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基金會刊登】政商結構下的文明病治理 (刊登於108.9.5中國時報A8.A9)

【基金會刊登】政商結構下的文明病治理 (刊登於108.9.5中國時報A8.A9)

【基金會刊登】政商結構下的文明病治理 (刊登於108.9.5中國時報A8.A9)

政商結構下的文明病治理

前言

余範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時報傳統旨在與時俱進的關注民生、反映民意、執力民主政治的演進,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追隨其精神與目標,不斷「撈過界」,找應做的事。本座談會與邱淑媞前署長共同策劃,她始終關切公衛和健康在全球化下的永續發展。近年合作推動高齡系列座談,探究面對快速人口老化應有的觀念及做法、稅收保險機制與銀色經濟,去年又與新北市合辦經驗論壇,探討偏鄉、都市面對高齡照顧的困境和經驗。

全民健保時代醫療使用頻繁,但並非與健康改善畫上等號。因應「老化、少子海嘯來臨」未見有目標、有步驟性的整合,醫療服務所提供的資訊如何運用,過程中如何減低資源浪費,需從人口結構和資源配置思考,不斷精進。

有見快速老化與城鄉落差,文明病顯然成為社會負擔。肥胖、菸酒使用過度、空汙造成的併發症,還有癌症、新陳代謝等病徵頻傳。今匯聚長期關心且有行動力的專家學者、公部門、民間團體對談,希望不再只是空話而能做出改變。

 

 

引言

文明病的起因 就是不夠文明

邱淑媞(前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署長、健康永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慢性病即是「生活型態病」

過去幾十年間人口高齡化,疾病威脅也從傳染病走向非傳染病。傳染病指由病毒、細菌等所引起且可傳播的疾病,隨著環境衛生與醫藥進步受到控制,取而代之的是非傳染病。最近亦有人提出此名詞不妥,非傳染病也可能傳染、擴散,只是不透過細菌病毒而透過別的媒介,一般稱為慢性病,歐洲、日本也稱為生活型態病、文明病。疾病跟著工商發展而增,治理上卻採取衛教,認為是個人的事,沒有深思從工商發展應對的治理,可見文明病這名詞不太對,真正問題是我們「不夠文明」。

2011年的非傳染病防治高峰會,是聯合國第二次以健康議題開高峰會,當時統計全球63%死於非傳染病,於是提出四大危險因子與四大非傳染病,四大非傳染病是心血管疾病 (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癌症,與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共同危險因子是菸酒、不健康飲食和缺乏運動。近年把心理疾病納入,危險因子多了空汙,變成5X5,去年最新數據已增加到70%死於非傳染病。

去年發佈2018世界各國非傳染病防治進展,肥胖問題在全世界,包括高、中、低收入國家,都持續往上衝,包括非洲也不落人後。吸菸率因有「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各國平均值持續下降;以日本和愛爾蘭為例,控菸都達標甚至超前,但肥胖問題則是落後甚至失控。臺灣成人體重過重或肥胖比率雖比歐美好一些,但在東亞國家居冠,高達一半男性、三分之一女性、四分之一兒童過重或肥胖,兒童過重比率甚至超過很多西方國家。吸菸方面,雖然二手菸控制不錯,但男性吸菸率過高,在OECD國家(36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位居第七,甚至高達美國兩倍。不論臺灣或全球,都有必要嚴肅檢視防治策略,包括對文明病擴散原因的瞭解,不僅是個人行為因素。

四大決定因子 不健康未必出於個人選擇

國際提出四大類健康決定因子-社會、環境、經濟與政治,從系統與結構面探討文明病發生與死亡的根本原因。社會決定因子是強烈影響因素,肥胖率以區域來看,新北比臺北高,過去臺南縣比臺南市高,花東成人肥胖率更是全臺之冠,嘉義縣則是兒童肥胖第一高,它生產健康農作卻都給有錢的城市買去。運動不足比率在教育程度低的地區最高。刺胳針醫學期刊登全球性分析,將三高與四大危險因子的影響都納入考慮加以控制後,社會階層本身對死亡仍是一個獨立預測因子,即使沒有不良生活習慣,低社經階層者壽命還是少2年,程度比酒精、肥胖或高血壓的效應還大。

