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刊登】零排放沒退路 氣候變遷治理(刊登於110.04.28中國時報A8.A9)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20年12月31日
前言
余範英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今天探討全球與台灣面臨最嚴峻的課題,就是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基金會與行政院環保署並肩面對這課題,為內在承擔責任、外在國際的挑戰,及國際組織的貿易障礙作準備。當下2050年的淨零排放已是很多國家的共識,而我們台灣的溫室氣體減量還訂在2050年排放量降為50%以下,已不符合國際新零碳棑標準。這兩天水資源已開始亮紅燈,旱象還在持續發生,不知道未來還會遇到多少氣候變遷的壓力,我們的生態系統此刻正受到嚴重危機。面對氣候變遷壓力不只五缺,最重要缺少的是缺組織架構、缺決心。
環境保護署 沈志修副署長
台灣正處於氣候變遷的影響當中,去年到現在沒有颱風經過台灣,我們正經歷缺水的旱象,這是五十年來最嚴重的情況,去年全球因為疫情的影響使我們的生活型態也受到改變,這是氣候變遷下需要重視的調適機制,行政院也啟動行動方案,現有十六個部會協力執行。此刻我們希望聆聽吸取專家意見,特別是環保署正進行修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這法令要往氣候變遷因應的角度思考,所以除減碳之外,調適也非常重要。
期待未來有所謂的負碳技術(如:生物能源與碳捕獲和儲存)或一些科技的研發能夠彌補這排放的缺口。台灣的碳排放大概佔全球的0.5%大約是2.6億噸二氧化碳,最近這兩年己慢慢下降,但面對未來尚需大家一起努力,環保署團隊願意去檢討淨零碳排的時間、路徑,這是台灣作為地球村的一員需要負起的責任。
因應氣候變遷現況、挑戰
蔡玲儀(環保署環管處處長)
不積極減碳 碳排量會繼續增加
在今年初WEF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風險報告明確指出,在七項的全球風險中有四項是與氣候變遷相關,在最近的五年氣候行動失敗,已成為影響程度躍居第一的風險因子。近五年極端氣候是發生率最高的風險,去年全球雖然經歷新冠肺炎,依照估算全球的碳排放會下降,國際報告亦表示會減7%,但在各項的預測裡在疫苗開打後、復甦後,如不積極減碳,碳排量很可能會繼續增加。
把握中央地方減碳行動進度
《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在2015年巴黎協定當年通過,關於國家減量目標,各界花了很多心討論,是2050年要根據基準年2005年排放量要降50%以下,我國是全球少數把國家的長期減量目標訂在法律裡,展現台灣對溫室氣體減量的決心。並在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下,對於有關的推動工作包含要訂定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以五年為一期的階段管制目標,接下來有減量推動方案。減量推動方案是由環保署擬定後,報由行政院核定,有六大部門的行動方案,包含能源、製造、運輸、住商、農業、環境六個部門一起推動減量。然後;地方政府依照推動方案根據各部門的行動方案,訂定每個直轄市之執行方案,進行減量工作。
排碳議程 影響產業競爭力
台灣碳排放的表現與亞洲鄰近國家相比並未落後,但也面臨Race to Zero --2050淨零排放的挑戰,尤其去年2020年有很大的進展。又於中國在去年九月宣布在2060年達碳中和,日本、韓國、美國宣布2050要淨零排放,聯合國秘書長更清楚指出,希望全球參與淨零排放目前參與倡議國家(130國) 占全球排碳總量65%,希望在今年年底COP26會議前能提高到90%以上。
在經濟貿易上,歐盟規劃採取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 CBAM),其實這機制在2008年就曾提出,觀察知歐盟這次是玩真的。歐盟2020年開始進行公眾諮詢,很明白的宣布會在6月發布規範草案,甚至於今年3月歐洲議會通過,謂與WTO沒有牴觸,已經開始進行規範工作,預計2023年實施。
