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刊登】前瞻‧永續 由治水做起 (刊登於108.5.30中國時報A8.A9)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19年05月30日前瞻‧永續 由治水做起
韌性臺灣 全國治水會議紀實
前言
經濟部 沈榮津部長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最新全球風險報告,指出氣候變遷連續三年成為全球專家與決策者最憂心的議題。去年823水災造成8.7億元農業災損及超過81餘萬隻家禽死亡,嘉義掌潭村為當時淹水重災區,水利署全力調度抽水,盡快讓民眾恢復生活。談治水工作,是由各部會、地方政府及民間一同溝通協調,有效整合人力、物力資源,才是因應極端氣候最佳解方。
經濟部依據行政院院會決定以及立法院治水專案報告結論,規劃籌辦全國治水會議。去年9至11月間,水利署已與淹水地區民眾進行37場訪查,去年11月辦理前瞻水利發展國際論壇、今年1月辦理6場次分區座談及3月29日的預備會議,共計上千人次、上百個民間團體參與,顯示民眾與公民團體的關心。透過會議凝聚各界建言綜整以下四論點,第一是「國土計畫梳理水土空間秩序」;第二是「綜效治理在地行動」,第三是「承洪韌性共建典範轉移」,第四則是「面對氣候變遷需有高度整合機制」,作為大會討論議題。
行政院 蘇貞昌院長
「天有不測風雲」這句話越來越能深刻體會,瞬間強降雨頻傳,連工法嚴謹的日本也難以應付。親身感受淹水的痛苦,曾在颱風天眼看屏東縣荖濃溪堤防一寸寸崩潰、崩落,在臺北縣時,基隆河淹水使民眾怨聲載道,地方損失慘重,在上次民進黨執政時,用近四百億預算拿出決心,因為一次淹水造成的損失都比治水預算更多,我們打通員山子分洪、治理基隆河,爾後汐止不再淹水。今請大家集思廣益,集結各方力量,不只學者專家還有民間。
從國家法令、預算編列上都要重新思考,這幾年編近千億預算做治水防洪,光前瞻預算,這兩年就有273億,而經濟部要有新觀念,過去只有防堵、防水、排水,現要用韌性城市思維,當發生急降雨、水災,譬如去年823南部豪雨,如何調集北部機具、人力為南部復原,另救災方面,在國防部訓練及機具上如何有效運用,讓國軍弟兄成為有效調動的人力,甚至讓國軍弟兄有救災服裝,可再規劃設計。謝謝全國治水會議來自全國專家學者、長期關心的人士,多一分準備就少一分災害。
水利署 賴建信署長
去年九月至今檢視水災問題,相信治水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也因如此,需時刻反省。都市能否兼顧安全、發展與環境保護?村里、山林地區的基礎建設常嫌不足,但建設完備的都市能遠離水患嗎?事實不必然,考量救災疏散、在地滯洪乃至國土規劃等問題接踵而來。當短延時強降雨發生時,復原、因應工作不光是政府責任,也需民眾支持。水利署試圖從工程外的思維建立韌性臺灣,從組織面、基礎建設、經濟發展、社會面通盤檢視。在工程中應面對制度體系堅持專業、承擔問題。
水利法修正是跨時代進展的需要,水利署不只接觸工程,規劃管理上更需從上游源頭管理到下游城市開發通盤考量與內政部合作。面對環境驟變,水利夥伴需要各界支持。感謝余範英董事長及林盛豐監委的鼓勵與支持,提醒「承擔」的不易及重要性。
會議結果將呈報行政院。
【論點一】國土計畫梳理水土空間秩序
治水結合國土計畫 森、川、里、海思維
主持人 臺灣大學法律系 葉俊榮教授
全國國土計畫於去年5月1號正式公布實施,它是整體性、政策性與目標性的計畫,提供縣市政府擬定國土計畫指導原則,後續將由縣市政府展開縣市國土計畫與國土功能分區的擬定及劃設作業,進一步落實。期盼透過全國國土計畫更宏觀的視野,確立國土新秩序,讓該保育的地方保育,該發展的地方發展。而國土計畫在推動過程中,有沒有將治水理念納進?已不是過去做得好不好的問題,而是未來能不能做好。
報告人 中華經濟研究院 李永展研究員
韌性臺灣先談韌性城市,考慮社會、經濟、以及環境容受力下,如何重新整合必要機能與結構,最重要的是維持適應、學習與轉型的容受力,維持城市機能。風險包括危害、暴露量和容受力。臺灣位處亞熱帶與熱帶交界,做全國國土計畫或城鄉發展時,更該考慮氣候變遷及氣候風險。
