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 背景說明
-
永續發展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之上,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的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在思考永續發展同時,需要協調三個面向:首先,是經濟面向的永續,在發展經濟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其次,是環境面向的永續,對環境作合理規劃;最後,是社會面向的永續,追求同一世代及世代間的公平。確保這一世代與下一世代都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前提。
而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是世界已開發國家的趨勢,同時國內也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如何打造高齡友善的環境,如何提供下一代希望與美好的未來更是世代正義關心的問題。這部分需要更多的人集思廣益,在永續發展的前提之下尋求解決之道。
- 新聞導覽
-
[抗旱專題] 謝政道-由翡翠水庫經驗談每一滴水on site處理 方能涵養水源
來源: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15年04月17日翡翠水庫三十年來淤積六%,一百五十年後淤積率約三十%。為何翡翠水庫有此條件?淤積是泥砂從上游進到水庫,最佳方案是沙不進水庫,而非進水庫後清走。翡翠水庫上游集水區,以都市計劃與自來水法劃定為水源特定區,管理強度相對於其他水庫集水區較強。
閱讀全文
虛矯文化阻礙稅改
來源: 謝錦芳,中時電子報 — 2015年04月16日北歐各國在追求經濟成長時,能夠兼顧社會均富與環境永續,成為發展的典範。在瑞典,如果開車超速被取締,依駕駛人平均一日所得開罰,因此董事長與小職員所繳罰金可能相差十倍,民眾認為這才能達到真正的公平。在台灣,這樣的公平正義文化何處尋?
閱讀全文
[抗旱專題] 歐陽嶠暉-由水價結構談水資源效率
來源: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15年04月16日台灣目前面臨的問題是生活及工業用水量持續增加、自來水及灌溉用水供水效率偏低、自來水輸配水管線老化、灌溉系統漏損嚴重、自來水水價偏低、自來水公司不僅無財源進行減漏更新,甚至虧損。
閱讀全文
[抗旱專題] 葉欣誠-水資源政策思維須歸零思考
來源: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15年04月16日台灣水資源可從事實和挑戰二個角度來看。台灣先天面臨很多限制,例如地形陡峭、乾季與雨季比例懸殊;挑戰則是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旱澇越來越極端、用水量大,設施擴建不易等。
閱讀全文
台灣患財富不均 非所得不均
來源: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04月15日全世界均為所得分配的惡化煩惱,國民所得屬於中等的台灣,中研院士、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劉遵義認為,以吉尼系數觀察,自1980年以來,台灣所得分配有穩定的良好表現,比德、英等開發國家好,並維持長期以來參與國際貿易與投資,未來發展可能會更好。
閱讀全文
[抗旱專題] 邱文彥-國土計畫應融入空間發展策略與保育
來源: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15年04月15日水庫上游集水區可見開發幾乎都在同一面,關乎行政界線就看要不要管制。山頭砍樹水土保持當然不好,特別小公路容易崩塌。從山頭開發,沖刷的痕跡都是水流方向。山區道路都是開發,造成底下山坡地崩塌。看見台灣之後,當時江院長說一個月要有成果,還欠社會一個交代,希望毛院長能持續重視。
閱讀全文
租稅公平 促轉型 劉遵義向台建言
來源: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04月14日太陽花學運以來,台灣民眾對社會貧富差距的不滿,衍生一次又一次的社會街頭抗爭。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認為,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全世界都深陷貧富差距擴大的困境。他建議,政府應適當調整財政租稅制度,讓租稅變得更公平, 同時,加大投資教育、公共基礎建設來進行所得再分配。
閱讀全文
何志欽:財富不均 應從稅制補救
來源: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04月14日台灣財富分配嚴重不均,多位前財經官員昨皆強調,政府應改善稅制補救。前財長何志欽主張,政府應實施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將遺產稅及贈與稅合一,同時調高營所稅率,三者稅率應提高為20%。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近幾年在高齡社會的議題上舉辦以下幾場座談: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20.08.07 跨領域都市韌性鏈結研討座談會
2017.05.18 鋪一條回家的路--前瞻施政 正視高齡少子 2016.12.13 檢視高齡社會 再造宜居家園 2016.11.22 一起回家看後山原鄉 2016.09.14 韌性都市、健康家園-檢視 高齡社會 再出發 1999.11.6
舉辦「邁向公與義的社會—對二十一世紀台灣永續經營的主張」研討會
相關出版品:
基金會製作統整高齡社會相關簡報:
面對高齡社會(New) from yucc01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
-
完整大小的圖檔: 6.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