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
- 背景說明
-
台灣經濟發展,在高瞻遠矚的前輩技術官僚擘劃下,於80年代至90年代躋身全球產業鏈,奠定資通訊產業發展基礎。惟2000年之後,因未能成功轉型,以致經濟競爭力下滑。台灣如何在全球競爭日趨激烈,科技進步驅動產業快速變動的趨勢下,奠基於代工強國的基礎上,讓經濟再次起飛?政府的責任是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改善兩岸關係;企業則應改變思維和營運模式,因應時代浪潮。
台灣服務業早已佔GDP的七成,但是服務業對於經濟成長的產值,仍然比不上工業,同時陷入長工時低工資困境。隨著全球化競爭與挑戰日益增加,新興商業模式崛起,政府應思考鬆綁法規,推動服務業研發創新、利用製造業優勢將製造業服務化、以及結合科技等方式,對服務業升級提出解方。
- 新聞導覽
-
台積電+台大 中鋼+成大一 組聯盟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3年07月24日國科會主導的「產學大聯盟」補助前瞻技術產學合作計畫,昨日審查通過首屆名單,僅台積電與台灣大學、中鋼與成功大學兩組研發團隊出線,成為我國在高科技產業對抗南韓三星「滅台計畫」的武器。
閱讀全文
台灣為什麼需要兩岸服貿協議
來源: 聯合報 — 2013年07月23日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台灣正面臨國際間激烈的競爭。如今朝野的共識是:台灣必須走出去;因為大家都深切體認到,唯有透過與不同地區的雙邊或多邊經濟合作協議,才能為台灣開創更大的市場,也為台灣經濟帶來更多的動能。然而最近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卻引發社會相當程度的爭論;這促使我們仔細思考,究竟該用什麼態度來面對兩岸之間的經貿合作。
閱讀全文
突破悶經濟-解悶三把鑰 大膽突圍不能再等
來源: 聯合報 — 2013年07月23日為擺脫日本長年的通貨緊縮困境、重振經濟,去年底安倍首相就任,提出安倍經濟學「三箭計畫」(寬鬆貨幣政策、擴大財政支出、經濟結構改革),射出的每一箭氣勢驚人,日本經濟有如大夢初醒,一鼓作氣衝高。國內業界龍頭紛紛疾呼:台灣也要有大膽的三箭,經濟才有轉機。
閱讀全文
朱雲鵬:台灣也要「三支箭」
來源: 聯合報 — 2013年06月14日日本安倍內閣的「三支箭」氣勢不小,跟安倍這「三支箭」相比,台灣江內閣所提出的13項振興景氣措施,不夠宏觀,且其中有些足以做為「箭」的措施,並沒有特別被強調。我覺得,要讓台灣從「悶經濟」中破繭而出,可優先強化三項措施,就是我所謂的「台灣三支箭」。
閱讀全文
管中閔:法規鬆綁 加速經濟自由化
來源: 聯合報 — 2013年06月07日經建會主委管中閔昨天表示,政府持續推動經濟自由化、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議)的目標不變,並加速鬆綁法規,提升國內經濟動能。 行政院發言人鄭麗文表示,政院已提出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刺激景氣方案。
閱讀全文
全球競爭力評比 台灣跌到第11名
來源: 新頭殼newtalk — 2013年05月30日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所公布的2013年全球競爭力評比,台灣從去年的第7名退步至第11名,對此,經建會主委管中閔今(30)日表示,排名下滑並非競爭力退步,而是別的國家進步得比我們多,「不進則退」,如挪威、阿聯和德國等國這次都超越台灣。行政院長江宜樺也認為,競爭力的排名落後,確實是個「警訊」。
閱讀全文
管中閔:台灣服務業發展不夠力
來源: 經濟日報 — 2013年05月26日經建會主委管中閔昨(24)日表示,台灣現代服務業發展不夠力,單靠三角貿易衍生的服務業撐場,「這是虛胖」。此外,金融業占整體服務業輸出比例連年下降,也是隱憂
閱讀全文
服務業論壇 在台北召開 管中閔:從陸藍圖 尋合作利基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3年05月25日第三屆海峽兩岸服務業論壇昨在台北召開,經建會主委管中閔說,大陸「十二五規畫」,服務業結構將逐步優化,台灣可從相關藍圖中尋找合作利基;前副總統蕭萬長表示,兩岸應更著眼合作開拓全球市場,共同擘畫經濟策略。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相關活動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17.09.02 2012.07.14
2012.07.15
2012.07.21
2012.07.22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