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之上,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的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而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是世界已開發國家的趨勢,同時國內也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挑戰。......
背景說明

永續發展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之上,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的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在思考永續發展同時,需要協調三個面向:首先,是經濟面向的永續,在發展經濟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其次,是環境面向的永續,對環境作合理規劃;最後,是社會面向的永續,追求同一世代及世代間的公平。確保這一世代與下一世代都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前提。

而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是世界已開發國家的趨勢,同時國內也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如何打造高齡友善的環境,如何提供下一代希望與美好的未來更是世代正義關心的問題。這部分需要更多的人集思廣益,在永續發展的前提之下尋求解決之道。

新聞導覽

「台灣碳定價之選項」報告中譯摘要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20年12月21日

為因應氣候變遷,今年7月初,環保署與英國在台辦事處共同合作,委由國際氣候政策研究智庫—倫敦政經學院格蘭瑟姆氣候變遷與環境研究所,針對我國溫室氣體減量政策及碳定價制度設計研議。15日「台灣碳定價之選項」(Carbon pricing options for Taiwan)報告正式發表 閱讀全文

【環資部組改】洪申翰「有但書」支持 詹順貴批用20年前邏輯在整併

來源: 上報 2020年12月16日

今年6月環團出身的綠委洪申翰曾聯手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呼籲政院儘快重提難產20年的《環境資源部組織法》草案,積極催生環資部,如今洪申翰看到新出爐的政院版「環資部」,洪申翰也難稱滿意,他直言,「環資部」應該要成立,但政府部門在思考組改案時,「不能為整合而整合,為整併而整併」。 閱讀全文

積極面對ESG投資新趨勢

來源: 工商時報 2020年12月14日

工商社論指出,在過去,提到ESG(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通常都只想到環境保護和企業責任,於是,企業紛紛投入淨灘,說是為了環保;有些發起種樹,說是可以減碳。只不過,活動結束後,除了留下公益形象,讓主管機關按個讚之外,對企業永續經營究竟加了多少分,大家心知肚明,甚至有人直言──ESG,不過是企業偽善的標籤。 閱讀全文

水利署併至環資部 農縣立委表示反對

來源: 聯合新聞網 2020年12月14日

行政院規畫將環保署升格環境資源部,但擬併入經濟部水利、地質調查等單位的業務,成立「水土保持及地質調查署」等構想,引發農業縣立委質疑,並反對將相關業務交由具管制色彩的單位主管,尤其是反對將水利署整併至環資部。 閱讀全文

立委提案高教併入科技部 教長:涉及學制影響廣

來源: 多元 2020年12月14日

民進黨立委蘇巧慧為首,多名民進黨立委連署提出「行政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教育部改制國民教育部,高等教育併入科技部為「科技及高等教育部」,另外成立數位發展委員會。這與蔡英文總統宣示、行政院規劃成立數位發展部的方向不同,而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表示,此提案涉及學制的連貫銜接且影響力廣,需深入討論。 閱讀全文

金融指數TAIFRI首發 自評台灣低風險

來源: 多元 2020年12月11日

最新金融指數TAIFRI評價台灣為98.11分,風險情勢處於相對低檔區!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10日發布國內首創的台灣金融風險指數TAIFRI,透過資產評價壓力、非金融部門穩定度、金融部門穩定度及傳染與蔓延等4大監測構面,評價台灣為綜合低風險的98.11分(基準100)。 閱讀全文

金管會:電支機構不得作放款

來源: 中時 2020年12月11日

電子支付機構將不得做放款、墊款業務。金管會主委黃天牧7日首度明確表示,即便未來新的電子支付機構條例上路,金管會對電子機構從事放款會用非常審慎的態度,放款「現在不准的,未來當然就不准」。 閱讀全文

複委託海外投資 三大鬆綁

來源: 經濟日報 2020年12月09日

金管會昨(8)日宣布啟動資本市場藍圖,國人複委託投資海外將有三大鬆綁,包括開放「定期定額」買美股等國外有價證券、外幣融資及放寬複委託可投資範圍。今年複委託交易金額高達3兆多元,國人錢進海外,將有助央行阻升新台幣。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

完整大小的圖檔: 6.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