再談國土法,法規第一條呼籲將氣候變遷纳入,確保國土安全才能達到國家永續發展。法定2020年各縣市應提出縣市國土計畫,國土計畫按劃設順序為國土保育地區、海洋資源地區,更應重視農業發展地區與城鄉發展地區,可歸納成森、川、里、海。森、川、海是自然現象,不管外水、内水,都屬自然環境,最重要的還是「里」,也就是人所居之處,包含城鄉及農業發展地區。森、川、里、海,精準反應國土計畫要處理的四種功能分區,但該如何將水與土妥善接軌,試著先盤點水環境資源,再梳理環境敏感地區,以臺北市為例。
臺北市水環境資源,有河域型(例如四分溪)、自然野地型(夢幻湖)、水圳埤塘及公園綠地等等。指認水環境資源後再做環境分析,若是公園綠地或是學校用地本來就有的埤塘、水圳、濕地,屬於都市計畫區內;有些跨域的,像大漢溪、淡水河跨雙北甚至上游在桃園,濕地也在河的兩岸。再來要界定環境敏感地區,包括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土石流潛勢區、山崩、地滑敏感地區。
治理規劃需跨局處協商,跨縣市議題要從宏觀角度落實,應納入治水部門計畫,若來不及納進,可用流域特定區域計畫處理。希望從水、土、林、海轉為森、川、里、海概念,將韌性國土與總合治水結合。
與談人 內政部營建署 陳繼鳴副署長
國土韌性,不管談海綿城市、韌性都市等,這些概念都已被接受。IPCC(聯合國氣候變遷政府間專家委員會)在推動全球氣候變遷提到一個做法,就是要面對韌性發展問題。不論暴雨旱災,以後會很常見,在治水部份從水利署主導的水利法修法、逕流出流管制,及營建單位做低衝擊開發,都把相關内容訂到行政執行規範中,可透過工程或非工程手段來處理流域問題,而非解決單一淹水地區。國土計畫的安排就是讓土地妥善利用,在適性情況下與治水結合,從流域綜合治理觀點,先盤點自然基礎條件,不論山區、濕地、森林,都是上游截留涵養雨水區域,盡量不要干擾,中下游包括農業在內的各類開發利用即應配合各集水區逕流分擔出流管制的配套作法,由水利署、農委會、環保署、營建署等單位,就相關管理規範逐步建立。
與談人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土區域離島發展處 彭紹博處長
近期印尼決定遷都,雅加達4成面積因超抽地下水低於海平面,這是國土與水資源沒整合的後果。水源調配供應、地層下陷、流域治理等,都要協調相關局處研擬土地利用是否需調整,這是水利部門在國土計畫的腳色,需中央、地方通盤合作。地方水利單位執行國土計畫時跨部門整合,需各地方政府合作,整體治水的土地配套,哪些地區做為逕流分擔出流管制,可一併規劃。
與談人 嘉義縣政府水利處 林谷樺處長
國土計畫應與產業發展有效結合,尤其水資源。媒體不宜過度渲染淹水,造成民眾視為猛獸而避之。在國土計畫中將地域分區,有民眾提出是否可讓民眾參與土地規劃,是否適宜值得商榷,政府應開滾動式會議討論。
討論與迴響
Q:水利署第十河川局 曾鈞敏局長
許多河岸邊已有高度開發社區,雖未在河川區域,但隨氣候變遷影響,洪災風險評估脆弱度極高,請問:1.都市單位除配合治水計畫外,能思考將臨河以開發區做移轉的可行性。2.以災害風險角度進行國土規劃,建議分都市及非都市區河段,都市化河段重國土整理,非都區重治水。
A:內政部營建署 陳繼鳴副署長
都市計畫地區,整體流域治理也有原野鄉林,有不同處理手段,當初先民原始聚落就建在河邊開發,過去發展與現在治水觀念衝突。能做的第一步是不要增加負擔,未來透過流域治理,讓水不要太快跑到此區域。第二點,還是要做都市滯洪,利用公共設施、開放空間可分擔滯洪空間。至於容積移轉則是更後面手段,需從長計議並做精算。現談遷居遷村需審慎,使用避災觀點處理,溝通整合至關重要。
【論點二】綜效治理 在地行動
強化地方水患及環境 治理經驗
主持人 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 曾旭正教授
此次討論聚焦地方治理與行動,看到茂成在台江的耕耘,對於台江過去地理、歷史、人文完整掌握並有全面性思考,治水只是工作中的一小環節,水一旦落地,問題都是非常複雜,從大禹治水以來,水就隱含高政治性,有不同角度可切入治水議題,討論將著重在地經驗。
報告人 臺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 吳茂成執行長
