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 與 義 / 觀察與追蹤 / 產業轉型

產業轉型

台灣服務業早已佔GDP的七成,但是服務業對於經濟成長的產值,仍然比不上工業,同時陷入長工時低工資困境。隨著全球化競爭與挑戰日益增加,新興商業模式崛起,政府應思考鬆綁法規,推動服務業研發創新、利用製造業優勢將製造業服務化、以及結合科技等方式,對服務業升級提出解方。
背景說明

台灣經濟發展,在高瞻遠矚的前輩技術官僚擘劃下,於80年代至90年代躋身全球產業鏈,奠定資通訊產業發展基礎。惟2000年之後,因未能成功轉型,以致經濟競爭力下滑。台灣如何在全球競爭日趨激烈,科技進步驅動產業快速變動的趨勢下,奠基於代工強國的基礎上,讓經濟再次起飛?政府的責任是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改善兩岸關係;企業則應改變思維和營運模式,因應時代浪潮。

台灣服務業早已佔GDP的七成,但是服務業對於經濟成長的產值,仍然比不上工業,同時陷入長工時低工資困境。隨著全球化競爭與挑戰日益增加,新興商業模式崛起,政府應思考鬆綁法規,推動服務業研發創新、利用製造業優勢將製造業服務化、以及結合科技等方式,對服務業升級提出解方。

新聞導覽
綠色浩劫 中國城市大規模推動人工綠化的省思

綠色浩劫 中國城市大規模推動人工綠化的省思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4年10月09日

2013年3月,自然大學森林保護志願者在「大樹進城運動」調查發現,生長於野外的古樹被大規模盜採盜賣的原因之一,竟來自於城市裡面追求速成大規模人工綠化的需求。這個破壞森林的野蠻市場力量,除了新建大樓的開發商之外,還有來自政府主導的綠化專案。 閱讀全文

魯爾驚豔:工業城變文化之都

來源: 中國時報 2014年09月11日

這次氣爆事件炸出了半世紀以來高雄與石化業糾結的無奈與悲哀,對生活在恐懼中的高雄人而言,氣爆引發的危機也帶來轉型的契機,許多市民期盼,有一天,高雄的孩子可以在「五輕遺址生態公園」裡放風箏、嬉戲,不必再擔心氣爆的威脅。 閱讀全文

石化專區 四大前提缺一不可

來源: 中國時報 2014年09月10日

高雄氣爆事件後,新加坡裕廊島石化專區再次成為朝野關切焦點,許多人質疑「新加坡行,為何台灣不行?」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表示,裕廊島石化專區有四大前提,包括土地、水、空氣與安全距離,台灣要推石化專區,必須同時達到這4個關鍵條件。 閱讀全文

要高雄改變、轉型 氣爆後民間成立守護聯盟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4年08月22日

高雄市發生81氣爆意外以來,民眾除了看到中央地方政府互踢皮球、廠商撇清責任,在究責的口水戰中官員更相繼辭職,但是一些高雄民間團體在協助市府救災的同時,開始思索這場意外所帶來的教訓,和高雄未來的轉機與城市的轉型。 閱讀全文

經貿國是會議落幕 共同意見彙整

來源: 中央社 2014年07月28日

經貿國是會議全國大會今天落幕,在初步綜整報告兩項議題共提出40項共同意見,在議題一「全球化趨勢下台灣經濟發展策略」方面,又分為建構因應全球化的經濟戰略、強化產業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力、創新青年教育與協助青年立業、縮小全球化衝擊的「弱勢圈」及發展在地型產業與社會企業5項子題。 閱讀全文

政府該從保守、防弊轉興利

來源: 風傳媒 2014年07月08日

傳統上,我們對政府的期待是「興利除弊」並重,但多年來台灣專注「除弊」,雖然有其意義與效益,但卻也讓整個政府與社會,因太過專注防弊而形成保守風氣,政府中瀰漫著「少作少錯,不作不錯」的氛圍,第三方支付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閱讀全文

產業科技研發體系的挑戰與重建

來源: 經濟日報 2014年04月22日

20多位資深金融、產業、學術與創投業界人士有感於經濟局勢不明,民眾對未來發展感到憂心,於4月16日宣布共同組成「創新創業論壇」,期望藉由此一平台集結更多力量集思廣益,向政府與產業提出建言,並協助打造健全的創業投資環境,讓年輕人有更多成功的機會。 閱讀全文

聯合國報告:控制全球升溫 急需改革能源與產業結構

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4年04月15日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13日在柏林發表了第五份氣候變遷報告(AR5)的第三專章,指出全球必須停止依賴石化燃料,以避免氣候變遷帶來毀滅性的改變。 閱讀全文

專家觀點
基金會關注

基金會相關活動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17.09.02

數位建設翻轉台灣-深思、追趕、整合

版面刊登連結

2012.07.14

2012.07.15

2012.07.21

2012.07.22

實在年代二—服務經濟轉型系列講座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 檢視圖檔 檢視 下載圖檔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