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
- 背景說明
-
台灣經濟發展,在高瞻遠矚的前輩技術官僚擘劃下,於80年代至90年代躋身全球產業鏈,奠定資通訊產業發展基礎。惟2000年之後,因未能成功轉型,以致經濟競爭力下滑。台灣如何在全球競爭日趨激烈,科技進步驅動產業快速變動的趨勢下,奠基於代工強國的基礎上,讓經濟再次起飛?政府的責任是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改善兩岸關係;企業則應改變思維和營運模式,因應時代浪潮。
台灣服務業早已佔GDP的七成,但是服務業對於經濟成長的產值,仍然比不上工業,同時陷入長工時低工資困境。隨著全球化競爭與挑戰日益增加,新興商業模式崛起,政府應思考鬆綁法規,推動服務業研發創新、利用製造業優勢將製造業服務化、以及結合科技等方式,對服務業升級提出解方。
- 新聞導覽
-
美推TPP 學者評有如貿易新冷戰
來源: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02月17日世界貿易組織(WTO)杜哈回合談判陷入僵局,使一向美國說了算的世界貿易規則開始鬆動,危及美國的經濟命脈。因此,美國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協議》是勢在必得。前行政院經建會主委、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撰文表示,TPP的結盟,猶如經濟新冷戰的開端,隱含信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頑強信息。
閱讀全文
全民造林20年 誕生第一張符合FSC國際森林管理證書 環團:林地應分級管理
來源: 上下游 — 2015年01月09日為了確保森林砍伐符合環境、生態、水土保持等,許多國家都引入森林認證系統,前天台灣終於誕生第一張FSC國際森林管理證書,得主是造林超過40年的正昌製材公司,正逢農委會推動「全民造林」20年,林試所表示,未來將繼續推動台灣林業和國際森林接軌,引入FSC認證
閱讀全文
台灣經濟成長的劍宗與氣宗
來源: 風傳媒,朱敬一專欄 — 2014年12月09日看主管台灣經濟的經濟部吧,它裡面有兩個最重要的局,一為國貿局、另一為工業局;其他單位或可視為這兩個主要局的衛星。國貿局由於負責經貿談判,在過去廿餘年從美國開放市場壓力,到台灣加入WTO與APEC,再到最近與新、紐簽FTA、與對岸簽ECFA,都是國貿局的業務。因為主業務是涉外談判,國貿局許多同仁長期與外交系統合作,他們最希望達成的任務就是自由化、國際化、廣簽FTA。這種「力求涉外貿易條件優勢」的做法,我認為像是劍宗。
閱讀全文
陸韓FTA對台製造業之威力猶如原子彈
來源: 風傳媒,朱雲鵬專欄 — 2014年11月13日中國大陸與南韓已完成自由貿易區的談判,將兩國之間90%的產品納入在內。過去個人在不同的場合,曾多次把此形容為對台灣產業與就業的「原子彈」,深深以這天的到臨為憂。原以為這天的到臨不會早於今年年底,沒想到在103年11月10日APEC開會期間,就作了這樣的宣布。
閱讀全文
披著綠皮上工的日月光
來源: 地球公民基金會 — 2014年11月06日日月光在七月底獲准有條件復工了,但是日月光並沒有修復其對後勁溪的破壞,沒有讓社會監督其補救措施,也沒有建立未來的預防監督機制。
閱讀全文
厲以寧:當前經濟形勢的幾個前沿問題
2014年10月29日第一個問題:怎麼理解“新常態” 最近中國報紙上經常可以看到一個詞,就是“新常態”。怎麼理解“新常態”呢?這是相對於我國前一段時間超常的經濟高速增長而言的,意指經濟應逐步轉入常態。
閱讀全文
【肉食輿圖】盤中飧的旅程 工業化畜牧業全球報告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10月27日改革肉品生產及消費的方式只是個開始,我們需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利用自然資源,確保這些資源能公平分配,不管在現在或未來,地球上的人們都能取得安全、充足、永續及營養的糧食。
閱讀全文
遠雄約移樹廠商現勘 松菸志工:堅持護樹到底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10月23日為了保留大巨蛋周邊行道樹,松菸護樹志工展開了180天的紮營守候,並且不斷提出「以路就樹」的路型變更方案,本在今年4月就要移走的行道樹也在搶救下,又重新長回了枝葉。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相關活動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17.09.02 2012.07.14
2012.07.15
2012.07.21
2012.07.22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