美國拜登總統上任後也可能實施就碳密集型產品實施碳關稅或配額,日本也宣布了2050年碳中和目標。台灣是以貿易出口的國家,當歐盟、美國、日本在我國貿易出口佔30%以上時,台灣產業如不積極加速減碳,甚至在國內沒有推碳定價,對我國今後產業的競爭力會受到的影響很大。
淨零排碳需政府部門整合腳步
環保署現面臨兩大挑戰;即是國家長期減碳目標與氣候治理的政府機關權責。在氣候治理中需要國家整体面對氣候變遷挑戰時刻,不論是減緩、調適,都需要政府部門整合,期待行政院有氣候變遷因應會報,加強各部會的統合功能。另外是碳定價調整機制,按照目前的法律架構,有一些無法短期推動的是現有的排放交易制度,環保署與產業界溝通,希藉由收費建構碳定價,使台灣在國內進展對產業收取專款專用於發展產業的低碳技術,才有辦法接續做排放交易,更可透過國際合作機制加速減量工作。當然是把氣候變遷的調適訂定到法律層级,讓運作健全、完整。
上善若水 謙卑萬物
於幼華(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名譽教授)
景觀救國 我國唯一生路
近日旱象,針對台灣的水問題,像中南部來的聽眾大概很有感觸,而我們住在台北因為很幸運有翡翠水庫的呵護,台北、新北都沒有缺水的感覺。依我個人的預測到2060年翡翠水庫,作好水源保護仍可以提供乾淨充足的水源,至於中南部缺水的現象該怎麼辦?我們要探討的是中南部缺水、水髒的現象到底該怎麼辦?我們工業用水的單位能不能配合,是不是一定要半導體的工業大廠來做,這個問題其實五、六十年前的台灣就應該討論,台灣究竟是否應該走工業救國的老路,抑或台灣應該像現在一樣走景觀救國、資源救國的路,把台灣造就成為東方瑞士?可是這個工作簡單嗎;我們需要做40-50年才能有規劃的譜,把台灣往另外一條路上走,在座的年輕聽眾,台灣如果繼續走工業發展的老路,我個人的判斷是沒有前途的也沒有競爭力,如果台灣能夠走景觀規劃、資源珍惜的治國路線,才是唯一的生路所在。
涵養萬物 心存生態用水概念
台灣的水問題有,水太多、水不足、水太髒。髒其實也是一種醜陋,那用水的分配,過去一直沒有把生態用水當作重點,因為農業是真正生態用水尊重自然财的用法,至於工業用水是每單位的水究竟能夠產生多少GDP的唯一衡量的標準,這是我從頭反對台灣繼續推展工業的原因。那我們真正的用水核心理念是什麼,就是環境保育,像節約用水就是一種核心理念,我們用的水到底合不合生態的原則,我覺得務實之道只有把每一滴的水用的好、用的對,好並不是說賺錢,而是對環境有利,以環境保育的核心理念。生態用水是無所謂太多、不足或太髒,只要是一個自然環境提供的水就能涵養萬物,這是生態用水的基本概念,那老子說的,上善若水是包含水的謙卑性,水往下處流可是它提供所有萬物資源與生命,我們要全球看見的不是台灣到經濟發展,而是我們要全球看見台灣究竟怎麼愛護這個寶島,過去的幾十年也許太短視、太急功近利。另外;會前我特別向翡翠水庫管理的謝局長去電專訪,他表示一個水庫的安全看的是平常的環境保育,翡翠水庫它的前身是北勢溪,攔翡翠水庫之前它就是跟南勢溪一樣水量豐富的溪流,按照謝局長的看法,我們至少翡翠水庫還有50年到60年是安全無虞的。工程背景出身,政經複雜非我所長,期許諸君飲水思源。
氣候變遷壓力下 正向積極的應為與可為
葉俊榮(台灣大學講座教授/前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執行長)
面對氣候變遷不能裝死
台灣有絕佳的理由對氣候變遷問題裝死,因氣候變遷是全球問題,而聯合國在處理,國際上都不承認我們政治的參與。談減量或排放有時把台灣算到中國那邊,憑什麼要我們減碳?又有多少人真正相信政府努力,2050年要比2015年的基準減50%,這基準究竟是否每年認真在做,許多人一定都不相信,雖然亦有計畫、偶爾也能真是有成效的因應政策。
正向應對 擺脫負面思考
氣候變遷的議題在台灣從來不被認為是正向的議題,嚴格來說企業也不會把氣候變遷議题當作正面對待。聚焦台灣應該怎麼做,或台灣立即能怎麼樣?推動多年,今天機會來了,必須轉變正向積極,正向的意思是要擺脫氣候變遷的負面思考積極行動,我們政府非常會拖延,回顧2015年難得訂了《溫減法》,最後是範圍很窄、決心很低。怎麼樣才能不當成負面議題、擺脫拖延心態?這需要大結構的重新體會、改變,尤其做到政府跟民間的對話。
