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金融


余永定籲再推大規模刺激方案
余永定昨日於深圳一場會議中表示,中國目前處於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需要儘快證明經濟趨穩。他認為,中國政府應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及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但他也提醒,應比2008年金融風暴時所採取的「4萬億(兆)」刺激措施更加謹慎。
閱讀全文


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尚未開始
部分人又一次把註意力集中在了從製造業向服務業的轉型上。這方面的進展看起來確實相當不錯:根據中國官方數據,2015年頭三個季度工業年化增長率只有6%,而服務業則增長了8.4%。然而,這種錶面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來自金融服務業收入的增長。正如西方在金融危機前的情況一樣,這既可以說體現了經濟在向更平衡的“新常態”轉型,也可以說反映了信貸的增長。
閱讀全文


中國經濟轉型之路依然坎坷
投資銀行藍橡資本(North Square Blue Oak)中國問題研究部主管巴倫(Oliver Barron)稱,實現再平衡有兩種途徑:提高規模較小行業的增速,或者收縮體量較大行業的規模。他說,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顯然正在取得進展,但這主要是工業增速放緩所致;這與由於政府政策對頭經濟突然取得兩位數的增長不是一回事。
閱讀全文


中國2015年經濟增速6.9% 創25年來最低
中國進出口出現明顯下滑,全年進出口總額245849億元,比上年下降7.0%。其中,出口141357億元,下降1.8%;進口104492億元,下降13.2%。但中國仍然保持了高達36865億元的貿易順差。。
閱讀全文


美國金融機構不是太大而不能倒,是成本太高而難以為繼
美國的大銀行也在面臨越來越強烈的質疑:以他們目前的規模能否維持盈利?美國一些大銀行本週將公佈業績。最近幾年,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美聯儲)及其他海外監管機構明確表示,作為大型金融機構需要付出相應代價。據美聯儲的數據,自2009年以來,為了滿足更嚴格的監管規定,美國大行銀行已經增加了6,410億美元資本金。
這些監管要求加大了金融機構帶來高回報的難度。
閱讀全文


全球金融大震盪背後的大國角力
回顧美國前財長桑默斯也曾批判Fed的QE政策使美國進入長期停滯階段。表象上,他看似倡議市場機制,但言而未盡的是Fed有意圖地大規模干擾美債市場,不僅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並洗劫各國的財富。以此觀之,面對美元升值之際,人行朝自己的方向前進,或另有其深意:除可減少人民幣在匯率市場上被狙擊的空間,還可觀察Fed實施ON RRP政策後對其回購市場的影響。
閱讀全文


中國困境會引發全球危機嗎?
主要問題在於中國高儲蓄低消費的經濟模式,只有在該國經濟保持極快增長的情況下才能維持,這支持了高投資的合理性。當中國擁有大量未充分就業的農村勞動力儲備時,這是可能實現的。但現在情況不同了,中國目前面臨一個棘手的任務:過渡到增長率較低,但不至於陷入衰退的水平。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