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地方社會脈動 / 相關文章導覽 / 你說,艋舺到底有什麼?那些掉在歷史夾縫的都市變遷

你說,艋舺到底有什麼?那些掉在歷史夾縫的都市變遷

 

曾經精緻、如今卻人去樓空的朝北醫院。 圖片來源:本文圖片皆為作者提供。

 

雖然筆者知道家族祖籍來自泉州,先人最早到艋舺經商,而本人也就讀西門國小,但成長與生活中,卻一直未與艋舺有直接的接觸。除了成都路、西門町、紅樓這幾個地方,即使到了大學,對艋舺也僅有空間地理的概念,而始終沒有什麼「接地氣」的實際碰觸。

我自己認為,造成這個狀況的原因是:艋舺在過去50年來,歷經清代、日治的繁華,已漸漸趨向沒落、邊陲化。社經結構變遷後,高齡化、廟宇集結等現狀又使周遭成為一種不安全、紊亂與錯綜複雜的舊城象徵。即使與西門町鬧區相隔不遠,這一帶除了龍山寺有較多觀光客以外,的確不像是其他年輕族群會出沒的光鮮亮麗區域。即使是研究者也多朝向華西街、煙花巷、龍山寺廣場遊民等議題探討,而較少讓現今這塊地區與300多年來的歷史風華連結。

廣州街隘門遺址巷弄的歷史紋理依然存在,只是多數市民已忘了她的過去。

近百年的仁濟醫院及歷史商埠如今已混雜於夜市中,它的社會福祉機制更可溯源至1866年。

 

只因自己曾是「西門國小」校友,我有天突然看到有關萬華「刈包吉」每年在歲末辦數天「流水席」慰問當地之遊民的報導,自此開始在每年除夕前往現場觀察。環河南路黃氏宗祠旁的人行道上搭起帳篷,近百桌宴席一列排開,一早就有外燴團隊在準備豬腳、炸魚、雞、蝦、佛跳牆等年菜,熱鬧滾滾、香氣四溢,令人深深被那幅畫面吸引。許多遊民(多數為高齡者)已在排隊等候入座,人行道邊還安排了義務理髮,為遊民在新年前整理儀容,在通常寒冷的除夕,卻可以感受到一種不同於公部門社福機制的暖流。

刈包吉的街友宴已舉辦32年,過去每年的盛況令人感動。自除夕前一天到初二,不親臨現場,很難感受到其熱忱與毅力。

 

這樣的「街友宴」是有溫度、有感情、有人與人間之互動的,絕非行政首長發一個紅包的形式化慰問所可取代。也因此,我們開啟了近10年的「環境設計工作坊」(包括國際與國內),帶著學生進入巷弄街角觀察、了解、探索這些「老台北」住民的生活風景。

艋舺公園前的遊民有太多錯縱複雜的故事,而善心義行,確是照顧社會底層的重要支柱。

從繁華核心到地理與社會邊陲

 

日治時期,艋舺地區沿著淡水河畔,有一連串低窪濕地、蔗田,原是平埔族與漢人交易熱絡的商業港口。但因河川淤積以及低窪洪泛,當時的政府推動「市區改正」,用百年前的「都市更新」手法開始建築堤防,變更了原有的都市土地與河川互動。原本面對河口、連結國際的繁榮水岸,一下成為了都市地理的邊陲,受到防洪牆圍堵。後繼的都市計畫更將環河南路與原有的都市生活紋理切割開來,同時惡化了社會結構與生活脈絡的斷裂。所有西向街道原本都是最活絡的「商街」,如今卻成為面對堤防與環河南路的死巷。當水門不再是河埠,而成了一條條「末路」,無可避免地,艋舺勢必頹萎、收縮、破碎化了。

「台北第一街」貴陽街原本通向淡水河的埠口,後來成了防洪牆,原為「入船町」的台灣遞信協會已成今日閒置的「朝北醫院」,舊址亟盼新生。

 

走過廣州街、貴陽街、西昌街、西園路、華西街、桂林路……,我們看到的、感受到的,是一個歷史港埠城市邁向黃昏的印記。看到「台北第一街」貴陽街雖在青山宮前劃設了行人徒步街,卻種植了與在地脈絡幾無關聯的小葉欖仁,這是何等不相容、何等不相配!但這正是都市規劃與市政執政者對待自然城市「無知」與「無感」的最佳寫照,需要我們深刻反省。

剝皮寮與青草巷都訴說了昔時艋舺繁榮的產業與草藥集結點。只是因為都市計畫因素(學校用地),整建後的剝皮寮僅只是「死」的舊巷,無法再現昔時風華,法令解套勢在必行。

龍山寺與清水巖祖師廟雖然仍人氣十足,但都市景觀治理無方,如此重要的台北開港信仰核心,卻淪為都市空間紋理的拼布。

你不知道的「柳鄉社區」與「南機場公寓」

 

許多台北人對龍山寺十分熟悉,卻很少人知道,在環河南路與和平西路交叉口,有一簇非常特殊的環狀社會住宅,名為「柳鄉社區」。這裡應是50年代為了安置「萬大計畫」中淡水河畔拆遷戶及八七水災受災戶而新建的公宅群。

環形四層樓的社區住宅設計,經過深入探訪後發現,竟然與英國現存全球最大的社會住宅(Sheffield的Park Hill)有相似的社會主義精神!雖然尺度與規模小了很多,但在空間佈局、外部公共空間留設、內部公共空間鋪陳上都令人驚艷。若以今日民間建商對容積率之計較、公部門對回饋與否以及營建自主性之欠缺信心,幾乎不可能再有這種包容了採光、通風及無障礙通道的現代化福祉觀念。老實說,這裡的設計絕不輸給21世紀最新的公共住宅。

建於50年代的「柳鄉社區」應是台北最早的都更地區。其設計大方圓融,與全球當時社會主義精神齊頭並進。

 

當我觀察到柳鄉社區或是南機場公寓的設計時,我更好奇:為何60年代的設計師,就能以當時最先進的設計方法──包括內旋式的迴旋樓梯與沖水馬桶──設計社會住宅?而這些台灣最早的現代化社會住宅,在城市進化歷史過程中卻未獲得關注。

建於1964年的南機場公寓,昔時是最早有抽水馬桶的國宅,今日卻已淪為中華路底邊陲的破舊樓房。只是如果細看其內部空間格局,與剛完成的萬華青年公宅相較,確有昨是今非之傷感。

剛完成的萬華青年公宅。

 

當然,就現實而言,現有住戶應期待更快速的更新、更「現代化」的建設,然而回顧台灣的社會住宅發展史,這一段留白能不能得到補全、正視,甚至合理的保存機制或正義補償呢?

引用來源: 獨立評論
引用網址: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63/article/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