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 背景說明
-
永續發展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之上,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的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在思考永續發展同時,需要協調三個面向:首先,是經濟面向的永續,在發展經濟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其次,是環境面向的永續,對環境作合理規劃;最後,是社會面向的永續,追求同一世代及世代間的公平。確保這一世代與下一世代都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前提。
而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是世界已開發國家的趨勢,同時國內也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如何打造高齡友善的環境,如何提供下一代希望與美好的未來更是世代正義關心的問題。這部分需要更多的人集思廣益,在永續發展的前提之下尋求解決之道。
- 新聞導覽
-
財政部證所稅版本出爐 朝野看法不一
來源: 中央廣播電台 — 2012年04月12日財政部復徵證所稅的草案版本出爐,引起各界討論。民進黨立委薛凌今天(13日)對於是否真能課得到稅,持保留態度,而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則說,雖然細節還有討論空間,但大方向仍給予支持。不過,另一位國民黨立委曾巨威則對財政部版本明確不滿,認為這只是形式上的改變,並無實質上的進步。
閱讀全文
李鴻源表示都更條例沒違憲 有檢討空間
2012年04月12日文林苑事件後,內政部長李鴻源昨天表示,未來都更條例修法將納入「再徵詢機制」,設都更公益諮詢單位,希望兩個月內,將草案送到行政院審議。他也表示,都更條例非惡法,有檢討空間,但不存在違憲的問題...
閱讀全文
「實在年代-迎向永續」系列報導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2年04月09日「實在年代」是參與研討會,做完功課的教授、行政官員、深耕民間社團的共同心聲—該實實在在做些事!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將心比心,藉由參與社會,盡己本分,締造出和諧互利的社會,迎向未來。
閱讀全文
預售屋制度是「居住不正義」的導火線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2年04月03日文林苑都更案,坊間都把焦點放在「都市更新條例」第25條之1、第34條及第36條。其中第25條之1變相授權政府強徵土地,第34條允許更案還沒獲得全部住戶同意,建商就可以申請取得建照,第36條則授權政府強制拆除「釘子戶」。輿論焦點在於批判政府公權力是否違憲,亦即對第25條之1的強制徵收及第36條的強制拆除口誅筆伐,認為侵害到民眾的財產權。其實第34條才是全案「居住不正義」的導火線。
閱讀全文
報告:各國民眾對議會信任度下降
來源: BBC中文網 — 2012年04月03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各國議會聯盟發佈了首份《全球議會報告》。該報告由來自120多個國家議會的660名議員參與撰寫。報告指出,當今世界,由於人們對議會能否真正履行監督政府這一職責所產生的質疑。在美國和立陶宛,公眾對議會的信任度不到10%,類似情況也出現在阿拉伯世界以及亞太地區。
閱讀全文
美環署提案 限制新電廠碳排放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2年04月02日美國環保署27日依據《清淨空氣法》提出新設發電廠的二氧化碳排放標準,創下美國歷史先例。在該標準下,未來新建的燃煤電廠,在營運期間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減少約50%...
閱讀全文
老厝兀立商場前 美釘子戶典範
來源: 聯合新聞網 — 2012年03月29日當台灣近來討論都市更新問題時, 美國這位老太太的故事也透過網路,老房子突兀立在商場前的照片,在台灣網民間大為流傳。美國的「最牛釘子戶」、八十六歲的艾狄絲.梅斯菲爾德老太太,二○○八年如她所願,在她的老房子裡與世長辭。她二○○七年拒絕建商給她的一百萬美元(新台幣三千萬元)補償金,堅持不賣房子,贏得她所居住的西雅圖巴拉德區居民讚賞,並被美國媒體譽為典範。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近幾年在高齡社會的議題上舉辦以下幾場座談: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20.08.07 跨領域都市韌性鏈結研討座談會
2017.05.18 鋪一條回家的路--前瞻施政 正視高齡少子 2016.12.13 檢視高齡社會 再造宜居家園 2016.11.22 一起回家看後山原鄉 2016.09.14 韌性都市、健康家園-檢視 高齡社會 再出發 1999.11.6
舉辦「邁向公與義的社會—對二十一世紀台灣永續經營的主張」研討會
相關出版品:
基金會製作統整高齡社會相關簡報:
面對高齡社會(New) from yucc01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
-
完整大小的圖檔: 6.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