環境決定因子如空汙、飲食環境。臺灣在肉品、油脂這些不宜多吃的食物供應較亞洲其他國家高,但人均蔬果供應卻比他國低,就算宣導多吃蔬果,但不一定買得到。速食店林立、份量超大,造就致胖環境,同時又有「食物沙漠」的剝奪現象-美國巴爾的摩分析發現,黑人為主的社區或收入低的社區,擁有大型超商(美國人主要購買蔬果處)比率最低、健康飲食的供應也是最低,環境影響食物取得難易度,且低社經者又多處較差環境中。經濟決定因子還包括商業決定因子,賣不健康食品、賣3C產品,透過商品造成行為改變,並充斥行銷策略,菸酒、含糖飲料、3C多是大型跨國企業提供,除了促銷也廣設分店、網購,各種廣告易影響兒童、弱勢群眾,有的甚至會成癮,改善格外困難。

上醫醫社會 重在風行草偃

如何防治文明病?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在2015、2010都提出:臨床服務、衛教諮商,其實對政策影響很小,但不得不改變,若改善貧富、教育落差,往源頭介入,可讓健康選擇成為自然而然的行為。今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登出「超越輕推(Beyond Nudges)」,指出想有效改善大眾健康,需更斷然的措施,不能只採苦口婆心、溫和漸進的輕推策略,建議由強至弱的做法包括:移除不健康選項、限制不健康的選擇或是讓該選擇變複雜、用金錢誘因引導至好的選擇、用社會誘因,像是公布優良廠商等;最弱的是提供資訊(衛教)。

聯合國在2011年已率各國領袖發表文明病防治政治宣言,世界衛生組織也整理一套錦囊妙計清單供參採,但去年聯合國大會做進度追蹤,許多國家並沒有採行立法、管制與預算投入等政策措施,問題出在執行,是政治決定因子。政治人物不了解嚴重性或缺乏政治意志、承諾跟行動,決策受到經濟市場影響,政策的鈍性、惰性或慣性,導致不決策、不作為、不改變,存在商業利益的強力反對跟阻撓,另一方面仰賴大眾及公民社會的壓力。聯合國8月初發佈氣候變遷與土地的特別報告,提出過多紅肉不只影響健康,也造成土地問題,其實可用永續發展作為思考方向。這些課題不論哪個黨執政,同樣會面臨,需做出改變才能有成效。

 

 

文明病的社會決定因子 與因應之道

江東亮(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

追究文明病的成因與分佈

身體健康是追求更多人生目標的本錢,否則都是空想。1995年時製作一張臺灣死亡率地圖,坐飛機從臺北到臺東只要一小時,但死亡率竟從臺北千分之4.1翻倍到8.2。那年是全民健保實施的第一年,我也是規劃全民健保的其中一人,很希望全民健保實施後,健康不平等差距會縮小。

比較1996年及2015年臺灣平均壽命,花東死亡率最高、平均壽命最短,健保經過20年到2015年時,臺北與臺東的差距從14%縮小至11%,差距仍大,顯然健保貢獻有限,有保險沒醫生是沒用的。20年間醫師人力差距縮小,臺北與臺東從差3倍變成2.7倍,但死亡差距並沒有下降很多。全民健保實施以來,對國人健康「有貢獻但有限」,有些地區醫師人力不足,有些病醫師愛莫能助,正所謂「病已成而後藥之,譬猶可而穿井、鬥而鑄兵」,文明病起因複雜,治療只是延續時間,事實上沒有痊癒,主要得靠個人努力,以及社會環境及制度的改善!

 

社經地位、教育程度差距致健康不平等

醫療可避免死亡的疾病,現在只剩13%,100位死亡人口中,意外、外傷、中毒佔21%,只有13位可靠醫療救回。再則心臟病有個心臟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患者多是經濟程度差的比例高,但能做手術者是經濟程度高者多,做完手術後,發現於一年內死亡率,社經地位差的地位高的六倍,醫療是否有用?原因何在?社經地位的差別。根據臺灣資料指出,家庭社經地位越高的死亡率越低,相差7、80%,教育程度大專以上的家庭與小學以下的差距達91%,靠醫療無法改變這種命運!對社經弱勢的人來說,生命既不是操縱在自己手中,也不是操縱在醫生手裡,而是社會體系層層影響的結果。健康狀況與行為,受生活條件影響,而生活條件與個人社經地位相關,解決需往上游追溯。健康不平等現象是社會產物而非個人選擇,消除不平等不但需改革全民健保、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更要力爭上游改變大環境。