水災調查及分析,應確實調查淹水村落及上游的雨量、水位、淹水深度及受災情形等動態資料,與在地居民及流域社群,共同檢討流域治理計畫及工程成效,提出應修正處,才能化水患經驗為知識,共同設計韌性社區。以易淹水的安南區為例,在地淹水村落真實雨量記錄與資料庫仍未建立。823淹水檢討報告書強調曾文水庫管理站的雨量測站,累積雨量956毫米,然而曾文溪下游,淹水嚴重的安南區十二佃村落及其上游新吉,到底降下多少雨量,卻沒有在地記錄,容易誤導村民以為淹水來自曾文水庫洩洪。
未來應反思823水災,檢討台江在地經驗轉為知識,促成在地公民社群與公部門政策規劃、專業技術社群,共同討論,找出水災成因及檢討治理計畫,落實深化流域治理的公民參與機制,水利機關應有專責單位與人員,在平時即展開流域公民會議,檢討現行六塊寮、曾文、海尾寮排水線治理規劃,以及安南區出流逕流管制規劃、曾文溪流域治理及河川管理計畫等,探究可能的災難潛勢,分從公民參與、政策改革、治理技術創新等公共治理面向行動,才不會部門各自為政,流於形式化檢討。
易淹水地區應朝上中游分洪、滯洪,下游還地於河,道路採透水鋪面等原則,調查易淹水地區公有農場、埤塘漁塭,加以保育做為災害緩衝區,給予滯洪補償,水災發生後徹底調查成因及居民生活經驗,公私進行對話討論,檢討流域治理計畫是否流於「築堤與抽水」、或是歸因於大雨、大潮的單一因素,檢討水利、都計、交通、產業、環保等政策,找出社區村落因應災難設計策略。如何化難為安,轉水患經驗為知識,從社會設計反思工程設計如何在地化,縫補生態、生活、生產的斷裂,共同營造流域環境共同體。
與談人 台灣糖業協會 曹啟鴻董事長
在屏東任內時深知廣開民眾參與的重要,水規所規劃佳冬第一道防線、抽水量,都忽略平地降雨量,在地知識很重要,不了解在地本業就無法治水,我曾建議台糖不要再種甘蔗改種樹,如今屏東造林達四千公頃,該地原為沖積扇扇頂,都是礫石層不適耕種;這部分感謝中央地調所協助,透過評估還地於林,希望未來能還地於河,讓雨量儘量貯存河道內,在林地滲漏,補注地下水,重視源頭與在地溝通。
與談人 臺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 林鎮洋教授
日本、德國事務官精神是很堅持的,反而政務官要附和事務官,從我學水利開始,外水不溢堤、内水可外排是最高指導原則。現在要顛覆自己,觀念修正為與河共存,以往水利學的一套已不再完全正確。在德國學到的很簡單:該淹的淹,不該淹的不要淹!最怕的是不該淹的也淹,該淹的沒有淹,只解決了今天,這不是好現象。
與談人 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 吳武泰主任
95年在套繪臺北市淹水潛勢圖時,當時資料不多,大家盡其所能套繪,套繪出來有兩地不會淹水,一是濱江街,另一是東湖,當時覺得很奇怪,濱江街常淹水,為什麼套繪結果相反?訪問居民得知,當地早期是土丘,日據時代後設置磚窯廠,採土丘燒磚,因此今天看不到高起土丘,過往歷史使得該地不易淹水,治水需結合地方生活及歷史、地文資訊。歷史資料、都更背景應及時掌握。易淹水地區有三分之二位於地層下陷區,水土整合刻不容緩。
討論與迴響
Q:南投水環境關懷聯盟 吳美育
吳執行長說的很好,社區建構共識相當值得敬佩,好的在地行動應有公私部門溝通。淹水仍頻傳,是否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存在盲點?希望水利單位多聆聽受災居民陳情和在地意見。
Q: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 陳弘凷局長
1.建議在地滯洪應考量水資源利用及人工混地營造,才能獲得綜合防洪成效。2.重要水利計畫應落實民間參與與制度化尤佳,在計畫啟動要同時,邀請NGO、學者專家及政府部門組成諮商小組,就基本資料,專案研究,可行性之評價等項目,以利階段取得共識,有助於後續討論順利推動。
A:臺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 吳茂成執行長
公部門業務依工程對象分類,民眾未必清楚,在公部門中也沒有民眾參與績效,民眾參與不只是治理的技術,專業技術更重要。但公部門討論沒有承諾,則會議就怕留為空談,會談結果也會流於嘗試而不是實際作為,無助民眾參與。文官應在民眾參與中扮演腳色,了解民眾立場,也應用專業知識提供解決問題辦法。
