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 背景說明
-
永續發展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之上,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的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在思考永續發展同時,需要協調三個面向:首先,是經濟面向的永續,在發展經濟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其次,是環境面向的永續,對環境作合理規劃;最後,是社會面向的永續,追求同一世代及世代間的公平。確保這一世代與下一世代都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前提。
而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是世界已開發國家的趨勢,同時國內也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如何打造高齡友善的環境,如何提供下一代希望與美好的未來更是世代正義關心的問題。這部分需要更多的人集思廣益,在永續發展的前提之下尋求解決之道。
- 新聞導覽
-
經濟》低薪政策見樹不見林
來源: 聯合報 — 2018年05月24日編按:在蔡政府執政兩周年前夕,行政院端出加薪政策牛肉,意欲解決台灣的低薪問題。元大寶華經濟所所長梁啟源則認為成效恐難樂觀。主要原因在於相關政策出自見樹不見林的思維,與領導人對政策方向存有明顯的「確認偏差」(confirmation bias)。
閱讀全文
民進黨拚乾淨的煤 李富城擔憂台灣高乾旱危機
來源: 中時電子報 — 2018年05月24日根據中央氣象局預測,從現在到6月3日前,都看不到梅雨滯留鋒面,將創下史上梅雨最晚來的紀錄,且不排除是「空梅」。
閱讀全文
政治》政院通過行政區劃法 地方首長將有權調整行政區
來源: 多元 — 2018年05月18日編按:行政院會17日通過行政區劃法,為讓地方縣市經營治理更有效率,提供縣市長調整縣市內鄉鎮或行政區的權力。這個草案也使得基隆市與台北市、新北市合併話題,再度浮上檯面,引起地方勢力割據的疑慮。
閱讀全文
富國與窮國二元分歧 氣候談判陷泥沼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8年05月18日波昂氣候會議10日結束,代表們指責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重啟富國和窮國之間的分歧議題——富國拒絕滿足氣候融資需求。氣候媒體《Climate Home》報導,一位歐盟高階談判代表10日表示,歐盟和中國的政治領袖們必須介入,以打破巴黎協定實施談判陷入的僵局。
閱讀全文
經濟》吳敬璉: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要靠改革
來源: 新浪財經 — 2018年05月18日編按: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受到國際矚目,但大陸內部經濟同時面臨轉型的難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近日針對大陸的產業政策改革提出理論發展的建議。以下收錄演講全文。
閱讀全文
經濟》歐盟個資法上路 政府應接軌國際
來源: 多元 — 2018年05月16日編按:史上最嚴格的歐盟個資保護規定(GDPR)5月25日將上路,新規定適用各行業並採高罰鍰,包括蘋果、臉書、推特等多家矽谷科技公司已配合修改全球隱私政策,突顯歐盟法規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我國政府相關部會總動員,對於影響最大的跨境傳輸,決定兩路並進,爭取列入歐盟認可的「白名單」國家,以降低對廠商衝擊。
閱讀全文
跨海追垃圾 減塑、反焚、爐碴全方面探討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8年05月16日台灣曾是外媒眼中的「垃圾處理天才」,今年更推出擴大限塑政策,自豪於領先全球,但回顧生活周遭,馬路上隨處可見棄置飲料杯、免洗餐具,偏鄉底渣亂填、集塵灰亂倒,不禁令人反思,這樣的廢棄物政策是「藥到病除」還是「短暫的止痛藥」。
閱讀全文
經濟》行政院五大措施解決低薪問題
來源: 多元 — 2018年05月15日編按:行政院長賴清德14日主持「提高低薪族薪資之行動方案」,宣布短期內將祭出5大措施,改善國內勞工低薪問題。學者認為對年輕人有幫助,由政府帶頭做是適當的。另外,有學者認為短期措施只是治標,呼籲經濟應大幅改善,藉中期措施對症下藥。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近幾年在高齡社會的議題上舉辦以下幾場座談: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20.08.07 跨領域都市韌性鏈結研討座談會
2017.05.18 鋪一條回家的路--前瞻施政 正視高齡少子 2016.12.13 檢視高齡社會 再造宜居家園 2016.11.22 一起回家看後山原鄉 2016.09.14 韌性都市、健康家園-檢視 高齡社會 再出發 1999.11.6
舉辦「邁向公與義的社會—對二十一世紀台灣永續經營的主張」研討會
相關出版品:
基金會製作統整高齡社會相關簡報:
面對高齡社會(New) from yucc01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
-
完整大小的圖檔: 6.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