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 背景說明
-
永續發展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之上,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的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在思考永續發展同時,需要協調三個面向:首先,是經濟面向的永續,在發展經濟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其次,是環境面向的永續,對環境作合理規劃;最後,是社會面向的永續,追求同一世代及世代間的公平。確保這一世代與下一世代都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前提。
而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是世界已開發國家的趨勢,同時國內也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如何打造高齡友善的環境,如何提供下一代希望與美好的未來更是世代正義關心的問題。這部分需要更多的人集思廣益,在永續發展的前提之下尋求解決之道。
- 新聞導覽
-
紓困申貸至少需準備21文件 民眾黨團:建分流平台更便民
來源: 多元 — 2020年04月14日編按:民眾黨團今(14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截至昨日中央提出舊有貸款展延、營運資金新增貸、振興資金貸款等3類紓困貸款內容,核准率都不到3成,呼籲政府紓困2.0必須有效分級、分流,才能真正讓有需要的中小企業、微型企業迅速讓資金到位,否則撐不過去就是倒。
閱讀全文
7000億企業融資紓困方案出爐17張圖一次看
來源: 多元 — 2020年04月14日編按:行政院對外說明紓困規模1兆500億,針對紓困2.0執行後續每日出面向國人報告,6日聚焦7000億融資貸款,7日會是大家關心的勞工跟就業問題;8日則主要是財政部稅務問題,以及產業民眾都會有遇到的問題等。直至10日止,紓困融資核貸金額累積達四百億元。
閱讀全文
【縣市國土計畫】彰化二林中科劃1600公頃挨批 人口流失、工廠難題待解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20年04月14日以平原為主的彰化縣,是台灣農業重鎮,也是未登記工廠侵占農地面積最嚴重的地區,此外,彰化也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芳苑、大城是全台最大泥質潮間帶,具備國家級濕地潛力。許多重要農田、自然棲息地皆仰賴彰化縣政府的國土計畫,來避免開發、破壞。
閱讀全文
行政院:紓困規模 加碼至兆元
來源: 多元 — 2020年04月01日編按:媒體綜合報導,3月31日行政院長宣布,台灣整體紓困規模將達1兆元。全球疫情大爆發以來,美國已推出2兆多美元史上最大紓困方案,各國也相際出台,相較於全球各主要國家的紓困方案,台灣挽救經濟策略,似乎火力不夠,疫情終將結束,但經濟衰退的後遺症仍持續,預算不是數字遊戲,要針對受疫情影響不同程度的人及行業對症下藥,才能雨露均霑、立竿見影。
閱讀全文
因應疫情衝擊 政院增投400億加速公共建設擴大內需
來源: 多元 — 2020年03月18日編按:因應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經濟,除紓困振興特別預算新台幣600億元外,行政院也彙整各部會基金投入400億元,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今天(14日)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指示加速公共建設投資,擴大內需。
閱讀全文
張豐年、方儉、徐世榮 獲2020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20年03月18日全國NGOs環境會議籌備委員會今(18日)宣佈,「2020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由張豐年、方儉與徐世榮三位獲得。將於4月1日「全國NGOs環境會議」大會上予以表揚。
閱讀全文
不准減煤踐踏中部人民健康
來源: 台灣醒報 — 2020年03月17日台中市長盧秀燕針對行政院撤銷管制生煤自治條例部分條文,17日利用市政會議開議前,發表措詞極為嚴厲的聲明,指責行政院是為燃煤製造大廠解套,踐踏700萬中部人民健康。放任助長空氣污染,破壞環境生態,這種獨裁集權粗暴的作法,她要表達「嚴重抗議」。
閱讀全文
大流行傳染病的領導學
來源: 經濟學人 — 2020年03月14日3月11日WHO宣告新冠肺炎疫情已是全球大流行,但當今世界各國的政治領袖只有極少數應對過大流行的傳染病,接下來必須度過一段艱困的時期,有3個因素決定政治領袖是否能成功處理:包括對不確定性的態度、醫療體系的量能,以及自己是否能夠被人民信任。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近幾年在高齡社會的議題上舉辦以下幾場座談: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20.08.07 跨領域都市韌性鏈結研討座談會
2017.05.18 鋪一條回家的路--前瞻施政 正視高齡少子 2016.12.13 檢視高齡社會 再造宜居家園 2016.11.22 一起回家看後山原鄉 2016.09.14 韌性都市、健康家園-檢視 高齡社會 再出發 1999.11.6
舉辦「邁向公與義的社會—對二十一世紀台灣永續經營的主張」研討會
相關出版品:
基金會製作統整高齡社會相關簡報:
面對高齡社會(New) from yucc01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
-
完整大小的圖檔: 6.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