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局下的兩岸變遷與發展
- 背景說明
-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不僅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另中國崛起對台灣的衝擊,不可忽視全球氣候變遷議題,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一直沒能真正積極的檢視生態環境,調整能源使用效率與產業結構,未來若是面臨更嚴峻的氣候變遷或是國際制裁,可能全無招架能力。
- 新聞導覽
-
香港半年報告書續評國安法:英國考慮停派法官赴香港終審庭
來源: BBC — 2020年11月24日據《BBC》整理報導,英國外交大臣在新一期《香港半年報告書》中提出,因應中國頒布《香港國安法》,將考慮停止派遣英國法官出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分析人士向《BBC》表示,一旦落實,將對香港司法形象帶來負面影響。
閱讀全文
周庭、黃之鋒、林朗彥認罪收押
來源: BBC — 2020年11月24日《BBC》整理報導,香港青年民主活動人士周庭、黃之鋒與林朗彥就去年反對《逃犯條例》修訂案示威期間一起非法集結案認罪,裁判官將三人收押,押後至12月2日宣判。
閱讀全文
北京轉守為攻重塑香港 否定三權分立劍指司法
來源: 聯合報 — 2020年11月24日北京以人大決定DQ4名泛民議員,也藉此為「愛國者治港」立下規範。決定中引用的憲法條文,執行機制由「人大常委釋法」轉為「人大常委決定」。學者林緻茵指出,這個轉變也隱含北京治港轉趨主動、強調彈性的意涵,是否會為香港議員新增維護國家統一和國安的「積極義務」?
閱讀全文
殷乃平憂傳產出走 台淪亞洲孤兒
來源: 中時 — 2020年11月23日台灣被排除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之外,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警示,不僅傳統產業外移更嚴重,台灣將步入日本後塵,當生產線、資金移往國外後,產業「空洞化」將引發年輕人出走、人才外流、失業率攀升等社會、經濟議題,更可怕的是當台灣主要貿易往來國家都相互簽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甚至發行「亞元」時,台灣卻被排除在外,恐將成為「亞洲孤兒」。
閱讀全文
看RECP對台影響 傳產首要衝擊
來源: 多元 — 2020年11月23日東協十國與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洲及紐西蘭五國歷經八年談判,在11月15日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RCEP對台灣有什麼影響呢?
閱讀全文
地緣政治學 台積電平衡前進
來源: 經濟日報 — 2020年11月23日2018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退休後,隔年他首度出席台積電運動會時說:「台積電變成地緣策略家的必爭之地。」這句話在過去一年中,已充分獲得印證。
閱讀全文
克魯曼:疫後美國經濟將V型復甦 籲善用「拜登榮景」
來源: 經濟日報 — 2020年11月23日短期內,美國展望烏雲密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暴增,現任總統川普在人民受苦時只知推文否認敗選,甚至拒絕交接、與總統當選人拜登分享疫情資訊。更多人將因此染疫病故,經濟也將承受打擊。初步指標顯示就業成長已減緩,若消費者又撙節支出,可能再掀一波失業潮。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兩岸議題相關的活動: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
-
完整大小的圖檔: 4.3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