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局下的兩岸變遷與發展
- 背景說明
-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不僅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另中國崛起對台灣的衝擊,不可忽視全球氣候變遷議題,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一直沒能真正積極的檢視生態環境,調整能源使用效率與產業結構,未來若是面臨更嚴峻的氣候變遷或是國際制裁,可能全無招架能力。
- 新聞導覽
-
新冠疫情加快去現金化進程
來源: FT — 2020年05月11日編按:前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蓋瑞.柯恩於《金融時報》投書表示,新冠疫情推動了數字支付的使用,各國央行發行數位貨幣並建立數字個人帳戶的想法變得越來越吸引人。數位貨幣的緩慢崛起,受到此次疫情的巨大推動。這轉變將是顛覆性的,但也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大步。
閱讀全文
中共推「數位人民幣」,恐用以監控全國金流
來源: 聯合報 — 2020年05月11日編按:據《聯合報》報導,人民銀行(央行)於4月底宣布,將在深圳、成都、蘇州、北京郊區雄安等四地,以及部分冬奧場域試行「數字人民幣」(數位人民幣),再度引發關於衝擊第三方支付等熱議,包括挑戰國際金融秩序、衝擊美元霸權地位等老話題,也因部分「中國夢」情緒高張而失焦,連官方主事者都不得不趕快跳出來降溫。
閱讀全文
數位人民幣5大衝擊深解析
來源: 聯合報 — 2020年05月11日編按:中國央行開始在四個城市試點本土研發的數位貨幣,標誌出一家全球主要央行在通往第一個電子支付系統的路上邁出了里程碑式一步。中國央行數位貨幣研究所證實,將在中國四個大城市:深圳、蘇州、成都和北京的衛星城雄安,正在進行數位貨幣的內部測試,以完善數位貨幣的功能。
閱讀全文
宣布蘇貞昌續任閣揆 蔡總統:未來四年再攜手衝
來源: 中時 — 2020年05月08日編按:距520總統蔡英文連任就職日不到兩週,各方關注新內閣之布局,總統今日(5/8)宣布蘇貞昌續任閣揆。黨政人士表示,時間點上的考量是疫情相對趨緩,也讓蘇貞昌有充分時間可以部署內閣團隊,這也是憲政史上首次內閣尚未總辭,總統率先宣布閣揆續任的紀錄。
閱讀全文
WHA倒數10天 國際挺台陣線日益擴大
來源: 多元 — 2020年05月08日編按: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台灣防疫成果獲國際關注,雖台灣因政治因素,一再被排除在國際公衛體系之外。防疫不分國度,台灣公衛經驗分享與物資協助與世界接軌,「Taiwan can help」更是身為地球村一份子的責任不是口號,經過此疫,各國罕見的紛紛力挺台灣加入WHA,共同為公衛防疫進一份心力。
閱讀全文
從國際經濟情勢看我國產業前景的挑戰
來源: 中時 — 2020年05月07日《工商社論》指出,近日各國陸續公布今年首季GDP統計數據,讓外界得以窺探新冠病毒疫情對各國經濟的初步影響。以世界三大主要經濟體─美國、中國和歐洲為例,今年首季GDP呈現同步萎縮,顯示疫情已對全球經濟帶來顯著衝擊。
閱讀全文
對中投資負成長 台商產線逐步撤離中國
來源: 多元 — 2020年05月07日編按:據媒體綜合報導,台商近幾年因經營成本上升,疫情前台商赴中投資已連續4年負成長,更因中美疫戰、中國疫情斷鏈影響、以及兩岸關係緊張,中國惠台政策台商間區別對待,台商避險壓力增,疫情後,台商的布局是回台或南移北漂,猶待觀察。
閱讀全文
大陸新基建 經濟新引擎
來源: 經濟日報 — 2020年05月06日中國大陸國務院4月20日宣布,新基建範圍已「圈定」為三大部分: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早前大陸官方電視台央視也具體羅列了新基建的七大領域,包括5G、AI、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特高壓、城際軌道交通與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據估計,今年的新基建投資約在人民幣1兆元左右。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兩岸議題相關的活動: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
-
完整大小的圖檔: 4.3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