚至已落入邊緣化地位。台股自1990年創下12682高點後,25年來僅少數幾次曇花一現破萬點,始終沒有更好的表現。2003年起台股新上市(IPO)案件急速減少,今年更形萎縮,前3季累計只有16家上市公司加入資本市場,籌資金額3408億元。 閱讀全文

開放資料抗氣候變遷 群眾智慧也能助一臂之力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5年10月26日

面對氣候變遷挑戰,除了政府資源與專業知識,如何運用群眾智慧迎戰,儼然已成為國際趨勢。23日,美國MIT「氣候合作實驗室」專家來台,與Open Data聯盟、政府官員分享,如何結合開放資料與群眾力量,共同面對氣候變遷危機。 閱讀全文

中國央行降息降准以刺激經濟增長

來源: 華爾街日報 2015年10月26日

公布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糕經濟表現後的數日,中國出台了刺激經濟增長的組合拳,同時放開銀行存款利率上限。中國央行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將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下調50個基點,此舉旨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向經濟中注入流動性。 閱讀全文

激發民間活力才能培育新增長點

來源: 日經中文網 2015年10月24日

中國7~9月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在剔除物價變動影響後實際比上年同期增長6.9%。增長率較4~6月期相比下滑了0.1個百分點。自雷曼危機後的2009年1~3月期以來,時隔6年半再次跌破7%。中國的經濟減速成為全球經濟復甦緩慢的主要原因。令人擔心的是中國進口持續大幅減少。9月以美元計價的中國進口額同比大幅減少20.4%。1~9月的累計進口額也同比減少15.3%。除了鐵礦石和煤炭等資源外,工具機的進口也出現下滑。反映企業實際狀態的批發物價指數也持續下滑。 閱讀全文

中國價改30多年還沒完全實現

來源: 吳敬璉,人民日報 2015年10月23日

價格機制是市場經濟制度的核心。市場經濟有效配置稀缺資源和形成兼容激勵機制的兩大基本功能,都是通過價格機制實現的。正因為如此,早在1984年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就已指出,必須改革既不反映成本、又不反映市場供求關係變化的計劃價格制度,「價格體系的改革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成敗的關鍵」。可惜的是,由於某些主觀和客觀因素的牽制,30多年後價格改革還沒有完全實現。 閱讀全文

英德競相討好中國,歐洲為經濟利益妥協價值觀

來源: 紐約時報 2015年10月23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的訪問充分表現出,隨着歐洲各國競相從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中獲益,這些國家在如何減少強調人權和安全問題。自2012年以來,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和其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一直在減弱公開批評中國政治、軍事和人權問題的聲音。過去幾天習近平在英國訪問期間,卡梅倫和奧斯本一直在強調增加貿易和投資怎樣可以為英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閱讀全文

談加速產業結構轉型須有新政策工具

來源: 王健全,工商時報 2015年10月22日

隨著出口連續八個月衰退,以及大陸紅色供應鏈的崛起,台灣升級轉型速度益形迫切,財經相關部會也感受到龐大的壓力。不過,在政府公共債務逼近GDP四成上限的壓力下,補助工具編不出預算;租稅優惠在營利事業所得稅由原先25%降至17%後,租稅工具祇剩下R&D抵減一項,且抵減率大幅縮水。法規鬆綁則在行政、立法扞格不入,跨部會協調功能不足之下,效率大打折扣,ECFA服貿協議、自由經濟示範區均在立法院擱置可見一斑。 閱讀全文

TPP讓跨國企業如虎添翼

來源: 朱雲漢 2015年10月22日

由環太平洋12個國家參與的「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經過5年艱辛談判,終於在10月5日達成協議。這個體量占全球GDP五分之二、全球貨物貿易總額三分之一的巨型區域經濟夥伴協定,代表著美國試圖從開發中國家與歐盟手中,重新奪回國際貿易與投資遊戲規則制訂權的最後一搏。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