看看各縣市家庭可支配所得平均,從1995到2015年,窮的縣市仍然窮,臺北依然是天龍國。1994年廣設高中大學前,大學畢業生95%可找到好工作,教育改革後大學生普遍,但找到好工作的機會反而呈現明顯差距。在工資上,每年人均GDP都成長,但平均工資自1995年後趨勢緩慢,跟不上GDP成長腳步,富者愈富但窮者找不到工作、領低薪,貧富差距對健康的影響可想而知。改變現實世界固然難,至少應思考從下一代開始,給下一代平等的起點。

 

全方位改善公衛體系 因應新型態文明疾病

吳肖琪(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

民國67年世界衛生組織阿拉木圖全民健康(Health for All)宣言提出應重視基層健康照護,挑戰在有限資源下為人民健康做最大努力;其後並呼籲要達到全民健康,只有衛生部門要努力是不夠的,亦須行政院各部會共同努力包括改善自然環境、安全食品與營養標示、商業廣告等才能達成。衛生福利部下有國民健康署、心理健康與口腔健康司、疾病管制署、長照司等單位負責人民健康照護,在地方政府有衛生局和社會局,到鄉鎮市區層級有衛生所和公所,越到偏鄉人力越少,但面對高齡社會的衝擊更大;衛生所公衛護理人力等之編制嚴重不足,理論上應是一個護理人員照顧5千位民眾,現實是一位人員照顧8千位民眾,更多地方要照顧到1.2萬位,偏鄉衛生所人力少於10人要照顧全鄉,推動四癌篩檢、心理健康、自殺防治等工作;政策上應增強偏鄉衛生所之人力、空間與功能。

重視前端預防、進駐專業人力

提升健康素養

目前台灣一年有16萬餘人死亡,77%死於十大死因,十大死因不是癌症就是非傳染病,第一名癌症即佔28%,非傳染病非死前才會得,代表死亡前是罹患慢性病,且很可能是多重慢性病。台灣健保一年醫療費用高達七千多億元,長照為幾百億元的預算,但政府對於前端公共衛生預防投入經費極有限;且公衛人才因尚未有公共衛生師的立法,較難進入政府體系為民眾的初段預防努力。推廣全民健康素養、衛生教育,不僅須借重教育體系,也要政府重視初段預防,讓民眾對健康充權,才能發揮公民力量,要求政府、廠商配合我們所期待的健康方向努力。

肥胖與健康吃、聰明運動有關,我們鼓勵民眾要會算卡路里、避免過油、過甜、口味過重或過多澱粉飲食,若無法戒糖至少做到減糖;建議販售的商品採小包裝、餐飲販售採適量餐,避免民眾吃到過量。運動方面可透過政府鼓勵民眾從事不同運動,鼓勵廠商投入健身中心、計步手環、運動遊戲等健康產業的開發與販售,以營造運動之環境與氛圍。

E化健康存摺 積極推動高齡友善環境

健康存摺是中央健康保險署近年發展很好的APP功能,讓個人可以從雲端下載健康存摺APP,可以查詢過去三年門住診就醫紀錄、檢驗、影像、癌篩何時應再檢查、以及過去半年的用藥資料等;更可在父母同意下遠端連線檢視父母的健康資料,讓大家更關心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做到健康永續,健保永續。

在路上看到外籍看護工推著失能長者坐輪椅外出時,我會努力向老人家與外籍看護工打招呼、微笑說:「你很棒!」,希望這種作法能夠推廣成為高齡友善社會的風氣,社會需要人與人之間更多心理支持,鼓勵失能者願意出門。你我的用心參與,會帶給民眾更好的生活、生命與幸福。

 

 

身心健康下的社會與農村發展契機

林盛豐(監察委員、實踐大學建築系客座教授)

環境永續下的農村與大自然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為:「身體、心理、社會三方面的完滿狀態」。身體健康與心靈及環境密不可分,尤其現代人壓力大,精神疾病屢上身,心理因素著實牽動生理健康,需適時抒發並多親近大自然,釋放壓力、排除焦慮。臺灣農村在錯誤發展路數下步向凋零,主要資源灌注在城市地區,經濟發展亦以城市為基地,專業經驗集中在開發或發展區,長期忽視農村導致產業凋零、人口外流老化,全民健保推行至農村也有服務不足等問題,與WTO衝擊、農業凋零、產銷失調、農地破碎、食安危機、人口老化等問題都有關。農耕生活與大自然形成永續和諧關係,地理景觀可昇華心靈、開闊視野,是都市繁忙的慰藉,也提升心理健康,且因農事勞動能強健體魄,生產自然農作更是守護民眾食安的第一線,涉及民眾飲食健康。

