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
- 背景說明
-
台灣經濟發展,在高瞻遠矚的前輩技術官僚擘劃下,於80年代至90年代躋身全球產業鏈,奠定資通訊產業發展基礎。惟2000年之後,因未能成功轉型,以致經濟競爭力下滑。台灣如何在全球競爭日趨激烈,科技進步驅動產業快速變動的趨勢下,奠基於代工強國的基礎上,讓經濟再次起飛?政府的責任是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改善兩岸關係;企業則應改變思維和營運模式,因應時代浪潮。
台灣服務業早已佔GDP的七成,但是服務業對於經濟成長的產值,仍然比不上工業,同時陷入長工時低工資困境。隨著全球化競爭與挑戰日益增加,新興商業模式崛起,政府應思考鬆綁法規,推動服務業研發創新、利用製造業優勢將製造業服務化、以及結合科技等方式,對服務業升級提出解方。
- 新聞導覽
-
印度里程碑式稅改 通過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6年08月05日編按:作為政府南進政策的重點國印度於近日通過稅改,此稅改把原本聯邦與地方各自為政的繁複稅制進行統一,打造成單一稅制國家。這將是印度經濟自25年前實施自由化以來最重大的經改工程之一,也是莫迪總理的一大政績。而這項政策舉措也值得我們在針對印度政策時須要注意的重點。
閱讀全文
TPP生變 新南向快上路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6年08月04日為因應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行政院會昨日通過《藥事法》、《郵政法》等相關法案。不過因TPP主導國美國總統大選的兩黨候選人均未表態支持,為此一國際矚目的巨型自由貿易協定(FTA)何時能實施,投下變數。
閱讀全文
連結人才斷層 國際視野與歷練是關鍵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6年08月02日過去十幾年來,台灣生技產業的大躍進有目共睹,身為政務官,個人從2000 年開始便通盤檢討生技產業發展之重要資源與政策,希望能找出台灣最有潛力、值得發展的領域,配置資源以鋪陳發展基石。
閱讀全文
中經院董事長胡勝正談台灣經濟現況
來源: 工商時報 — 2016年07月25日編按:新上任的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日前接受工商時報專訪,在專訪中他對於台灣當前的經濟現況提出看法,包括"一例一休"的勞資爭議、政府三駕馬車救經濟等問題。以下轉載全文。
閱讀全文
蔡總統拍胸 3招扭轉經濟5困境
來源: 聯合報 — 2016年07月21日總統蔡英文昨天指出,台灣傳統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刺激效果有限,企業轉型緩慢,市場熱錢竄流卻無處可去,導致台灣面臨嚴峻五大困境。這五大困境包括:負利率時代定存族利息縮水、銀行煩惱資金氾濫、超額儲蓄率逐年成長、企業投資卻反向衰減低迷不振、台股量能萎縮。
閱讀全文
陳添枝談台灣經濟發展
來源: 風傳媒 — 2016年07月20日編按:國發會為台灣經濟發展前景開出三駕馬車以因應,國發會主委陳添枝于剛上任時接受媒體採訪已談論過這三駕馬車的政策構想(產業創新轉型基金、五大創新產業、新南向政策為軸的國家級貿易投資)。而下文則為陳添枝針對台灣經濟現況進行思考,並進一步談如何可與政策結合的訪談。
閱讀全文
看得到卻吃不到?他們如何走進印度內需市場
來源: 報導者 — 2016年07月18日編按:新南向政策在南亞區域以印度為重點區域。而印度的現況如何?在印度的產業政策發展中,是否有台灣參與的可能性?而到目前為止,台商與印度交往的經驗與成果為何?在這些經驗的基礎之上,面對變化中的局面,台灣又可以如何進入印度?下文提供回應以上問題的參考。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相關活動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17.09.02 2012.07.14
2012.07.15
2012.07.21
2012.07.22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