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產業轉型

產業轉型

台灣服務業早已佔GDP的七成,但是服務業對於經濟成長的產值,仍然比不上工業,同時陷入長工時低工資困境。隨著全球化競爭與挑戰日益增加,新興商業模式崛起,政府應思考鬆綁法規,推動服務業研發創新、利用製造業優勢將製造業服務化、以及結合科技等方式,對服務業升級提出解方。
背景說明

台灣經濟發展,在高瞻遠矚的前輩技術官僚擘劃下,於80年代至90年代躋身全球產業鏈,奠定資通訊產業發展基礎。惟2000年之後,因未能成功轉型,以致經濟競爭力下滑。台灣如何在全球競爭日趨激烈,科技進步驅動產業快速變動的趨勢下,奠基於代工強國的基礎上,讓經濟再次起飛?政府的責任是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改善兩岸關係;企業則應改變思維和營運模式,因應時代浪潮。

台灣服務業早已佔GDP的七成,但是服務業對於經濟成長的產值,仍然比不上工業,同時陷入長工時低工資困境。隨著全球化競爭與挑戰日益增加,新興商業模式崛起,政府應思考鬆綁法規,推動服務業研發創新、利用製造業優勢將製造業服務化、以及結合科技等方式,對服務業升級提出解方。

新聞導覽

天使基金喊卡 三力四挺叫停

來源: 經濟日報 2016年11月14日

編按:政府上任之初,時任金管會主委丁克華提出天使基金政策,由金控、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可以自發性地從盈餘提撥一定比率,成立天使基金,初期規模2億元、長期目標10億元。意旨在投資國內新創產業。此政策一出引起創業與金融相關人士討論與爭議,而在今日此政策出現變化。 閱讀全文

印度幣制改革

來源: 聯合報 2016年11月09日

編按:印度在8日晚上宣布500盧和1000盧比鈔票不再是法定貨幣,印度貨幣的變化將對全球化的貿易產生何種影響?甚至對於我國政府在推動新南向政策有何影響?值得我們持續觀察。 閱讀全文

總統裁示新南向政策方向

來源: 中國時報 2016年11月08日

政府全力推動新南向政策,蔡英文總統昨天要求行政部門,在第一年就要推動與各國更密切的高層官員互訪, 並進行雙邊投資保障或租稅協定的簽訂與更新。她說,高雄具有特殊戰略位置,未來更能成為新南向政策基地。 閱讀全文

「數位國家」方案 明年啟動

來源: 聯合報 2016年11月08日

行政院將打造「數位國家、創新經濟」方案,明年起推動,重點包括推動數位人權、發展前瞻科技及培育數位人才等,預計2025年前,數位經濟產值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至少要增加5個百分點以上,亦即上升至約25%。 閱讀全文

找對路徑 台灣也可成為全球「大國」

來源: 工商時報 2016年11月04日

誰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這個答案在2010年中國名目GDP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後,許多預測機構便以不同方式估算(如經購買力平價調整後的GDP占全球比),認為從經濟規模的角度來看,美帝霸權早已是過去式,使國際秩序從單極化走向多極化,但可衡量一國生產能力的GDP,真是論斷該國國力強弱的最關鍵指標?那也未必!畢竟,有時一國高度的生產能力,很可能是被強國支配的結果,並非完整反映該國國力。 閱讀全文

農夫無田種!不種田改種電 綠電變相掠奪農地

來源: 三立新聞網 2016年11月04日

為了發展綠電,2013年起農委會開放農地種電,因為出租農地給能源公司比種田賺的多,幾年下來,國內農業大縣雲嘉南等地的田裡就長出一塊塊太陽能板,從高空俯瞰宛如一顆顆青春痘,底下暗藏「假種田真種電」亂象,不只雞舍沒有雞、菇寮不產菇,土地也被鐵板遮住陽光,陰暗潮濕作物無法生長,造成可用農地越來越少,新聞深一度來帶您來看變相的「農地掠奪」。 閱讀全文

台灣產業創新與分配討論

來源: 經濟日報 2016年10月27日

編按:台積電董事長於10月24日針對政府產業政策的創新與分配提出建言,他一方面認為對台灣產業發展而言,成長才是關鍵,一方面也認為創新與分配於當前是對立存在。針對張忠謀的發言,政府也有所回應。這段關於台灣產業的討論可作為思考台灣產業發展的背景與基礎。 閱讀全文

政府籌設國家級投資公司

來源: 聯合報 2016年10月26日

為發展5+2創新研發產業,新政府將成立國家級投資公司,為新創產業點火。據了解,該公司預計十一月成立籌備處,目前積極爭取業界大老出任董事長,包括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行政院前副院長林信義、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都是徵詢人選。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基金會相關活動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17.09.02

數位建設翻轉台灣-深思、追趕、整合

版面刊登連結

2012.07.14

2012.07.15

2012.07.21

2012.07.22

實在年代二—服務經濟轉型系列講座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