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局下的兩岸變遷與發展
- 背景說明
-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不僅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另中國崛起對台灣的衝擊,不可忽視全球氣候變遷議題,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一直沒能真正積極的檢視生態環境,調整能源使用效率與產業結構,未來若是面臨更嚴峻的氣候變遷或是國際制裁,可能全無招架能力。
- 新聞導覽
-
陸台獨分子清單 國台辦間接證實
來源: 聯合報 — 2020年11月19日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昨表示,將對台獨頑固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依法打擊,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兩岸同胞利益。朱鳳蓮的說法間接證實港媒先前報導,大陸有關方面正在研究制定台獨頑固分子清單,將以有關法律追責懲罰。
閱讀全文
施振榮》台灣未來發展新定位與契機
來源: 聯合報 — 2020年11月18日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聯合報》撰文指出,產業大環境變化快速,多年來因關心台灣競爭力及永續發展,因此以我長期產業觀察,特別針對未來發展定位、願景、策略提出建言。
閱讀全文
APEC年會三大成果 建立新冠肺炎即時線上交流平台
來源: 中時 — 2020年11月17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年度部長會議(AMM)順利完成,主辦經濟體馬來西亞會中宣布3項重要成果,分別是APEC後2020願景、建立APEC武漢肺炎即時線上資訊交流平台,以及年度經濟政策報告。
閱讀全文
RCEP成形 對台影響
來源: 多元 — 2020年11月17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15日成形,經長王美花表示,這次降稅自由化幅度與既有FTA差距並不多,對我在東協影響不大。她點名石化、紡織上游首當其衝,影響較大,工商界大老齊呼籲快快加入RCEP。
閱讀全文
RCEP簽署 開啟中國應對美國「對華政策」的新時代
來源: FT — 2020年11月17日據《金融時報》文章指出,上周亞太地區國家輿論普遍高度關注的重大事件是:東盟與中、日、韓、澳、新五國於11月15日簽署「地區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RCEP)。香港媒體11月13日評論這一協議的意義是:中國「突破美國包圍網」。察哈爾學會國際輿情研究中心秘書長 曹辛撰文表示,中國參與的「地區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簽署,標誌著中國已經開始公開應對美國對華政策的新時代。
閱讀全文
RCEP誕生 區域經濟對抗拉開序幕
來源: 多元 — 2020年11月17日歷經八年長跑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終於在15日簽署。RCEP誕生具有多重深遠意義,除了重塑全球經貿格局,也撼動各國產業供應鏈及企業布局,並推升成員國之間的政經關係。
閱讀全文
亞太15國簽署RCEP 10年談判結出果實
來源: FT — 2020年11月16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尋求在覆蓋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和經濟產出的地區減少貿易壁壘,標誌著各方朝著地區經濟一體化邁出重要一步。
閱讀全文
劉憶如》RCEP昨簽署 將衝擊台灣
來源: 聯合報 — 2020年11月16日歷經八年談判,「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終於在昨日於越南舉行的視訊峰會完成簽署。RCEP除東協十國外,另有中國、日本、韓國,以及紐西蘭、澳洲等共十五個成員國;其人口及國內生產毛額(GDP)總量,皆占全球三分之一。因此即使作為原始談判國之一的印度去年退出,RCEP仍為全球人口最多、產值最大的自貿區。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兩岸議題相關的活動: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
-
完整大小的圖檔: 4.3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