觀察並細述農村發展契機

農村治理存在結構性問題,許多政治人物對農村的想像就是複製都市開發模式,希望擴大都市計畫、炒高土地價格。臺灣國土由國保、農業、都市與海洋四大區域構成,過去把農村發展成城市,把生態敏感區發展成農業區,若不即時反思,將毀滅美麗島嶼,農村並非都市開發的預備用地,也不是容納都市鄰避設施的垃圾桶,而是健全國家永續發展不可或缺之地。臺灣農村佈滿農舍,這是不對的。社會上出現對盲目開發的反思,永續發展、生態保育觀念逐漸被大眾接受,過去數十年,農村地區以社區營造方式創造一些成功案例,仍需更大視野、更多研究和論述。

稻米耕作衍生出米食文化,因應節氣時序與民俗信仰衍生歷史悠久的祭典,豐富農村生活內涵,應視為珍貴文化資產保護振興,灌溉水路是農村命脈,空間紋理與生活融合,形成的美學慢慢被重視。因都市化而庸俗,以及濫墾擴建是景觀崩壞原因,農村地區社區營造已有數十載歷史,社造組織關照面向不僅在自身社區,也對農村發展的宏觀策略具有永續發展視野。農村慢活生活型態逐漸吸引高學歷新農民,亦帶入有機農業、文化創意、餐飲美食、健康醫療、空間地景等改變。

臺灣邁向先進國家的關鍵是優先建設農村及二三線城市,經營農村需景觀、生態、農業及相關產業等多部門努力,推動社區營造、農村再造計畫,同時實踐土地及建管治理。以國土法為上位計畫的縣市國土計畫,應在農村層級展開空間規劃,重新檢視鄉村公共設施、老幼照顧、醫療及教育資源、政府服務據點等比例與項目。我們應提出新農村運動:對食安及健康的重視、對休閒及慢活的重視對生態及景觀的重視、對農村生活型態的憧憬。

 

 

Nudge、財稅、政策手段改善健康福祉

朱雲鵬(臺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講座教授)

微調與大調並行

「Nudge」是微調的意思,用環境的改變使行為有所調整,結果完全不同。過去文獻中已有談論Nudge案例,譬如有位學者對公司吸菸員工做隨機對照實驗,實驗組若六個月不抽菸,公司給250美元,一年都不抽就給400美元,對照組則沒獎金,結果實驗組戒菸成功率比對照組高三倍,且許多都戒超過一年以上。另個案例針對學校營養午餐,美國學校午餐是排隊領取自助餐,校方做簡單改變,實驗組將不健康食品放後方,學生先看到、易拿取的是較健康的,結果攝取健康食物比率增加,微調就是透過這種小改變達到效果。

但有時微調不夠,必須用租稅政策來做「大調」。例如86年9月菸害防制法實施後開始有菸捐(菸品健康福利捐),邱署長任內又調漲20塊菸稅。現在台灣吸菸人口比率與79年比差別大,當時男性吸菸比率是59.4%,現在23.4%,證明菸稅、菸捐有效。但看國高中生吸菸率,國中生100年時有10.5%、高中職20.3%學生吸菸(三十天內吸一兩口也算),一旦此時期養成習慣,這輩子就不易改變,菸商因先進國家販售利潤減少而轉賣至新興國家,優先促銷對象就是青少年。

修正法令 食品課稅 改變配方

針對法令、政策,建議要有革命性轉變來做「大調」。第一個大調建議,是對含糖及含人工甘味劑飲料課稅,超過一定成分比例就課,像賓夕法尼亞州實施每盎司課1.5 分稅,結果銷售額減少13億美金。第二個大調建議,是對高熱量、高脂、高糖、高鹽零食課稅。平時買不到低鈉低糖零食,我只能吃無糖早餐玉米片當作零食。在匈牙利就實行所有含糖含鹽超過定量零食,包括飲料、糖果餅乾都課4%稅,此規範使業者改變配方,生產更多健康零食。