【論點三】承洪韌性共建典範移轉
承洪韌性的中央整合 與地方承擔
主持人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林盛豐教授
去年南部豪大雨,顯現極端氣候下,過往方法不足以因應,雖有新的治水思維,但硬體部分多是傳統治水手段,執行上停留在初期階段,今特請水利、水保及地方提供作法、方向,型塑典範轉移。「承洪韌性、傳承典範」是會議中重要議題,先請陳伸賢執行長提供作法。
報告人 中興工程顧問社 陳伸賢執行長
綜合治水、流域整體規劃,需掌握流域的地理環境與資訊,因地制宜兼顧傳統與非傳統的防洪設施規劃,把流域中該承擔且可承擔部分列出,達到設計的防洪標準,其他措施如逕流分擔出流管制、海綿城市、透水工法等,可依據需要優先放入,提高韌性而非提高保護標準。雖然水利法修正,仍有申請、設計、審核、監督等機制需建立規範,各部會要合作,建議先設立示範區作為推廣。臺灣缺少如美國FEMA般的救災專責單位,災害多屬複合型,需建立各災害、或複合型災害SOP,將能量盤點、納入,並逐次精進,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關於典範傳承,第一個談員山子分洪,民國90年納莉颱風,損失近4千億、100多人死亡,只因基隆河尚未整治。員山子分洪從瑞柑新村流到東海,當時設計200年以上洪水頻率1620cms,分洪量可達1310cms(81%),從93年起,頂多到7、8百cms,尚有潛在空間,基隆河、汐止、瑞芳等地的外水沒再淹進,地方發展、生命安全獲得保障,基隆河沿岸成為漂亮的後花園。
第二談日本「首都圈外郭放水路」,建造歷時14年,2006年峻工,主要功能為防災工作。當有颱風或暴雨導致周邊河流泛濫時,「首都圈外郭放水路」可存儲洪水再排向江戶川,有效紓解東京都淹水問題。
最後分享新北市海綿城市,推動十多年,法令強度越來越強,105年通過自治條例,主要內容為任何開發案必須滿足儲水、蓄水量才發建築執照,按照規範蓋才給使用執照,亦規定負責維護管理,比中央規定更嚴,中央規範標準並不高且無嚴格罰則,地方各部門間協調比中央各部會溝通來的容易,因此要更積極作為,現各縣市水利局都將汙水處理納入水利局,甚至水保也納入,溝通協調更方便。自治條例能規範、確保建設有持續維護管理並發揮功用。
與談人 水利署 曹華平副署長
中央管河川有24條,目前大致整治完成。水患多為內水問題,近年很少大型河川氾濫,去年823後檢討,氣候變遷增加短延時強降雨發生頻率,治水不單靠基礎設施,還要落實全民防災概念。逕流分擔出流管制於今年2月實施,此為綜合治水進階版,各排水設施大致完成。設施完成後若仍為持續淹水地區,將由中央政府與地方共同研擬提高該地淹水保護標準。過往綜合治水分工於各單位,但逕流分擔更進階,擁有法律保障,需單位間協調。
與談人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王晉倫副局長
盤點過去土砂災害,可從兩層面來看,用以下四點探討:第一是科技,需時間與時俱進,第二為經驗,山區居民常認為災害不會發生,或是不探求發生原因。第三為警戒預報,第四為訊息傳播,山區消息傳播困難,如何傳播至相關人員手上且要被接受。定量降水預報等科技水保局已在使用,至於土石流基準值則採用預定,方便調整。共建典範移轉最重要的是科技成果,任何防災資訊都有必要留記錄,以供未來分析運用。
與談人 新北市水利局 宋德仁局長
雙北地區為低窪區且滿布堤防,需仰賴抽水站。抽水站以五年颱風頻率設計,颱風雨為均勻降雨,市區雨水下水道達七八分滿時才會開始運轉抽水站,此為現有系統已沒辦法改善,但我們改變起抽,根據詳細計算,市區下水道最高可降低一米五。為了山坡地解編,林口地區承諾開發28個溼式滯洪池,後來因髒亂等效果不彰,市政府活化並積極管理、建運動公園,成為28個公園同時也是滯洪池。今年新成立豪大雨巡察志工,下水道口受落葉垃圾掩蓋,市民參與將垃圾清乾淨,建立全民防災概念共同維持排水口清潔,立見發揮功效。
討論與迴響
Q:成大建築系 姚昭智教授
打破不能淹水概念下,能在淹水過程降低損失,回復建築物使用,在國內缺乏相關規範,建築師僅參與建造,面對淹水時,建築相關法規是否能增加建築韌性規範?
