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產業轉型

產業轉型

台灣服務業早已佔GDP的七成,但是服務業對於經濟成長的產值,仍然比不上工業,同時陷入長工時低工資困境。隨著全球化競爭與挑戰日益增加,新興商業模式崛起,政府應思考鬆綁法規,推動服務業研發創新、利用製造業優勢將製造業服務化、以及結合科技等方式,對服務業升級提出解方。
背景說明

台灣經濟發展,在高瞻遠矚的前輩技術官僚擘劃下,於80年代至90年代躋身全球產業鏈,奠定資通訊產業發展基礎。惟2000年之後,因未能成功轉型,以致經濟競爭力下滑。台灣如何在全球競爭日趨激烈,科技進步驅動產業快速變動的趨勢下,奠基於代工強國的基礎上,讓經濟再次起飛?政府的責任是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改善兩岸關係;企業則應改變思維和營運模式,因應時代浪潮。

台灣服務業早已佔GDP的七成,但是服務業對於經濟成長的產值,仍然比不上工業,同時陷入長工時低工資困境。隨著全球化競爭與挑戰日益增加,新興商業模式崛起,政府應思考鬆綁法規,推動服務業研發創新、利用製造業優勢將製造業服務化、以及結合科技等方式,對服務業升級提出解方。

新聞導覽

新南向計畫定調 強攻電商

來源: 經濟日報 2016年12月15日

行政院昨(14)日公布新南向工作計畫,下月啟動,鎖定印尼、泰、馬、越等四國推動產業合作,協助廠商拓展電商南向市場,每年帶動200家台灣品牌上架、至少3,000項商品,政府並備三大金融支援做後盾。 閱讀全文

企業在外哀號,政府該當如何?

來源: 聯合報 2016年12月12日

主導千億國家科研預算的全國科技會議,堂堂邁入第十屆,但業者興趣闌珊,只餘政府人員與學校代表共襄盛舉;科技大老張忠謀董事長不禁慨然興嘆,政府一直要企業轉型而不給方向,「企業卻在外面哀號!」 閱讀全文

加速建設 總統力拼「有感」經濟

來源: 中國時報 2016年12月12日

編按:為了回應全民對於提振經濟的期望,蔡英文總統指示行政院進行擴大內需方案,力圖建造讓民眾有感的經濟改革。以下收集相關報導作為觀察追蹤基礎。 閱讀全文

打造新農業 農委會推動農業創新專法

來源: 多元 2016年12月09日

編按:行政院於8日拍板新農業創新方案,方案以提升農民收入、增加糧食安全及及提升食品安全為三大主軸,並推出糧食安全、穩定農民收益、對地綠色給付、增加農產品內外銷多元十大重點政策及策略。以下整理相關報導,持續觀察追蹤政府對於農業轉型的政策。 閱讀全文

銜接長照2.0 照護整合到府服務

來源: 中時電子報 2016年12月07日

家住舊公寓4樓的潘阿嬤,因中風右半邊癱瘓,又不慎在浴室跌倒,導致髖關節骨折,在北市聯醫仁愛院區開刀治療,因出院後仍需繼續照護,醫療團隊主動進行居家訪視,並提供醫療復健服務,阿嬤不必再為了要到醫院換藥、就診,辛苦地爬樓梯、往返奔波,讓她頻頻謝說:「足感心!」 閱讀全文

蔡英文:盼農保法速送立院審議

來源: 聯合報 2016年12月06日

蔡英文總統昨天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表示,農業是弱勢產業,政府要積極協助農業發展,保障農民收入穩定與維護農地農用。她希望行政部門盡速將「農業保險法」草案送交立法院審議,讓農業保險盡速實施;未來只要農地農用,就符合「對地的綠色環境給付」。 閱讀全文

農發公司今成立 農業國家隊 向鴻海長榮招手

來源: 中國時報 2016年12月05日

台灣國際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已設立登記,泛官股股權不逾50%,最終資本額10億元。據悉,台糖因未來可能租地給農發公司,因涉及利益迴避問題,決定退出策略投資人角色,改當策略合作夥伴;農委會積極向鴻海、永豐餘、台達電等關心農業的民間企業招手,也有意向長榮等民間海運公司接洽。 閱讀全文

修科技基本法 蔡英文:為創新除阻礙

來源: 聯合報 2016年12月05日

總統蔡英文上午參加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時表示,產業界最常跟她抱怨「過時的法令為創新帶來的阻擾」,政府應該成為創新的推手,而不是阻礙,「要讓台灣走向新時代,政府要想辦法移除創新路上的小石頭」,科技基本法的修正,就是政府努力的第一步。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基金會相關活動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17.09.02

數位建設翻轉台灣-深思、追趕、整合

版面刊登連結

2012.07.14

2012.07.15

2012.07.21

2012.07.22

實在年代二—服務經濟轉型系列講座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