環境法規完整 欠缺執行力
在溫室氣體的排放上台灣的排放量佔全球不到百分之一,但台灣正遭受異常氣候造成的問題,可能會更嚴重。台灣是氣候變遷没加害人也是被害人,一路走來環境法律從無到有,台灣環境法的規模在世界算是強的,即便是《環境教育法》、《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濕地保育法》也有立法,所以問題不在法律,問題在執行。從任何角度看環境法的制度皆非常完整,但支撐這些施政、行動基礎確有所欠缺,國際上經常討論基於內部力量或國際壓力,比如說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很多國家發展的過程重視環境,究竟是國際壓力,還是自身的環境意識?過去我對環境議題的研究,認為台灣環境意識不是國際壓力,國際組織很少要台灣環境必須做什麼,是台灣的民主化、社會力、環境意識提升逐漸促成的榮景,這榮景有一段跨黨派立委共同為環境立法的努力,當時不管政黨的取向,民間、學者與這些委員合作,促成過往的重視環境保護走向。
作氣候變遷示範 晉升國際、以「民主基礎」支撐
氣候變遷是全球的問題,台灣是全球一份子,全球處理的態度很多種,最典型的就是倡議全球倫理,但全球倫理要怎麼延伸成執行?過去到現在很多國家推動氣候變遷,還是考量對自己國家有利,比如法國的核電、英國的重回金融重心,都是巨大的動力。這思考是氣候變遷的課題要有國家立場,不要規避國家利益的現實,應試想氣候變遷的推動對台灣有利,因應氣候變遷愛台灣有理論依據,我主張的依據就是扎實的「民主基礎」。決心建立因應的制度量能架構,強化國家競爭力。能源政策、產業政策、科技政策、社會政策要同步調整。目前做的比較好的;在亞洲是韓國、在歐洲是英國,兩國比較願意將氣候變遷因素連結到經濟,進一步作國際行銷。憑藉台灣的過往的表現與成就,改變世界的邏輯陳見,台灣不算大但有實力,制度上民主化、技術上有能力、有潛力,有非常好的海島環境。從這個角度台灣可創造因應氣候變遷的示範令國際看見,從來沒有這麼好的議題讓台灣直接國際化,達到與國際銜接,彌補國際參與的不足。
氣候變遷充滿機會 將危機導向利基
推動氣候變遷為台灣整體長期利益,必須做出改變。不推延逃避,全民必需給政府這樣的訊息,而政府也須公開說不會逃避,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為核心,以需求導向的能源政策提升產業轉型,告別高能源依賴,積極的經濟政策必須在積極的氣候政策上,不論中央地方,民間社會。配合產業結構的轉型,氣候變遷充滿機會,必須將危機導向利基,從提升整體國家的競爭力角度。不能因為環境倫理,就說氣候變遷不用經濟的角度看,氣候變遷絕對是經濟、民主議題,不要因為不喜歡政治上的紛擾,就強說氣候變遷跟政治脫鉤。台灣的產業不應僅只有「護國神山」,雖珍惜得來不易,然配合氣侯變遷趨勢孕育「護國群山」的年輕一代,以接軌國際責無旁貸。
公眾議題應務實 使政治人物表態
面臨地方政府、一般公民的實踐如何連接,談選舉不是把議題政治化應務實,民主社會的公眾議題、外部性的議題,公眾性特別強,如不利用選舉表達公民的意見,有何機會?我認為任何包括九合一選舉,如果當市長想要連任,過去對氣候變遷的態度與改進的成效,當然要問?如果自認關心這議題,但是碰到最關鍵時刻卻缺席,不能盡責盡力,就作罷!這是政治責任應有的重要觀念。
他山之石的借鏡
2006年英國善用他在世界銀行非常受到尊敬的專家史登,寫出的史登報告到全世界發表,裡面有一句話是“Climate change is the greatest and widest-ranging market failure ever seen, and that a timely action in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 is cost-effective”他是人類面臨最大最廣的市場失靈,你如果積極的去做GDP的損失不會那麼高,而且甚至有機會重新去創造新的,這是史登的報告,他跟IPCC的科學報告是兩隻腳,因為這兩隻腳氣候變遷才可能防禦化、成為重要的機制。另外一個問題這是我們台灣特別要注意的,史密斯與薛曼在2007年提出非常擾人的看法,他觀察美國的民主化,政黨要競爭、政治人物要討好企業、能源業者,所以永遠做不出好的政策,所以他認為太民主不好,他提出“An authoritarian form of government governed not by power-seeking politician but by experts is desirable.”他認為專家政治,這樣的思考確實對於軟性威權的國家覺得稱興,就是像看到中央強力主導,但是事實上很多事情仍是無法執行。
