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地方社會脈動 / 相關文章導覽 / 走訪萬華在地店家,看見「土會黏的艋舺」如何社區共好

走訪萬華在地店家,看見「土會黏的艋舺」如何社區共好

劉乃華|編輯:葉碧玲

 

「一府二鹿三艋舺」是台灣人熟悉的諺語,描述了從清朝開埠以來,台灣由南至北三大港市的盛況。其中艋舺,是台北的起源,即今日的台北市萬華區。一座曾有過繁華光景的兩、三百年老城,在都市變遷的過程逐漸轉變成邊陲地帶。

如今,有不少社福團體進駐此地,他們集結各自的力量,運用不同的方式、活動,長期關注地方的弱勢族群,讓外界更能了解萬華的另一種面貌。此外,也有越來越多在地居民為家鄉挺身而出,這些努力,無不讓萬華在冰冷的都市中顯得溫暖而獨特。

本篇文章訪談了三個萬華在地店家,聆聽他們在本業之餘,如何為地方貢獻心力,透過他們的故事,帶你看見人們口中「土會黏的艋舺」,如何由地方生活為根基,堆疊成深厚的人文與歷史場域。

艋舺古早味涼粉——辜凱鈴:「如果每個人都願意拿出自己的資源為地方做一點事情,還需要有人去做社造嗎?」

位在萬華貴陽街口的涼粉伯「艋舺古早味涼粉」,是萬華老一輩人的記憶,現在已交給女兒辜凱鈴繼承,原是上班族的她,因為不希望這個傳統手藝失傳,也心疼爸爸,於是決定辭掉穩定的工作,回家繼承這個攤子。

不同的面孔,不變的是對傳統手工的堅持

說到涼粉,其實要從日治時期開始說起,當時台灣人生活貧窮,吃不起葛切(註:日本的和菓子),因此一位台灣師傅發揮創意,改用地瓜粉製作,在沾粉的部分,則以麵茶粉取代日本用的黃豆粉,遂成了台灣人特有的吃法。

看似簡單的工法背後,卻由於澱粉類製品,在沒有添加東西的狀態下很容易老化,因此辜凱鈴堅持「當天製作、當天賣完。」遵循古法製作其實需要耗費不少體力與時間,每天凌晨必須早起準備,堅持手工製法讓她和父親都曾做到手嚴重受傷。

她無奈表示,接手之後才發現這個傳統產業為什麼會凋零,除了手工製作無法大量生產外,加上多是賣給左右鄰居,物美價廉到都賺不到什麼錢,仔細思考後決定漲價,「我希望手工小吃有它存在的價值,也希望讓下一代比較願意去承接,因為做傳統小吃,身體其實相當疲累,如果收入又不好,我想應該沒有幾個人想做。」漲價後,初期雖然有很多長輩都在罵她,生意也非常慘淡,但辜凱鈴心裡還是覺得既然已經做了,就要堅持下去,自2010年接手家業至今,已累積不少忠實顧客。

參與社區營造,從自身開始

經營父親的涼粉攤之外,辜凱鈴也非常熱衷參與社區活動與地方公共事務。問她對於社區營造有何看法時,她舉直興市場販售魚漿製品的攤商林致銘為例,當她聽到「人生百味」的夥伴跟她提議,希望收集直興市場要丟掉的醜食給街友,她便找林致銘一起討論。「那時我倆都覺得很困難,因為大家只要聽到街友,都會很排斥,所以也就不了了之。後來人生百味又跟我提起,我便再回去提了一次,結果沒多久,他就真的開始做這件事。」透過這個方式,他們在萬華創造了一個良善互動,目前這個活動已執行一年多,如今也有越來越多的攤販陸續加入。

辜凱鈴激昂表示:

很多人都說什麼社造菁英,好像做社造的都是菁英在做,可是我就不這麼認為,我覺得致銘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當每一個人都願意拿出自己的資源為地方做一點事情,不覺得萬華都變得很好了嗎?