暑假我到中央大學郵局寄信,郵局在宿舍一樓,地下室是學生餐廳,暑假餐廳大多休息,留校生想在宿舍餐廳吃飯的唯一選擇是漢堡店,較健康只有米漢堡但缺貨。想起留美日子,學校自助餐沒營業時,天天都吃漢堡、薯條,並不健康。這就引發我的第三個大調建議:對高熱量、高脂速食食品課稅。印度喀拉拉邦已實行,連鎖速食店、披薩店都課14.5%稅。長期不健康飲食最後由誰背負責任?是國家也是個人,能夠繳健保費的人越來越少但不健康使用者驟增,將危害健保體系,健康與國家治理環環相扣亟需省思。

 

人口負成長來臨 正視醫療資源配置

楊惠君(報導者副總編輯、資深記者)

臺灣正面臨不生、不婚窘境

報導者最新報導指出,現在年輕人不太談戀愛了,不生、不婚情況下無論推疾病預防或健康促進都難實現。1951年臺灣生育率7是世界最高,2003年後降到1點多,再也沒有超過2,從世界最高直落最低。今年人口成長來到死亡交差點,上半年出生孩子8萬初,但死亡人數8.8萬,人口負成長從此刻開始。去年做兒童死亡率調查,發現一天約五位孩童死亡。2005至2016年,臺灣與OECD國家相比,19歲以下人民死亡率都位居世界前10%至20%,以全年齡來看也處高死亡率範疇。WHO千禧年目標是降低兒童死亡率,全世界在1990到2015年這25年中,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平均下降54%,先進國家降6成,臺灣下降51%低於世界平均。

 

(圖說:人口負成長從2019開始,已達到死亡交差點)

醫療資源差距及醫師科別分布不均的考驗

明年是全民健保實施滿25年,我國孕婦產前有10次免費健檢,7歲以下兒童有7次免費健檢,照顧應算不錯,臺灣兒童醫療成就佳,更是技術、訓練輸出國,也提供落後國家醫療輔助,當今醫療連4、500克早產兒也有機會救回,尖端醫療非常先進,但平均死亡率卻不盡理想。兒科醫師科別分布不均,急重症這科沒人想走進,另外問題是城鄉醫療資源差距大,醫院處理急症能力相差甚遠。

臺灣孩童急難、救難教育不足,以日本為例,從孩子出生起就教導人生定會碰到災難,重視CPR及災難教育,國中小、高中都學習災難急救訓練,先能保護自己進而在緊急狀況發揮救助力量,我國將此能力放在高中課綱,北市曾提出改在國小高年級先有簡單訓練,但教育部認為課綱太多作罷。衛福部去年推出兒童健康白皮書,問題仍指資源需投在不足的地區才能拉近差距,若沒有及早照顧,弱勢孩童長大又成為早產或是文明病高危險群,未來將花費更多醫療及社會成本,政策制定需趕上社會變化。

 

 

與聯合國永續接軌 加強素養 把關健康

范巽綠(教育部政務次長)

健康為身體、精神上的完滿並有良好適應力,無疾病或衰弱狀態不包含在內。學生的健康照顧是教育部重要職責,亦需跨部會合作。臺灣學校健康教育的理念與推動重點都儘可能跟國際接軌,WHO提出健康促進學校六大範疇,包括學校衛生政策、物質環境、社會環境、社區關係、個人健康技能及健康服務。教育部2004年推行「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一開始有48所學校試辦,2008年全國高中以下學校全部實施,2012年大專校院加入,爾後擴及到社區、家長、親子,最後與國際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接軌,並連結新課綱。健康促進學校實踐內容有六個項目:健康體位、菸害防制、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口腔保健、視力保健、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

 

追蹤、體檢學童健康

「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執行16年來我們發現,學生在健康體位上有過胖、過輕情形,肥胖體位比率:國小從102到107學年略降,16.1降到14.6%,國中反而上升0.7%,高中以上從16.3上升到18.1%,飲食習慣沒有從小扎根、身體力行,學生多攝取高熱量低營養食物;過輕體位比率:高中以下逐漸上升,大專校院則是降低趨勢,但仍有2成學生過輕。吸菸率:國中是5.2降到2.8%,高中以上11.9降到8%,大專降了1.5%,高中成效較好但整體仍偏高,是未來改善重點。感染愛滋病人數顯著下降,蛀牙(齲齒)比率小學一年級48.8%,四年級降到36.2%,國中27.1%,進步不少,但大專稍微提高。視力不良始終嚴重,國小占26%,四年級近五成,高中來到八成,視力不良率逐年攀升,會繼續調整推動策略。

