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金融
美國4月PPI意外上升 反映通膨壓力升溫
美國13日出爐的經濟數據憂喜參半,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意外上揚,反映通膨壓力升溫,不過上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降至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的新低紀錄,顯示勞工返就業市場和雇主減少裁員。
閱讀全文
美國財長葉倫稱沒有通脹 此前升息評論攪亂美股
《路透社》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葉倫4日表示,她認為沒有通脹問題醞釀,淡化了先前的評論。她稍早稱,美國總統拜登的支出計劃提振了經濟增長,可能需要升息以阻止經濟過熱。
閱讀全文
Fed雖保證寬鬆 美債殖利率仍然看升
儘管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上周堅決表示,目前還不準備考慮縮減購債規模,但許多投資人都賭公債殖利率將升破3月時的高點。鮑爾僅指部分市場出現泡沫 但貨幣政策非唯一促成因素
閱讀全文
台灣「已達標」 仍未列匯率操縱國
美國財政部昨(16)日公布匯率報告,未點名任何貿易夥伴為匯率操縱國,即使瑞士、台灣和越南已達到被貼上該標籤的門檻。對此,中央銀行官員回應,美國財政部這次做法比較特別,會持續與美國溝通。
閱讀全文
通脹「幽靈」捲土重來
新冠疫情爆發後看到政治的變遷,加上世界經濟中發生的較長期變化,已經增加了發生某種形式的通脹衝擊的幾率。他指出,通脹捲土重來的可能性正在困擾著投資者。是威脅?如果通脹真的捲土重來,那又意味著什麼?《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撰文深度解析。
閱讀全文
中國積極「去美元化」 聯手俄國、中東
綜合媒體報導,近期中國嘗試脫離美元的「去美元化」跡象,中國媒體更指出,SWIFT與四家中資機構合資成立金融網關公司,對此SWIFT於該合資公司與數字人民幣計劃有關的猜測予以否認。在美中高層對話結束後,中俄擬聯手並呼籲中東一起應對西方制裁,包括增強科技產業自主創新,推進以本地貨幣結算,擺脫由西方控制的國際支付體系(意指美元結算)。
閱讀全文
葉倫:拜登支出計劃需要增稅 鮑爾:重申支持寬鬆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與財長葉倫23日首次聯袂出席國會聽證會,就政府的疫情紓困努力作證。,葉倫表示,接下來將需要增稅,為拜登政府下一階段的經濟議程提供資金。這些經濟議程涉及約3兆美元的基礎設施、清潔能源和教育支出。鮑威爾還重申美聯儲不會突然轉向收緊政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