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方天賜/「后翼棄兵」外交 萊豬進口下的主權犧牲

方天賜/「后翼棄兵」外交 萊豬進口下的主權犧牲

編者按:萊豬已於110/1/1正式開放進口,但爭議卻沒有因此降溫。從食品安全到外交政策,政府至今還未給出全面讓人民理解信服的說明,到底萊豬進口後台灣換到了什麼?抑或是失去了什麼?

外交研究的學者常說,「外交是內政的延長」。這個論點並不難理解。因為,外交作為通常是為了維護本國利益及福祉。然而,在實踐上,我們確實也會看到將國內施政降級來配合外交的現象。「芬蘭化」政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冷戰時期的芬蘭為了迎合蘇聯,以國內自我審查及壓制的方式屈從蘇聯的相關政策,導致內政反而成為外交的附屬。值得注意的是,台灣近來的作為,似乎也開始這種本末倒置的怪異傾向。

強力開放萊豬就是鮮明的例子。當局以發展台美關係為由,罔顧國內社會的疑慮及不滿,硬要在川普政府任期倒數最後幾天開放萊豬。事實上,國內相關配套措施不足,連令人信服的標示都還搞不定,加上拜登政府對簽署台美經貿協議的態度並不明確,當局一面倒的作為令人霧裡看花。這種以犧牲內政來服務外交的套路,不禁讓人懷疑,當局是否已將本國國家利益的位階置於他國利益之下。

在「外交優於內政」的思維下,便出現駐台館處罕見地以公開方式批評國內政治人物對於萊豬的立場。一般而言,外交官多會謹守不介入駐在國內部事務的分際。更何況,在民主制度下,政治人物是受到其選民的監督,甚至罷免,而非聽命於外國單位。不僅如此,國會議長甚至不避諱地暗示特定預算的編列也是配合外國駐館的關說。換言之,對內政的干涉不僅發生在行政部門,也已經擴散至立法部門。政府在聲稱捍衛國家主權時,似乎忘了「不被他國干涉內政」也是主權國家的重要信念。

這種「為人作嫁」的利他外交,表面上看似風光,實質上卻很難保證一定產生利己的效果。其後遺症之一就是需要不停地誇大相關的外交花絮,以便包裝成大內宣。舉例而言,日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手提袋內露出三分之二玩具熊頭,竟然就成為國家通訊社的要聞。對台灣而言,真正的成績單應該是實質參與聯合國等相關組織活動。若在號稱台美關係最佳的時刻,還需要將玩具熊意象化成為台灣參與聯合國,其實是巨大的哀傷,也是對前線外交人員的汙衊。

事實上,台灣的近期外交作為可以用「后翼棄兵」來形容。這是一種西洋棋常見的開局戰術,棋手為了搶占有利的局勢,可能以兵卒作為犧牲。若以國際情勢來比擬,台灣在兩強對峙的棋局中,若只是為了成就某一方的外交目標,甘願淪為「后翼棄兵」的角色,反倒是犧牲了國家主權。主事者不能一再自我催眠「站隊」的喜悅,需要深刻檢討的是,這究竟是誰的賽局?中小國外交本來就難為,但國際上的實踐也告訴我們:「后翼棄兵」絕非是唯一的選擇,民眾福祉才是檢驗外交成敗的最後標準。

方天賜,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前外交官(新竹市)

引用來源:聯合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