體位健康與否,是形成文明病的重要因子,以學校為例,嘉南藥理大學為此成立體重控制班,倡導週三無肉日、週一蔬菜日等,學生一年內減重約25公斤,成效明顯。教育部也在大專校院推行健康飲食,宣導喝白開水、吃蔬菜、減少含糖飲料、增加纖維及攝取好油脂。菸害改善中無菸校園比例是上升的,未來需要持續辦理以學校為本位的健康促進跟與管理。視力保健則提倡下課時間教室淨空,促使學生離開教室及養成戶外運動習慣。目前教育部積極推動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與SDGs也有所連結,譬如大葉大學推動「食尚管理、自然農法」的「大葉食安小草養成計畫」,從校園擴展到鄰近社區,食材都採用在地且是安全、健康的食材,同時把食品安全教育往國小扎根,由大學生至鄰近學校輔導。

 

健康素養以課綱為基 實踐、推廣至全社會

即將實施的12年國教新課綱著墨健康與體育,與健康相關部分包括生長、發展、體適能、安全生活、群體健康、個人衛生、食物與健康消費、身心健康與疾病等。強調自動自發、自主學習、擁有終身學習習慣,並能與人互動合作、共好,希望學生有運用生活技能解決問題能力,發展體育興趣,培養國際觀並擁有觀賞運動等文化素養,這是新課綱要落實的。

今(2019)年七月份我到日本訪察,日本針對學校午餐早有訂定「學校給食法」,以落實適切營養、維持身心健康、從日常生活養成好的飲食習慣。2005年日本又通過「食育基本法」,由內閣府召開會議,與文部科學省、厚生勞動省、農、林水產省、環境省等相關單位共同推動,每五年修正一次食育基本計畫,從2016年3月修正內容可以看到,計畫以年輕人為主,提倡尊重多元生活的食育、注意高齡者飲食、食物與環境永續問題、飲食與傳統文化保存等,學校只是推廣基地,全社會都要實踐。

未來推動策略除了與國際指標接軌,還有一部分是結合高科技,推動智慧化校園餐飲服務平臺,將個人健康管理系統連結到行動裝置,配置在手機或穿戴裝置,可記錄個人飲食與健康資訊,自我健康管理更便利! WHO指出,當今全球慢性疾病負擔沉重,建立學生良好生活型態是最具效益的投資,我們將以十二年課綱為基礎,扎根各級學校學生的健康素養,也期待民間團體共同推動、監督。

 

 

由立法、商業管制性措施落實兒童保護

王育敏(立法委員、前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我擔任立委之前致力兒福領域經驗,認為健康課題應從孩童做起。兒福聯盟調查孩童飲食習慣,現面臨三大問題,一是不良飲食習慣,近五成孩童天天將飲料當白開水喝,16%每天吃零食;二是錯誤飲食認知觀念,包括無法分辨成分也不看熱量標示;三是飲食教育不足,孩童不懂優先選擇健康食物。台灣有三成國中小學童體重過重, 20歲以下糖尿病人數較10年前增加1成,連帶引發糖尿病。我親戚的小孩國小一年級就得糖尿病,因媽媽工作忙碌無法準備飯菜,孩子放學以珍珠奶茶作為營養與熱量來源。兒童高血壓盛行率1至3%,高油、高鹽食物過量為主因,中研院報告指出加工食品及飲食不當會增加過敏貧血與過動風險,過動兒可能是「吃出來的」。

明訂規範迫使廠商改變產品、符合健康標準

這種情況下,政府機關立法及規範標準很重要,提出幾個我推動的修法分享。「宣稱含果蔬汁之市售包裝飲料標示規定」-要求明確標示果汁含量。未修法通過前,許多市售檸檬紅茶、果汁等,其實不含真的果汁,2012年與董氏基金會合作推動修法,要求明確標示含量,才能教導孩童分辨。修法時遇到廠商阻力,表示含糖飲料對身體沒那麼壞,但我認為,面對抗議聲浪就立即向他們說明,並非禁止廠商生產,而是教孩童選擇健康飲食,不能把含糖飲料當成日常主要飲食。

