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
- 背景說明
-
台灣經濟發展,在高瞻遠矚的前輩技術官僚擘劃下,於80年代至90年代躋身全球產業鏈,奠定資通訊產業發展基礎。惟2000年之後,因未能成功轉型,以致經濟競爭力下滑。台灣如何在全球競爭日趨激烈,科技進步驅動產業快速變動的趨勢下,奠基於代工強國的基礎上,讓經濟再次起飛?政府的責任是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改善兩岸關係;企業則應改變思維和營運模式,因應時代浪潮。
台灣服務業早已佔GDP的七成,但是服務業對於經濟成長的產值,仍然比不上工業,同時陷入長工時低工資困境。隨著全球化競爭與挑戰日益增加,新興商業模式崛起,政府應思考鬆綁法規,推動服務業研發創新、利用製造業優勢將製造業服務化、以及結合科技等方式,對服務業升級提出解方。
- 新聞導覽
-
「實在年代─服務經濟轉型系列講座」系列報導三
來源: 中國時報 — 2012年07月22日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前衛生署長詹啟賢、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院長蘇喜、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等人,昨天出席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實在年代─服務經濟轉型系列講座」,探討如何打造醫療照護服務業
閱讀全文
發展產業 經建會進行水源評估
來源: 中央社 — 2012年07月16日經建會正辦理「未來台灣各地區產業發展所需水源供應之可靠性分析」計畫,對於未來各地區產業發展所需水源可靠性進一步分析,並召開座談會議,討論適當因應措施。
閱讀全文
台灣產業有轉型升級的急迫性
來源: 經濟日報 — 2012年06月28日事實上,台灣產業研發強度不弱,全國整體研發經費投入,每年呈現穩定成長,專利申請在全球名列前茅,創新成熟度之國際評比亦有不錯的表現,這幾年在許多國家競賽的發明獎也獲獎無數,但這些成績為何仍無法有效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影響所及,不僅市場影響力無法提升,企業亦無法擁有足夠利潤以作未來投資,也造成人均國民所得長期停滯不前
閱讀全文
蕭萬長:打造台灣成為「加值島」
來源: 聯合報 — 2012年06月26日個人見證並參與台灣經濟發展半個世紀,很少見到像現在這樣存在社會各界憂心忡忡的焦慮感與求新求變的急迫感。這種現象的反映正是當前台灣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困境,我將之歸納為台灣經濟必須面對克服的三大關卡。
閱讀全文
願景工程台灣快轉 7大宣言經濟開路
來源: 聯合報 — 2012年06月26日高峰會從政府、產業、外商、兩岸、未來兩年的觀點,討論台灣面臨的機遇及挑戰,總主持人蕭萬長表示,台灣是「海島經濟」,愈開放愈進步,他期待台灣打造成「加值島」。
閱讀全文
施振榮:挑戰困難 「贏」向全球
來源: 聯合報 — 2012年06月25日雖然我們看到了台灣未來的機會,但許多挑戰也同時伴隨而來。諸如我們要借重中國贏向全球的機會,但台灣也受政治思維保守所困;雖然服務業的發展潛力大,但政府對於服務業的管制思維,在在也讓台灣的服務業未來發展受限。
閱讀全文
蕭萬長:我們內耗 耗掉競爭力
來源: 聯合晚報 — 2012年06月20日相較於韓國、新加坡全力在經濟上衝刺,當前台灣急需展開「新民主運動」,讓朝野政黨拋開意識形態,設定公共政策的選戰停戰區,以建立拚經濟、拚競爭力的全民共識。
閱讀全文
兩岸服務業合作 管中閔提4方向
來源: 旺報 — 2012年06月15日管中閔是以商研院董事長名義出席昨天在圓山飯店登場的首屆「兩岸現代化商業服務業合作會議」。管中閔指出,在消費者研究合作方面,兩岸可以從大陸不同城市進行生活消費、耐久財消費調查,以掌握消費型態變化與未來市場發展趨勢。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相關活動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17.09.02 2012.07.14
2012.07.15
2012.07.21
2012.07.22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