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局下的兩岸變遷與發展
- 背景說明
-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不僅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另中國崛起對台灣的衝擊,不可忽視全球氣候變遷議題,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一直沒能真正積極的檢視生態環境,調整能源使用效率與產業結構,未來若是面臨更嚴峻的氣候變遷或是國際制裁,可能全無招架能力。
- 新聞導覽
-
新冠疫情引發全球「債務海嘯」
來源: FT — 2020年11月23日據《金融時報》報導,最新研究顯示,全球債務在今年頭九個月以空前速度增加,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危機,政府和企業開啟一場「債務海嘯」。
閱讀全文
林建甫》拜登新時代 經濟的變與不變
來源: 經濟日報 — 2020年11月20日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暨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林建甫於《經濟日報》撰文指出,今年美國大選,異常精彩。雖然還有些技術性問題,但基本上民主黨的拜登已經贏得2020年總統大選。未來美國的經濟發展,因為拜登與川普其政策主張有些明顯差異,因此將會有不少變化。但是大環境是連續的,有些部分是不會改變的。
閱讀全文
梁國源》近期市場的再通膨交易有所本?
來源: 工商時報 — 2020年11月20日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於《工商時報》撰文指出,10月下旬以來,美國金融市場受到疫情仍高漲、美國選情及疫苗研發進度傳出佳音等因素影響,市場情緒在保守審慎與樂觀預期經濟重回常態的再通膨交易(Reflation Trade)之間擺盪。
閱讀全文
美經濟未爆彈更甚金融海嘯 殭屍企業債務已逾39兆
來源: 中時 — 2020年11月20日疫苗即將上市、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下降、股市大漲,在險峻疫情中美國經濟復甦似乎仍值得期待,但外媒警告,美國「殭屍企業(zombie company)」激增近200家,連民航龍頭波音(Boeing)、油業巨擘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都不例外,前3000大公司有2成是殭屍企業、總債務1.36兆美元(約39.13兆臺幣),已遠超金融海嘯時5000億美元,恐成未爆彈。
閱讀全文
金融科技打團隊戰 金管會催生共創平台
來源: 中時 — 2020年11月20日台灣金融科技團隊戰開打!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9日表示,金管會8月下旬公布金融發展路徑圖後,現已籌組出金融科技共創平台,希望達成四目標,即公私合夥、人才培養、樹立更多科技生態圈、提升台灣金融科技的國際能見度。。
閱讀全文
台幣漲到央行扛不住 金管會找壽險業出手救
來源: 工商時報 — 2020年11月20日中央銀行陷入穩定新台幣匯率苦戰,求救金管會與壽險資金,金管會已請壽險公會評估適度提高外幣保單額度、擴大開放外幣保單種類,並要求擬定配套措施,讓保戶清楚相關投保風險。初步估算,若外幣保單額度增開10%,就是多出新台幣1.5兆元左右,可協助央行抵抗新台幣急升。
閱讀全文
Fed示警 疫情阻礙復甦步伐
來源: 經濟日報 — 2020年11月19日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表示,美國經濟有望以穩健步調持續復甦,但隨著新冠病毒確診人數激增,可能使復甦步調失去動能,現在還不是停止緊急放款工具的時候。鮑爾甚至說,他認為12月31日之後仍需要這些救助計畫,這是他至今最明確的表態。
閱讀全文
NCC否決中天換照 盼未來標準能一致
來源: 多元 — 2020年11月19日NCC在昨(18)日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否決中天新聞台的換照案,中天新聞將在今年的12月11日執照到期,此消息引發全台輿論譁然,在野黨人士紛紛怒轟民進黨政府此舉是在鉗制台灣的新聞、言論自由;而也有許多人在觀望,NCC此案過後對其他新聞媒體是否將會「一視同仁」?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兩岸議題相關的活動: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
-
完整大小的圖檔: 4.3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