「不適合兒童長期食用之食品廣告及促銷管理辦法」-限制廣告時段及行銷手法。孩童最愛的速食店林立且兒童餐附贈玩具,但餐點本身不適合孩童食用,修法通過前,兒童餐是高油、高鹽的油炸食物,修法三讀後,限制脂肪量超過總熱量3成、飽和脂肪量超過1成、額外加糖超過1成,及鈉含量400毫克以上,不能在下午五至九點於兒童頻道播出廣告,經過溝通迫使廠商改變,餐點因而健康許多,符合健康標準。

手搖飲可否變得更健康?首要解決熱量標示,許多業者計算熱量只計飲料本身,但固形物如含糖粉圓、蒟蒻等沒列入,市面上常見700毫升手搖飲,糖量相當9.8顆方糖,喝時無感,實際計算才驚覺超量!業者明確標示,民眾才可判斷、選擇、調整糖量,衛福部預計8月底要公告新修訂辦法。

建構孩童飲食環境需政府、家庭、廠商協力

孩童飲食環境把關需三方努力,第一當然是政府,建立法令、建立遊戲規則做出引導,也要推動飲食認知教育;第二是家長,盡量減少孩子外食機率,讓他吃到健康食品;第三是廠商,廠商自律很重要,特別民眾健康意識抬頭,聰明的廠商應會標榜食物健康、無負擔。維護孩童飲食健康環境,政府、業者、家長各有角色,大人多用心,孩子更健康。

 

 

 

迴響

傅秀雲(消基會衛生福利委員會召集人)

Q:現許多家長是新住民或隔代教養,偏鄉地區更存在城鄉落差問題,很多立法不見得能深入執行,除了立法,是否還有更積極方式,例如處罰。

王育敏立法委員

A:的確立法只能解決部份問題,通常規範「不可怎麼做」而非「要怎麼做」,尋找積極做法需靠政策推動。整體孩童營養、落實飲食教育並無明確立法,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提出政策才可彌補立法的不足。新住民、隔代教養家庭較無法把關,可由學校系統替代,特別在偏鄉,學校扮演重要角色。

 

董家堯(臺灣營養學會理事)

文明病根源在於新政商型態下使得M型化社會嚴重,經濟弱勢、城鄉資源條件差距成為文明病居高不下主因,必須投入更多政策關注、資源、關懷予弱勢群體。這幾年在學校教學裡開始強調「大學社會責任」(USR),鼓勵學生投入在地關懷、健康促進、環境永續與產業升級。若政府、企業乃至個人都能體認「社會責任」,進而有具體作為,相信對社會是有助益的。

 

曾明淑(健康永續教育基金會董事)

我認為「文明病」實為「生活型態」病,生活型態受社會、環境、政商影響,以肥胖為例,種種致胖環境改變食物可獲性,以及生活壓力是決定因子。如何從文明病治理達到健康永續,建議採「宏觀」及「微觀」角度進行。「宏觀」即藉由大環境改變,促使個人健康行為建立:(1)政策釐定與延續,例如學校免費乳品供應、糖稅徵收、企業員工體重控制獎勵;(2)政商互惠營造健康永續環境,例如政府以獎勵,不以處罰為原則,鼓勵糧食、食品業者生產對健康有益的產品。「微觀」則針對個人健康知識、態度與行為改善,這需較長時間,但要達到健康永續,知識力量不可小覷。

 

主持‧結語

黃榮村(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中國醫藥大學生醫所講座教授)

過去基金會有兩大主題-推動公與義社會及環境水資源保育。今看似跳脫框架討論健康公衛,實則核心價值不變,仍緊扣「永續」。邱淑媞教授引言帶出影響健康的四大因子,為座談建立架構,再由對技術與政策運作熟悉的專家學者,分就兒少健康、校園教育、公共衛生、農村及社造、政商關係與立法作分享。多位講者皆著重社經資源不均及區域落差對健康帶來的不利影響,這是結構上的不平等。林盛豐監委強調都市與農村永續發展的追求和差異,認為不能只要求農民行為改變而不改善農村,健康要內化至農村發展中,尤其生活、產業、文化及社造面。從個別觀念到系統調整,面對文明進程的負擔應採取對策,透過Nudge利用誘因改變行為,或「大調」藉立法、政策、課綱修正,推展新型態的制度規章與生活型態,考驗已在當下。

 

 

 

 

 

 

 

 

 

 

 

 

 

 

策劃: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健康永續教育基金會

整理:賴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