A:中興工程顧問社 陳伸賢執行長
「建築相關法規增加建築韌性」此意見很好,既然淹水不可避免,則建築設計角度必然要考慮,從建築規範中可規定,建築挑高多少、將來如何避難等,建議從社區做基本推動,建立示範區後推廣,讓建築界參與是非常好的提議。
【論點四】面對氣候變遷需有高度整合機制
建置新型態組織 優先調整層級分工
主持人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余範英董事長
三十年來參與治水論壇,欣見這是個有溫度的會議,公部門坦誠承擔不推拖,民眾瞭解參與積極。但見水利單位面對中央組織再造、六都升格,及極端氣候的治理挑戰,還有許多問題待解決,組織需高度整合、發揮作用,民眾參與走進分工,仍努力整合。就教今日資深的幾位給予方向。
報告人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 陳亮全教授
建置可跨水、土、林等不同業務,跨上下游轄區或都市與非都地區,跨行政與民間,能高度統合、有效落實、執行河川流域(含海岸)治理的新型態組織為重要課題。基於行政組織有其歷史沿革與行政、立法現實,要於近期內形成,建置能掌握、統合全國河川,具前述效能之單一專責單位有其困難。嘗試提出以「調整現有組織之層級分工、強化業務職能與權責整合、進行有效溝通協調、研提因地制宜計畫」之運作機制,來替代建置新型態組織之構想。
首先以直轄市、縣政府為主題,研擬治理計畫,並透過中央審查後,納入國土計畫,現在沒有在國土計畫中看到實際治水計畫,需要中央與地方共同進行,並定期追蹤、考核、滾動式調整。在縣市建置統籌機構,並納入利益關係人,如剛所談的社區民眾、民間團體,甚至專家團體。
第二,如何提升民眾的認知與溝通,形成共識,方法有很多,像是開會、演講,都具備了才能開始談綜合流域治理,經過提案、審查、共識後才能公告,這與經濟、土地發展皆有關,必須與國土計畫融合,現在各縣市都有國土計畫,應思考地方與中央如何分擔、經費編列、資訊公開等問題,利用地方知識加強,使治理落實到地方。
再則,大廟興學透過歷史、地理等內容探討,最後統整出治理的民間版意見,但還是需學習、溝通,可由地方政府、第一線人員安排,在地知識對流域特性最清楚,調查時可一併邀請,透過學者專家、行政部門及流域的民眾、團體參與,調查分析會更深入且符合因地制宜條件。過去防災有部分不足,在地大學能協助,這些在地大學和學研機構可幫忙兩件事,一、幫助地方政府,另外,在地大學和學研機構能有更多參與,並累積研發、學習能力。
與談人 立法院 李鴻鈞立法委員
陳亮全教授強調由下而上,用公民意象和地方專業立場站在第一線,發現問題並由中央彙整,站在立院、政府角度,治水看的是高度,現談流域治理或氣候變遷是全面性的,包括海平面上升、土壤鹽化、集中及短時間暴雨,乾旱時地下水面下降,造成雲嘉南地層下陷現象;這些是整體性問題,以流域來說,跨縣市眾多,像濁水溪跨四縣市,牽涉非單一部門,包括上、中、下游,分屬林務局、水保局、水利署甚至營建署管轄,中央的橫向整合是不斷探討的問題,對於組織再造,呼籲政府正視氣候變遷、整體國家環境,組織需妥善統一、適當規範。
六都首長職等是十三職等,而水利署署長也是十三職等,探討流域整治時該聽誰的?位階本身出現問題,水利署又在經濟部下,應把治水位階拉高,像邱文彥教授於立法院時推動國土法,上位法令才有辦法延伸並往下走,最迫切需要的是跨部會整合,非僅是水利署位階問題,政府需全面思考,同時注重、尊重專業,以專業為導向才有辦法因應挑戰。
與談人 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 邱文彥教授
國土計畫法第六條第二款:國土規劃須考量自然條件及水資源供應能力。現已有部分縣市國土計畫考量水資源,但我仍擔憂,目前是以滿足需求為考量而非從供給面與環境承載量思考,水資源利用應與國土計畫結合。國土法十七條規定:興建一定規模以上部門計畫時,除要遵循國土計畫,也應徵詢相關主管機關意見,部門間的溝通非常重要。今焦點都在水災,我更擔心旱災,臺灣對旱災處理較無經驗。國土計畫中對承載力該有進一步思考。
臺灣使用罰則管理溫室氣體排放,後來改為達成績效標準就獎勵,這種方式被接受,未來在地方治水工作上也採獎勵方式。今談典範轉移,應回歸價值觀,韌性是機會觀念與資源觀念的轉換,以往認為處理污染排放是業界、工業部門責任,但因應氣候變化是全民責任,觀念的典範轉移更重要。最後引用老子所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談了許多,現在最需要的是「行動」!