讓台灣實施轉型 避免陷入褐色經濟
周桂田(台灣大學風險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褐色經濟 影響整體社會與產業轉型
總體思考我們自身與鄰近國家,處於東亞高碳社會,我著重談的是褐色經濟的架構,其中強調的是我國低能源價格造成產業缺乏研發創新的模式、喪失高質化的產品競爭力、陷於微利製造模式。從1990到2018年全台灣的排放從1.1億噸到2.7億噸,工業排碳約佔50%以上,工業排碳中石化業的排碳佔最大比例,所以談氣侯政策的基礎是產業要轉型,但產業轉型會牽動政治、經濟的谷面相,壓力非常大。要談氣候轉型牽扯公正轉型,一定要談得非常細部的,歐盟已在10年前開始盤點,歐洲如果要針對四大產業;包括石化、鋼鐵、運輸、水泥,已經規劃該如何轉型,轉型是需要歷經一定時間期程。應在這個架構下,重新如何思考台灣的問題。
轉型困難 低薪、低價能源缺乏創新
統計台灣在1990年到2016年,我們的褐色經濟就是「低水價」、「低電價」、「低勞工成本」和「碳密集產業」,工業電價2006年家戶電價全球最低,2015年每度0.092美元,排名全球第十三低。水價2006年也是最低的,然後2015年家戶用水排名全球第十低,而勞動薪資在公開資料的工業國家排名第七低。這樣的能源成本與科技經濟發展形成的褐色經濟複合體,造成台灣現在轉型非常棘手。2018年台灣平均每人電力使用量,卻在這國家行例中排名第二,只略低於美國。從台大風險中心及各單位的長期民調,台灣的民眾其實還滿支持一定程度的水價、電價的調整。什麼是能源使用的核心理念?如還以這樣的計價,說需要漲電價,背後影響到的是整個社會轉型、產業轉型,及整體競爭力。
整體發展立即改變 不只能源價格
當面對國際競爭,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我們必須要引進高階的人才或必須有清晰的能源政策。我一直覺得五缺是很浮面的議題,我們便宜的水價、電價、勞動薪資形成這種產業的訴求,但卻是建立在長期犧牲環境與社會公平的狀態上,反過來變成表相上的匱乏。試問,什麼事情上台灣可以引領世界?高階人才在這樣的薪資價格上會到首爾、東京、或是來台北?所以整個社會要改變的不是表相上的五缺,而是牽涉到整體社會經濟躍升的能源價格、勞動薪資等社會與環境永續與公平,才可能邁向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競爭格局。疫情上我們表現非常好,在氣候的議題上也可以表現好的時刻,台灣應有戰略思維掌握國際舞台。
如果台灣的國際形象依舊,可以想像台灣品牌會是什麼?這是台灣轉型很大的危機,過去二十年來每年不到100億的投資,如今已到達三兆三千億,根據媒體的報導甚至已經達到四兆。台灣在這樣的過程中如何從過去低毛利、低價競爭、快速學習的代工模式,轉型到具有前瞻跟研發動力的社會?如果不立即改變,仍以遲滯、隱匿、忽視風險態度對待,長期下來就看到今天呈現的問題!
重新思量發展藍圖戰略
當世界走向低碳經濟、低碳社會的路上,臺灣仍然陷入在褐色經濟的泥沼中辯論五缺議題,並且,不可諱言還有核電的爭議,,我覺得大戰略上不要只思考台灣要不要使用核電,而是思考發展取向裡,到底是要繼續原有發展路線與否,我們必須重新思量未來的發展藍圖以並確立清晰的執行路徑。2020年我寫「台灣面臨的系統風險跟世代矛盾」,經濟世代矛盾不但高度鑲嵌臺灣社會發展脈絡中,也愈來愈與全球的發展背道而馳。面臨這多問題,人才是不會樂意來的,因我們各種社會、環境發展已經差他人一截。國際上氣候經濟新典範已促使新的經濟體、社會體發生。全球都步向這路徑,而且速度越來越快;歐盟、韓國、日本、美國、中國都已經宣布2050年或2060年碳中和,台灣的能源轉型遲延全球二十年,又陷入在舊思維的社會發展辯論中,是社會轉型的危機。
未察覺世界轉型速度 政府改革太慢
