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 背景說明
-
永續發展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之上,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的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在思考永續發展同時,需要協調三個面向:首先,是經濟面向的永續,在發展經濟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其次,是環境面向的永續,對環境作合理規劃;最後,是社會面向的永續,追求同一世代及世代間的公平。確保這一世代與下一世代都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前提。
而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是世界已開發國家的趨勢,同時國內也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如何打造高齡友善的環境,如何提供下一代希望與美好的未來更是世代正義關心的問題。這部分需要更多的人集思廣益,在永續發展的前提之下尋求解決之道。
- 新聞導覽
-
六四32週年《國安法》下香港悼念困難重重
來源: 多元 — 2021年06月04日綜合媒體報導,香港警方上月以新冠疫情為由,拒絶批准支聯會6月4日在維園舉辦年度燭光晚會。並再三呼籲市民,不要參與「任何未經批准集結」,海外港人誓言延續傳統。支聯會表明今年在6月4日當天不會組織任何「六四」相關活動,但呼籲市民「自發悼念」。 閱讀全文
《經濟》水庫蓄水量仍偏低 蘇貞昌:續謹慎因應
來源: 中國時報 — 2021年06月04日行政院長蘇貞昌今(3)日在行政院會表示,此波鋒面降雨雖紓緩全台水情,但多數水庫蓄水量仍偏低,請經濟部持續「多省水、多找水、多調水」謹慎因應,細緻管控用水、努力開發水源,積極推動已核定的各項水資源建設,包括防汛及抗旱都要做好準備。 閱讀全文
《轉特目辦法》預告期將屆 農地違章工廠恐就地合法 民團籲暫緩實施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21年06月04日國內農地違規蓋工廠情況常見,經濟部上月公布《工廠管理輔導法》(工輔法)子法之一的《特定工廠申請變更編定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審查辦法》(轉特目辦法)草案,將開放符合條件的農地工廠變更地目,以加速納管期程。 閱讀全文
歐盟課邊境碳稅 中鋼、台泥有望受惠
來源: 經濟日報 — 2021年06月04日彭博資訊報導,歐盟可能對進口到歐盟的鋼鐵、水泥、鋁等產品,課徵「碳稅」,引起市場關注,中鋼、台泥皆有望因此受惠。 閱讀全文
超前部署是政府存在的價值與本份職責!
來源: 工商時報 — 2021年06月03日編按:《工商時報》社論指出,台灣是有負責超前部署的專責機構,且在各部會也有專責的規劃單位,建議政府應有制度化、系統化、法制化的超前部署基本規範及作業手冊指引,讓各個部會就其所負責業務提出超前部署計畫落實在「資源分配」及「環境建構」上,才能給人民安心與希望。 閱讀全文
【名家觀點】課徵能源稅…淨零碳排關鍵
來源: 經濟日報 周桂田(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 2021年06月03日當前台灣政府、產業與社會在氣候變遷治理上正站在一個重要的轉捩點上,近期包括蔡總統宣稱行政院正在評估2050淨零碳排;產業界無論是八大電子業將成立的台灣氣候聯盟; 閱讀全文
抗氣候變遷!倫敦市中心蓋森林.400棵樹
來源: TVBS — 2021年06月03日來關心自然環境,美國總統拜登週二再推翻一項前朝川普的政策,宣布要暫停阿拉斯加保護區,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契約,此舉引來共和黨反彈,卻得到北極圈部落領袖的贊同。因為氣候變遷的影響,不斷在全球各地上演,包括土耳其的海邊,最近出現大範圍的「海鼻涕」,威脅到當地漁業和海產食安;相鄰的伊拉克,則因為今年降雨量少,加上人為阻礙,使得大片農地種不出作物,即將迎來艱困的夏季。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薩傑士讜論,政府官員應當參考
南方朔 — 2012年11月27日,在世界景氣依然未見好轉,而且似乎也不可能好轉的此刻,我讀了薩傑士教授這本觀點相當另類、企圖心也很大的著作,心裡實在很有感覺。薩傑士教授當過許多國家的發展顧問,二○○二至○六年間他甚至當過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的個人特別顧問,他在本書裡的許多觀點,我認為對今天的台灣政府亦極有價值。 閱讀全文
文化多樣性
王汎森 — 2012年08月01日從1986年,Edward Osborne Wilson在美國首次舉辦的生物多樣性論壇報告中提出「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起,二十多年來,「生物多樣性」已成了家喻戶曉的觀念。受到這個觀念的影響,近年來我不斷地與朋友談「文化多樣性」、「學術多樣性」的重要。 閱讀全文
對「全球化」情境下的台灣文化的幾點觀察
王汎森 — 2012年08月01日在進入本文之前,我想作一點聲明:我是歷史學者,在我的專業裡,全球化與在地化並未成為關注的問題,所以我在這方面幾乎不曾讀過任何書籍或論文,以下純粹是一個業餘的觀察。 閱讀全文
學習道德進步
錢永祥 — 2012年03月31日「道德進步」主要跟我們每個人的切身經驗,台灣社會變化非常有關係。人類都在面對問題時,今天的我們,還能有信心的去說:我們走在進步的道路上面嗎?談「進步」通常有個要求,就是要有一個進步的標準,若沒有一把尺,怎麼能說現在的狀態是好? 閱讀全文
知識分子不見了?
黃榮村 — 2011年12月06日27年前深秋初次造訪哈佛大學,一眼就看到波士頓環球報的頭條標題「最後一片葉子懸盪在樹上」(The last leaf lingering on the tree),配上一幅即將凋零的葉子似在風中做好告別的姿勢。 閱讀全文
文化視野下的教育與社會改革
黃榮村 — 2010年04月01日社會改革的原動力大概不外三類:(1)恢復人性尊嚴與人民作主;(2)對社會不良慣性及不合理既存制度的反動,並要求本質之恢復;(3)提升國家與社會的競爭力。這三類表現有其先後次序,大約是前述的政治→社會→教育三種改革。 閱讀全文
文化視野下的教育與社會改革
黃榮村 — 2010年04月01日社會改革的原動力大概不外三類:(1)恢復人性尊嚴與人民作主;(2)對社會不良慣性及不合理既存制度的反動,並要求本質之恢復;(3)提升國家與社會的競爭力。這三類表現有其先後次序,大約是前述的政治→社會→教育三種改革。 閱讀全文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近幾年在高齡社會的議題上舉辦以下幾場座談: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20.08.07 跨領域都市韌性鏈結研討座談會
2017.05.18 鋪一條回家的路--前瞻施政 正視高齡少子 2016.12.13 檢視高齡社會 再造宜居家園 2016.11.22 一起回家看後山原鄉 2016.09.14 韌性都市、健康家園-檢視 高齡社會 再出發 1999.11.6
舉辦「邁向公與義的社會—對二十一世紀台灣永續經營的主張」研討會
相關出版品:
基金會製作統整高齡社會相關簡報:
面對高齡社會(New) from yucc01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 下載 -
完整大小的圖檔: 6.6 KB |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