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局下的兩岸變遷與發展
- 背景說明
-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不僅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另中國崛起對台灣的衝擊,不可忽視全球氣候變遷議題,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一直沒能真正積極的檢視生態環境,調整能源使用效率與產業結構,未來若是面臨更嚴峻的氣候變遷或是國際制裁,可能全無招架能力。
- 新聞導覽
-
王銘義》美中激烈競爭下的台灣空間
來源: 中國時報 — 2021年03月22日王銘義總編輯於《中國時報》撰文,中國外交部經常被大陸網民戲稱為「魔法部」(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MOFA簡稱的諧音),兩任魔法部的外交掌門人楊潔箎、王毅,上周末在阿拉斯加與布林肯、蘇利文舉行中美戰略對話,雙方激烈交鋒,劍拔弩張,為美中建交42年的互動格局,掀開歷史新頁。
閱讀全文
美中2+2高層戰略對話實錄
來源: 中時 — 2021年03月22日《中國時報》整理報導,拜登就職美國總統後,美中首次高層戰略對話於3月18-19日在美國阿拉斯加舉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中國國務院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雙方在開場白的脣槍舌劍引發關注。本報特別摘錄美中雙方的開場白全文,有助讀者了解美中雙方的基本立場,也替這場歷史性會談留下見證。
閱讀全文
美中最高外交官會談氣氛緊張一開場就公然指責對方政策
來源: 路透社 — 2021年03月19日《路透社》報導,美國和中國18日舉行拜登政府上台以來的首次高層面對面對話,雙方尖銳指責彼此的政策,在會議一開場這兩個全球競爭對手就罕見地公開展現兩國關係嚴重僵化。
閱讀全文
邱太三:恢復陸商務人士來台
來源: 聯合報 — 2021年03月19日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昨天向對岸提出三個呼籲及研議推動的三大工作,並宣布即日起恢復大陸人士來台從事商務履約或跨國企業內部調動的申請。
閱讀全文
陸釋善意 頒農林22條惠台
來源: 中時 — 2021年03月19日大陸國台辦等11部委17日聯合公布「農林22條」措施,強調將提供台資企業在土地、金融、參與基建及開拓內銷等方面支持,以及參與城鄉冷鏈與物流等產業,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內投資水產等捕撈作業。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這是推進「十四五」規劃具體舉措,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內容。
閱讀全文
專家憂歐美爆第4波疫情:疫苗和病毒賽跑
來源: 多元 — 2021年03月19日新冠肺炎疫苗開打,疫情本該趨緩,但美國卻同時有14個州確診病例較上周增加逾10%,其中更有一半增幅高於20%;同時歐洲也傳出疫情再起的憂慮,除了德國確診數在本週死灰復燃,法國也擔憂爆發第三波疫情,決定封鎖巴黎等地區一個月。專家表示,目前正處於接種疫苗和病毒的賽跑的階段。
閱讀全文
無法催生的嬰兒潮 新冠疫情下的全球人口變化
來源: BBC — 2021年03月19日新冠疫情期間封鎖期間外界一般認為會帶來一波嬰兒潮,但令人吃驚的是,全世界反倒要面臨的是嬰兒低潮。除了東亞各國紛紛在今年年初來到人口負成長,研究也顯示美國正面臨百年來最大的生育下滑,而在歐洲部分地區,下滑幅度更大。
閱讀全文
各國尋求共通基礎 穩步打造央行數位貨幣
來源: 工商時報 — 2021年03月18日觀察國際間的數位貨幣發展,除了沒有主權貨幣背景的比特幣、以太幣和Libra幣,主要國家已有各自的央行數位貨幣發展政策與步調,主要係考量各自的國情因素。即便各國步調態度不一,但美、加、英、歐、日、瑞士及瑞典7家央行與國際清算銀行(BIS)於2020年共同訂定「CBDC基本原則與核心特徵」,充分顯現數位貨幣議題的重要性已被各國貨幣當局所重視。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兩岸議題相關的活動: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
-
完整大小的圖檔: 4.3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