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 新聞導覽

新聞導覽

短中長期氣候災難 台北盆地拉警報

來源: 台灣醒報 2014年02月06日

由於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位處低窪盆地的台北市,短期面臨颱風、水災,中期面臨地震與海嘯,長期則面臨低窪區淹水、爆潮等氣候挑戰。 閱讀全文

黃瑞茂:落實城市居住正義

來源: 聯合報 2014年01月24日

大台北地區BOT開發案陸續動工,卻引爆許多土地徵收爭議,也升高「都更」衝突,遺憾的是,政府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缺乏「城市」概念,也忽略城市發展願景與居住正義。 閱讀全文

遠見低碳城市應從挑戰拚經濟著手

來源: 台灣立報 2014年01月13日

年底七合一選舉在即,欣見各地方政府紛紛將低碳城市議題以具體作法形諸自治法規與政策,包括台南市府率先宣布禁用保麗龍、桃園縣府鼓勵汰換排氣污染高的二行程機車,並補助換購電動機車、彰化縣府與巨大集團準備推出公共自行車系統等。台中市府也通過「台中市低碳生活自治條例」,其措施包括在指定公告低碳示範區全面禁行燃油機車,而引起「119反禁摩」串連準備上街抗議。 閱讀全文

錯誤組改恐危害台灣山林國土 林務局、林試所應完整併入環境資源部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4年01月10日

依照行政院現今的規劃,林務局將面臨拆解的局面:國有林劃入環資部,而造林生產組與林試所則留在農業部,另外成立林業司轄管公私有林及原住民保留地林地,主責經濟造林輔導與林業生產。我們認為這是極為錯誤的政策轉向,已完全失去組織改造原先的理想,恐為台灣埋下無窮後患。籲請政府考量國土長治久安,維持森林管理不分家。 閱讀全文

森林管理勿併入農業部

來源: 中國時報 2014年01月10日

台灣的森林資源無法生產具市場競爭力的商用木材原料。主要是受限於天然條件及人力成本。台灣林業已是經濟作物的明日黃花。從全球化物流與貿易的現實來看,台灣的森林資源應服從環境資源的概念,台灣森林不能作為生產資本,必須作為環境與生命資源,應隸屬環境資源部。 閱讀全文

學者建議:讓加薪拉動GDP成長率

來源: 聯合報 2014年01月02日

總統馬英九昨宣示,要「讓今年成為台灣的經濟突破年」。學者呼籲,台灣的外銷已遇瓶頸,應設法鼓勵企業幫員工加薪,讓民眾有能力與意願消費,讓消費成為拉動經濟成長的主動力。 閱讀全文

快快設立海洋保育署

來源: 中國時報 2013年12月24日

據悉這次立法院的院會可能會包裹表決通過行政院組織再造的一些部會,包括成立「海洋委員會」,這並非學界及民間乃至馬總統競選政見中所希望的「海洋部」。如就目前行政院版本的海委會的組織架構,其下只有「海巡署」1個署,及包括「海洋資源處」在內的5個處。但因編制員額少,經費有限,員額也可能多由主導執法及非保育專長的海巡署的原有人力調撥過來,實難發揮功能。 閱讀全文

余紀忠講座-王德威勉學子 點燃文學火苗

余紀忠講座-王德威勉學子 點燃文學火苗

來源: 中國時報 2013年12月18日

文學如何改變世界、扭轉乾坤?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和國立中央大學共同舉辦「余紀忠講座」,17日邀請旅美院士王德威以「冷酷異境裡的火種-現代文學與公民社會」為題發表演說,透過宏觀思維串連歷史篇章,希望點燃下一代對文學和社會的火苗。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