協興蛋業——張智豪:「蛋業不只是傳統產業,對我而言,它更是一種社會責任」

位於萬華傳統市場街邊,一間已有六十八年歷史的「協興蛋業」,有著絡繹不絕的客人,仔細一看,與一般傳統蛋業相當不同,當你經過這裡,很難不被這間「文青」風格的蛋鋪所吸引。

 

蛋業

Photo Credit: 劉乃華攝影協興蛋業的店內環境相較於一般傳統蛋業更加光鮮明亮,張智豪希望透過這樣的裝修設計能讓更多年輕人願意接觸傳統市場


 

 

食安問題環環相扣,傳統產業責無旁貸

「協興蛋業」第三代老闆——張智豪,本身是萬華人,大學唸的是化工科系,畢業後,同儕大多進入高科技公司,他卻選擇回來承接家裡的傳統產業。雖然張智豪的爺爺奶奶十分高興有接班人,但父執輩當初並不支持,認為一個大學畢業,受過專業化工領域訓練的他,應該朝向專業領域發展,不是回過頭來投身外界眼中相較更為基層、低門檻的傳統產業。

「我當初想法比較天真啦!想說回來接觸協興蛋業,可以知道長輩經營這間店鋪五、六十年到底想要跟大家表達什麼樣的概念。」

接手協興蛋業後,張智豪發現近年來台灣食安意識逐漸抬頭,但是一般大眾對於雞蛋了解甚少。事實上,牠的飼料、環境、飲水,甚至動物用藥,都是環環相扣。他提及,有一天跟爺爺在家裡看到油品問題的新聞事件,那時爺爺氣憤地說:「如果我都不敢吃的東西,我要怎麼去賣給別人?」他當下就意識到台灣的傳統精神其實是很簡單的,「我們今天可能是回來繼承一個傳統產業,可是它帶來更深層的意義是一個責任,是給全民帶來安心的一個東西。如果這個社會每個人都把基礎的東西做好,往後發展會是更好的。」

張智豪提到曾經有一位媽媽,她的小孩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煩惱,後來發現小孩吃一些雞蛋會過敏,於是建議她挑選店裡有檢驗認證的雞蛋回去吃,結果沒幾個禮拜,那位媽媽回來說小孩吃了不會再過敏。他當時查了很多資訊,最後發現有些小朋友會對麩質、穀類過敏,所以養雞的飼料或是動物用藥,都會有一個正相關的部分。「其實以前沒有遇過我也不懂,很多客人來這邊會跟我回饋,漸漸地他們也覺得你的蛋很新鮮,會再回頭購買,對我來說這是一種肯定。」

與在地組織合作,弘揚傳統的價值與精神

回到社區,在與烘焙業者合作過程中,他發現許多沒賣完的麵包會被丟棄,和員工討論過後,決定將它作成食物銀行,把多餘的麵包分享給有需要的人。因為開始做這些社區服務,也認識了不同的在地組織,如「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當時協會想在萬華合作導覽,起初抱持著較為保守的態度,經過多次的接觸與討論後發現「傳統的精神你不講,沒有人知道你堅持的價值是什麼。」也因此慢慢認同這些在地組織的導覽及介紹,確實能讓外地人有機會認識不一樣的萬華,同時也為社區帶來新的活力。

22007960_1427294550717000_28041269778675

Photo Credit: 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提供

協興蛋業的智豪老闆與在地組織分享他對社區導覽活動設計的建議,他希望自己不只是一個被導覽的店家,而是這個社區博物館的一個夥伴。

 

對於未來的經營方向,張智豪則說:「我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把雞蛋的知識帶走,所以像我們粉絲專頁的經營,上面不是打廣告,而是針對一些時事議題,我們會用比較專業的角度分析,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你要如何挑選好蛋,這對我來說是初心,也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大可居青年旅館——蔡寒筠:「觀光產業不是單一產業,唯有與在地共生共榮才能長久」

「大可為創意開發」共同創辦人——蔡寒筠,過去在藝文領域擔任策展人、活動企劃;另一位共同創辦人洪淳茹的專長則是商業不動產開發,公司旗下已有大可居、大可樂、大可食、大可物、大可行等品牌實際運作。

