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之上,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的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而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是世界已開發國家的趨勢,同時國內也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挑戰。......
背景說明

永續發展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之上,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的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在思考永續發展同時,需要協調三個面向:首先,是經濟面向的永續,在發展經濟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其次,是環境面向的永續,對環境作合理規劃;最後,是社會面向的永續,追求同一世代及世代間的公平。確保這一世代與下一世代都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前提。

而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是世界已開發國家的趨勢,同時國內也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如何打造高齡友善的環境,如何提供下一代希望與美好的未來更是世代正義關心的問題。這部分需要更多的人集思廣益,在永續發展的前提之下尋求解決之道。

新聞導覽

關於「貧窮」這件事引起的全球問題

來源: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2020年06月05日

法國黃背心一週年、智利百萬人上街、美國貧富差距影響大選⋯⋯近期的國際上出現不少爭議是因「貧窮」引起。聯合國在 2015 年將「消除貧窮」列為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 SDGs) 17 項指標的第 1 名,將貧窮人口減半的目標延後到 2030 年。如果沒有新的突破,這項目標的達成可能依然充滿挑戰。 閱讀全文

豐原水資源中心啟用 第一期1.7萬戶接管

來源: 中時 2020年06月04日

「豐原水資源回收中心」歷經三任市長規劃、動工,以及中央、地方民代合力爭取,順利完工啟用。以綠建築概念打造,第一期預計接管1.7萬戶,每日可處理1.8萬噸汙水。 閱讀全文

因應氣候變遷 立委催生環境資源部

來源: 中時 2020年06月01日

時力立委陳椒華、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及國內環保團體今日於立院中興大樓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面對氣候變遷問題,台灣不該再漠視,應盡快催生環境資源部。 閱讀全文

李根政:大開發時代或邁向綠色成長的經濟轉型?

來源: 地球公民基金會 2020年05月20日

疫情下,蔡英文總統第二任期即將於520就職,從選後至今,因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全球已經起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多數大國陷入嚴重的公衛危機,至今全球確診已480萬人、死亡31萬人,每天的數字仍在攀升,仍不知何時可以停止大流行? 閱讀全文

【地方大小事】台灣「地方創生二年」,國發會推動重點能滿足實際需求嗎?

來源: 關鍵評論網 2020年04月29日

編按:在台灣「地方創生二年」的推動重點中,我們看到了「均衡台灣資源」的願景,但似乎沒聽到更多實際的制度支援,與地方創生相關基本法規立法議題。 閱讀全文

【紓困振興】一次搞懂千億現金補貼

來源: 經濟日報 2020年04月17日

編按: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全面性衝擊,廣大勞工感受更是深刻。行政院砸下新台幣1,035億元起跳經費,要對超過300萬名的企業員工、自雇者以及其他類型勞工與弱勢族群,發放每人金額共4,500元到6萬元不等的「現金」補貼,但政府方案琳瑯滿目,要如何搞懂自己適用哪個方案?能領多少錢? 閱讀全文

薛琦:抗疫折扣券 效果待深思

來源: 薛琦、聯合報 2020年04月16日

編按:經濟振興思維要慎密,在全球正面臨經濟衰退與失業率攀升同時,生存與生計都有問題,別再把簡單的事複雜化,經電訪本基金會董事、東吳大學講座教授薛琦認為,發折扣券不如發消費券;發消費券不如發現金券。就算領了折扣券又該如何餓著肚子出手消費。如何周密成功帶動疫情後的經濟刺激,方可如同防疫政策分享他國。 閱讀全文

陳聽安、陳國樑:紓困振興不宜灌水應發現金

來源: 陳聽安、陳國樑、中時 2020年04月15日

編按:國立政治大學名譽教授陳聽安與財政系教授陳國樑,皆表示,紓困振興不宜灌水應發現金。行政院所擬定的紓困振興方案,有可能成為疫情下的數學題?只有數字遊戲,沒有實質補助到位,更無法解中小企業燃眉之急,在刺激消費方面,也的確現金效果大於等於消費券、消費券效果則大於等於折扣券,急就章下的政策,需要更慎密的思維。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

完整大小的圖檔: 6.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