與談人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林子倫副教授
臺灣在災難中鍛鍊出韌性,這個詞彙在國際上是新的,但在本土並非新鮮事,前面報告許多公民參與過程,一直談韌性思維轉變,與過去談的「調適」,概念重疊但不完全相同。韌性非不淹水,而是如何在災難中維持城市運作,能反饋並往前進;面對氣候變遷治理特性,是跨域、跨尺度,又難預測的極端現象,非單一縣市或單一流域問題,極端氣候並不會因更多工程設施而消失。
在綜合流域架構下再談兩部分,一是治理機制整合,現除了水利系統也加入生態系統、社會人文系統,納入在地知識與跨界知識整合,都是非常重要的系統性工作;第二是討論治理的平台,如何透過在地知識整合和智庫建立,讓利害關係人了解,以訂定符合需求的計畫,治理平台需統整、跨域、對話,在此進行知識交流與概念溝通。
討論與迴響
Q:台灣生態學會 王豫煌理事
建議重新檢討前瞻水環境建設及水資源、水土保持、水利相關中央與地方部門治理計畫,以保育、復育取代工程,結合國土計畫保護並復育溪流、河川、區域排水周邊自然環境。
Q:荒野保護協會 楊坤城
NGO期望與政府部門合作,落實公民參與。如果公部門不懂生態,那做的任何事都可能是破壞,現生態檢核機制已快走不下去,我們希望能實質參與其中。國土資訊調研的民眾參與不能長期漠視。
Q:水利署 吳憲雄前副署長
上游林務局管,中游水保局管,下游則由水利署管,這種分工使社會詬病,目前水利署已有所整合。組織再造要將水利署分成兩部分,三十多年來整合水機關的權力,至今未完成,現在水利署整合完畢但林務局、水保局未完成。另建議治水可做為產業經營,用水、排水需付費。
A:水利署 賴建信署長
過去分區座談都有彙編,今提組織再造、國土計畫許多框架必須突破,水利署目前猶如一套西裝不能這樣穿下去,會先將水質處理及保育部分挑出,也會與下水道工程處整併。
結語
余範英董事長、林盛豐監察委員
此次會議之四面向就教,各議題主持人、與談人開了多次工作會議提出報告,衷心期待各位能成為治水工作的夥伴,立即採取行動。
根據聯合國資料,近百年來全球環境承擔不斷加重。氣候變遷、人口結構壓力,危及國民生計與未來發展,國內常見各自為政、整合不易,民眾自然會反彈,因此國家治理整合是關鍵挑戰。國家治理需分工合作,每人立場及在意訴求不同,公務人員執行時必然面對不同聲音的壓力,整合機制敢不敢跨出舊窠、財務規劃有承擔之慮。我等感慨之餘,鼓勵長期參與並關心水資源議題的團體、朋友不能灰心、散漫,不能放棄溝通協調、承擔責任,希望有生餘年能陪老朋友們再努力一段。臺灣很小,謾罵爭吵無法解決問題,珍惜好的公務團隊落實永續治理。
最後,對治水位階問題,尊崇永續概念與價值,公共決策與政府治理應有全面思考。
前瞻、永續,由治水做起。
策劃: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經濟部水利署
整理:賴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