大可居青年旅館結合住宿與複合式藝文空間,串連在地團體及台灣文創品牌,以多元化的方式經營青旅。蔡寒筠說:「大可居的核心價值就是促進人跟人之間的交流,我們希望透過大可居這個平台,將台灣的在地文化傳達給國內外的朋友。」

公司營運至今已有三年,喜愛旅行的她,二十五歲之後就規劃每年要出國一次,提及這段創業歷程時則說:「創業就像旅程,即使有旅伴一起去同樣的地方,但兩人看到的風景、體會一定不同,每天都會面臨要去哪,旅程要不要往下走,創業也是如此,你要與夥伴不斷地討論、爭執、修正後繼續走下去。」

為什麼選擇萬華?蔡寒筠逗趣地表示:「因為萬華地靈人傑啊!」本身是台北永和人的她,之前對萬華並不熟悉,直到踏進來後才發現這裡不論是傳統文化、美食小吃都相當豐富,以地域性及交通便利性對青年旅館而言無疑是加分,而且萬華朋友熱情的本質,對於大可居想推廣台灣文化更是一大助力。

連結多元社群,打造一間與在地共好的青旅

蔡寒筠提到,當初會做青年旅館,就是希望它是一個可以讓大家交朋友的地方,在大可居的地下一樓,還規劃了展演空間「大可樂 Duck Lab」,不定期舉辦藝文展覽、講座、活動,希望透過這個空間傳遞多元的生活樣貌,把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彼此互相交流、交換資訊,藉由旅行、音樂電影、藝術展演以及在地串連,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體驗生活不同的層次。

經營青旅的同時,他們更實踐了在地串連的理想,曾與萬華在地組織「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一同合辦「大可居夢想共食計畫」。由協會輔導的經濟弱勢族群擔任導覽員,帶旅客到萬華三水市場,介紹市場歷史、店家背景及台灣食材,讓旅客認識在地飲食及歷史文化。除了提供國內外旅客深度、有意義的文化體驗,也希望藉由活動,讓觀光收入留在在地,創造消費利潤共享,提升在地店家的實質營收。

 

23632329_2039817469567173_60137043194126

Photo Credit: 大可居青年旅館提供

蔡寒筠於大可居青年旅館地下一樓的展演空間「大可樂 Duck Lab」向大眾介紹與「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一同合辦的「大可居夢想共食計畫」。

 

 

作為一家青年旅館,蔡寒筠認為觀光產業不是一個單一產業,只要自己好就好,而是希望一起合作的夥伴、附近的店家可以一起更好,大家收入如果提高,也會讓整個區域經濟同時提升,唯有與在地「共生共榮」,大可居才可以長遠走下去。

進入社區,從認識地方、尊重在地開始

近年來,在政府政策的推動下,地方實踐逐漸被各大學所重視,大學教師帶領學生走入社區的案例快速增長。也因此,大學與社區之間如何建立起緊密的連結與合作關係,正是師生們在進入社區的過程中,需要正視且面對的事情。

三個店家的老闆,在萬華實踐個人理想的過程中,除了秉持最初的信念,行有餘力,不忘連結社區的人事物,創造更多「共好」的契機。問起他們對於青年學子想做社區營造,或是進入社區服務有何建議,他們不約而同提到要從「了解」與「尊重」開始。

辜凱鈴覺得做這件事情的時候,要了解自己想做的是哪部分,可以先參加有興趣的組織活動,或是參與志工,再考慮是否加入。張智豪則是建議,做這件事要有耐心,投入之前必須先了解地方的風土民情及文化背景。蔡寒筠認為,無論是要做社區營造或社區服務,人跟人的關係必須先建立好,前提是必須尊重不同人的想法,而不是自己覺得這個地方應該怎麼樣,就要朝著這個方向走,重點是如何透過不間斷的溝通、討論,進而達成共識。

其實,每個社區都有各自存在的問題與先天條件,在進入社區前,事前功課若沒做足,僅憑一股熱情,往往因為不了解當中的細節與複雜的人事利害關係,因而處處碰壁。無論是在地人士或是外部組織,對於想為地方社會貢獻心力的人而言,如何找到適切的合作關係與切入點,進而創造社區共好精神,是需要不斷重新思考的問題。

引用來源: 關鍵評論
引用網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