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從香港到日本,亞洲多地接種為何進展緩慢?
恐懼和錯誤信息
在菲律賓,許多人仍記得對登瓦夏疫苗的恐懼。登瓦夏疫苗於2016年推出,用於防控登革熱,但一些接受治療的兒童在注射疫苗後死亡;兩年後,由於擔心副作用,該疫苗被突然停用。菲律賓衛生部長因此被起訴,這引起了一場巨大的爭議。衛生官員說,這一事件導致人們對疫苗的懷疑情緒高漲,並阻礙該國當前的新冠疫苗推廣計劃。最近的一項調查表明,只有19%的菲律賓人,即五分之一的成年人願意接種疫苗。除此之外,大量疫苗還沒有到達該國。
在巴基斯坦,恐懼也是一個因素,但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因於錯誤信息和一些特別有效的廣為傳播的視頻。在2020年的一段廣為流傳的視頻中,一名私立學校老師瘋狂大喊,並向一群似乎要昏倒的男孩示意。他指責小兒麻痺症疫苗,稱孩子們「失去意識」,並斥責官員「強迫」他們接種疫苗。結果有人燒燬了一家診所。
這段視頻和其他類似視頻造成對該國小兒麻痺症疫苗接種率下降。儘管這些視頻已被揭穿,並從社交媒體上刪除,但仍有數百萬人觀看了這些視頻。不出所料,這也影響了新冠疫苗接種計劃。
謹慎行事
在某些亞洲國家,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能夠控制疫情,覺得自己有充裕的時間來觀察疫苗的效力,官員和專家表示,這是出於謹慎,而不是猶豫。韓國總理丁世均為較晚推出疫苗接種辯護時重申了這一點,韓國在2月25日開始疫苗接種。他說,這是有計畫性的,為了看看疫苗在其他地方表現如何。而在新加坡、柬埔寨、越南的官員們也有關於「等待」重要性的類似言論,但儘管接種延遲了,但許多人還是熱切希望開始接種;泰國將在3月開始接種疫苗,稱希望在今年年中為一半人口接種疫苗;新加坡已為大約25萬人接種了疫苗,並替全國人民取得足夠的疫苗。
對疫苗的猶豫
在日本,疫苗接種是否成功被視為該國能否按計劃成功舉辦奧運會的關鍵。這樣造成疫苗接種遲遲不決一直是一個問題,因為日本是世界上對疫苗信任度最低的國家之一。
20世紀90年代早期,人們懷疑接種麻疹、腮腺炎和風疹疫苗導致無菌性腦膜炎的高發。雖然沒有明確聯繫,但這些疫苗已經被停止使用。京都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員村中(Riko Muranaka)表示,缺乏向公眾解釋疫苗重要性的一個整體策略,疫苗接種中獲得公眾信任非常重要,導致日本實際上推遲了批准輝瑞等疫苗的授權。
另外在香港,政府已經開始為市民免費接種中國科興和BioNTech疫苗。但香港近日出現兩宗接種科興疫苗後的死亡事件,引發大眾疑慮和關注。第一宗死者為63歲男性,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新冠疫苗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初步認為事件與疫苗接種沒有關係;另一名死者為55歲女子,接種3日後中風入院不治身亡。新冠疫苗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召集人孔繁毅認為死因是中風,但要待委員會討論。
香港媒體報道,接種科興疫苗死亡事件後,接種人數出現減少。《明報》稱,科興單日接種數在連續5天破萬人後,周日跌至8100人,按日減少了26.4%;而BioNTech疫苗接種人數則按日增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