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
- 背景說明
-
台灣經濟發展,在高瞻遠矚的前輩技術官僚擘劃下,於80年代至90年代躋身全球產業鏈,奠定資通訊產業發展基礎。惟2000年之後,因未能成功轉型,以致經濟競爭力下滑。台灣如何在全球競爭日趨激烈,科技進步驅動產業快速變動的趨勢下,奠基於代工強國的基礎上,讓經濟再次起飛?政府的責任是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改善兩岸關係;企業則應改變思維和營運模式,因應時代浪潮。
台灣服務業早已佔GDP的七成,但是服務業對於經濟成長的產值,仍然比不上工業,同時陷入長工時低工資困境。隨著全球化競爭與挑戰日益增加,新興商業模式崛起,政府應思考鬆綁法規,推動服務業研發創新、利用製造業優勢將製造業服務化、以及結合科技等方式,對服務業升級提出解方。
- 新聞導覽
-
透明的頂層設計 為兩岸創富
來源: 莊奕琦,中國時報 — 2015年12月10日台灣龍頭也是全球第一的晶圓代工廠台積電日前正式宣布,向政府申請獨資赴大陸南京投資30億美元設立12吋晶圓廠與設計服務中心。台積電說明到大陸設廠主要為商機考量,可以更貼近市場服務客戶。近年來中國大陸IC市場成長快速,再加上大陸官方大力的政策支持,市場商機是此次台積電投資大陸不可避免的選擇,以台積電在晶圓產業的地位尚且如此,可見市場的力量,見微知著,未來兩岸產業的競合實值得關注。
閱讀全文
亞銀:亞洲各國應多建經濟特區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5年12月09日亞洲開發銀行(ADB)周二表示,亞洲各國應建立更多經濟特區(SEZ),才能抵擋近來亞洲出口需求減弱帶來的衝擊,並吸引更多外來直接投資(FDI)。亞銀周二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根據過去數10年亞洲各國建立的經濟特區與出口數據來看,每當經濟特區數量增加10%就能帶動製造業出口額成長1.1%。
閱讀全文
習近平在巴黎:中國新常態的信號
來源: FT中文網 — 2015年12月09日巴黎氣候大會於上周一拉開帷幕,習近平出席開幕式,成為第一位參加氣候會議的中國國家主席。他的現身在最大程度上象徵了處於新常態經濟政策下的中國正在經歷的劇烈轉變。時代的變遷確實迅猛,畢竟就在六年前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正是中國當時的總理溫家寶一手破壞了達成協議的所有機會。
閱讀全文
台積電登陸 搶人才搶市場
來源: 劉孟俊,中國時報 — 2015年12月09日近年來中國大陸半導體產品需求成長快速,已超越海外能源進口躍居第一大進口產品。今年大陸設立半導體基金,結合其半導體政策強力支持下,未來發展成長可期。面對此趨勢,全球重要半導體廠無不重視此一市場,台積電是全球首位晶圓專工廠商,在上海的業務過去5年的年複合成長率已超過50%,面對大陸市場成長的商機,決定進一步赴大陸設立12吋晶圓廠與設計服務中心,地點為江蘇省南京市。
閱讀全文
豬肉可以拒吃,藥品呢?
來源: 陳冲,工商時報 — 2015年12月08日由TPP的發展史及美國於2013年4月邀日本加入TPP談判的變化,可以看出美國對新增談判對象的主導性,更可了解參與國際經貿規則的制訂,比追隨他人主導的規則具有更高的優勢。
閱讀全文
中央經濟會議 聚焦「供給側改革」
來源: 旺報 — 2015年12月08日大陸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在本月中旬前後召開,在大陸經濟轉型關鍵時刻下,備受矚目。外界預料,「供給側改革」將成為會議的熱點之一,也是明年大陸宏觀政策定調的關鍵。「供給側改革」最早由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10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提出,他也點名包括過剩產能、企業成本和房地產庫存等問題。
閱讀全文
深耕非洲 陸開創新合作路徑
來源: 旺報 — 2015年12月08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行程,旋即出訪辛巴威並參加《中非合作論壇》高峰會,與40餘國家領袖會談。習近平與辛巴威談成10項大型合作協議,和南非簽署總額65億美元的26項投資協議,高峰會並承諾3年內將為非洲國家提供600億美元融資,幫助非洲國家推進工業化。
閱讀全文
服務業成中國經濟增長關鍵
來源: FT中文網 — 2015年12月07日房地產銷售和工廠建設正在放緩,但中國人開始熱衷於在醫療、教育和電影票上花錢。北京方面文火慢燉的經濟再平衡努力已從服務業得到了提振。目前,服務業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達到51%,高於2011年的44%。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相關活動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17.09.02 2012.07.14
2012.07.15
2012.07.21
2012.07.22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