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
- 背景說明
-
台灣經濟發展,在高瞻遠矚的前輩技術官僚擘劃下,於80年代至90年代躋身全球產業鏈,奠定資通訊產業發展基礎。惟2000年之後,因未能成功轉型,以致經濟競爭力下滑。台灣如何在全球競爭日趨激烈,科技進步驅動產業快速變動的趨勢下,奠基於代工強國的基礎上,讓經濟再次起飛?政府的責任是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改善兩岸關係;企業則應改變思維和營運模式,因應時代浪潮。
台灣服務業早已佔GDP的七成,但是服務業對於經濟成長的產值,仍然比不上工業,同時陷入長工時低工資困境。隨著全球化競爭與挑戰日益增加,新興商業模式崛起,政府應思考鬆綁法規,推動服務業研發創新、利用製造業優勢將製造業服務化、以及結合科技等方式,對服務業升級提出解方。
- 新聞導覽
-
政院拚長照 207億元上膛
來源: udn新聞 — 2016年08月16日台灣將進入老人國,長期照護計畫不能等。衛生福利健康照護司司長游麗惠昨(15)日指出,已經向行政院提出擴張預算需求,行政院也準備好,明年預計有207億元長照資金上膛,盼能規劃更好照護體系。
閱讀全文
製造業存貨率 17個月新低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6年08月15日經濟部甫完成的統計指出,隨著銷貨成長、庫存減少,6月製造業存貨率降至67.34%,創下近17個月新低;包括電子零組件、電腦光學製品的存貨率皆下滑,顯示景氣逐漸好轉。國發會、主計總處均認為:「下半年經濟沒有外界預期的那麼悲觀。」
閱讀全文
國發會主委陳添枝:發展物聯網 台灣還有機會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6年08月12日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昨(11)日表示,各國都在發展物聯網,美、歐是以車聯網為主,但迄今物聯網還在萌芽階段,尚未「一統天下」,台灣仍有機會,亞洲矽谷計畫就是要提供物聯網的實驗平台讓業者發展,近期將送行政院核定。
閱讀全文
林全召集部會研商,指示國營事業再擴大投資
來源: 聯合報 — 2016年08月10日台灣7月出口在連續17個月衰退後首度轉正,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昨天坦言有些驚訝,他原先預估9月才轉正;但現在可以樂觀看待下半年出口表現。他說,若能夠落實政府預算,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也可能可以保住1%的成長。
閱讀全文
企業南向投資的困境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6年08月09日蔡英文總統上任後,積極推動台灣經濟結構的轉型,加強分散投資風險,因而提出「新南向政策」,並以東協及南亞作為發展經貿對外關係的重點區域,但在此區域卻發生台塑河靜鋼廠因越南政府認定中部海域魚群死亡涉及汙染,被脅迫賠償5億美元,近日也發生立法委員蘇治芬在訪越旅遊行程中遭越南海關扣留登機證及護照,卡在河內機場達9小時的新聞事件,凡此均對政府新南向政策投下警訊。
閱讀全文
提振經濟具體作為 李世光:智慧機械打頭陣 浪潮到了
來源: 自由時報 — 2016年08月09日新政府就任至今,有關提振經濟的具體作為與進度究竟如何?外界高度關切。經濟部長李世光受訪指出,德國的機械業現在面臨第四代不願意接班的困境,台灣機械產業的第二、三代接班意願反而比德國好,因為產業在成長,同時可運用資通訊(ICT)產業的優勢,把單機智慧化,我們有機會談下一代的系統產業,進行產業根本性變革。
閱讀全文
台灣農產進軍國際 要打團體戰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6年08月09日不久前舉行的台大農業論壇,有一個話題引起熱議,就是新政府規劃成立台灣國際農業行銷公司,類似紐西蘭ZESPRI奇異果行銷全球的作法,雖然正反意見雜陳,但,我對台灣農業仍抱持相當大的希望,認為此法可行,只要政府、民間團結合作,就能一起將台灣農產推向全世界的舞台。
閱讀全文
新政府的3個月 混亂中學謙虛
來源: 聯合報 — 2016年08月07日選後,新的執政團隊心情愉快而且輕鬆,交接期又較以前多了兩個月,等於放長假,要收拾起放鬆的心情,可不容易,以致對情勢演變的反應,稍嫌遲鈍,偏偏魔鬼就在細節,跌跌撞撞,小事不斷,該發生的失誤沒有避免、不該發生的失誤卻都發生,造成過去三個月的凌亂狀況,蔡英文總統執政的不滿意度快速攀升,林揆的民調更是遇到死亡交叉,令人心驚膽跳。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相關活動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17.09.02 2012.07.14
2012.07.15
2012.07.21
2012.07.22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