舊的褐色經濟思維體系裡做治理改革,當然速度一定非常慢。我必須要批判;去年從行政院協調的工業部門排碳佔全台52%,而現規劃的2025年工業減碳僅只0.22%,這是個非常荒謬的決定,根本跟世界的發展背離。我們應該要全盤的審視與回歸能源使用的核心標的,與國家發展的總體目標。重新梳理當然沒有那麼容易,要細密的做。另外,《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減碳比例與2015年《溫管法》相同,僅只將2050年碳排維持降至基準年50%以下!這樣的草案是無法上國際檯面的,相信蔡總統會在最近宣示台灣未來要怎麼走向碳中和。我去年底發表文章,認為如要擬定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 ,政府應儘速進行科學評估、進行去碳路徑與情境評估,進行社會經濟轉型與衝擊評估,進行治理盤點與社會溝通。台灣在氣候變遷上還可做大逆轉,十年足夠扭轉,當我們還陷入褐色經濟的本體論時,沒察覺世界已進行全盤轉型,應立即檢討,對發展前景做真正的前瞻。
減碳除內部管制 外部也應審視國際壓力
環保署現目前規劃「碳費」,需要審視國際上碳稅費的施行水準,是否能真正達到我國產業與各部門抑制碳排放的目的。而財政部遲遲未根據行政院核定的能源轉型白皮書,提出能源稅方案,更蹉跎了臺灣氣候與能源轉型的進程。除碳稅跟碳費,臺灣產業界還可加入數位化製造與節能,例如參與工業局智慧機械推動的相關計畫,可藉由智慧機械或是數位引導,在研發面上強化能源效率、節能與多元、彈性的生產線與產品佈局。外部的面向是業者本身要審視國際的變遷,不得忽視,如:全世界前幾大的鋼鐵業盧森堡安賽樂米塔爾、日本製鐵、南韓浦項鋼鐵已經宣布2050年碳中和,這已是一種國際趨勢與壓力,臺灣的產業要加快腳步。
炙熱地球的政經壓力 2050淨零碳排 不能遲疑
許晃雄(中研院人為氣候變遷專題研究中心執行長)
將負面看法翻轉 全球暖化視為翻身機會
聯合國IPCC報告提醒我們溫室氣體排放對我們造成全球暖化衝擊越來越大,這是一個負面的看法,當你將負面看法翻轉來看升溫1.5°C、2°C,會發現這不是一個預報,只是一個可能的情境,同時也告訴我們如果減排越快,溫室氣體累積越少,溫度上升越少!這是鼓勵而非限制,告訴我們有個相對光明的願景。我們距離1.5°C只有0.4°C的空間,告訴我們當排放量越多對全球的各種生態、環境、農產品包括經濟衝擊越大,所以1.5°C是努力的目標。從這個角度來看1.5°C或許是人類翻身的機會,讓我們還有能力還足以應付。
熱浪豪雨天數改變 嚴重影響下一代生存
據統計2020年台北市最高溫超過35℃日數86天,長達三個月,破2016年77天紀錄,持續到世紀末台灣未來超過高溫的標準總共150天。過去每年平均20天的熱浪,到世紀末每年有101天,不要認為到時我们都不在了,試想子孫的日子!豪雨日的推估,全台灣豪雨日(>200mm)的天數會越來越多,世紀末碳排放越多就越嚴重,過去三十年已觀測到台灣平均降雨強度上升趨勢。雨較強卻不見得多,尤其連續不降雨天數變長,表示乾旱的機率變大,台灣過去五六十年來最明顯的氣候變遷,就是全台各地的降雨天數明顯下降,這趨勢可能會持續。
西北颱風減少40% 乾旱除影響水亦使空汙更嚴重
計算到世紀末,西北颱風會明顯減少40%,因此侵台的颱風也減少,目前颱風貢獻的年雨量約40%,以後會顯著減少,可是颱風一來會變得較強,降雨強度會明顯增加,尤其是西海岸。颱風少但雨量多,降雨越來越不均勻,對淹水災害有明顯的衝擊。下雨天數減少會造成乾旱,從去年到今年的狀況是50幾年來碰到雨量最少的一年,沒有颱風侵襲台灣的一年,這告訴一個的訊息,春雨漸漸減少加上沒颱風所遭遇目前的情境。這乾旱顯示空氣很穩定,空氣污染物不易擴散,所以如果我們再啟動火力發電,是否會讓空氣汙染更嚴重?這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議題。
氣候變遷已示警50年 應盡速警覺因應
將新冠肺炎跟氣候變遷試做比擬,疫情早就警覺,一月開始覺得有問題,開啟管制措施,二月惡化全球還無感,三月驚覺已大爆發了。至今疫苗接種雖開始改善,但日本疫情還是再次升溫。新冠疫情或許可逆的,但氣候變遷這五十年前科學家就開始警示,預警期其實早過了,1970到2010年不斷加劇,曾是嚴重的預警期,2010後溫度上升更劇烈,很多人的看法2010到2030年是快速惡化期;所以我們面臨的不是只有國際政經壓力,實質上是全球氣候變遷、暖化的人類衝擊,會越來越加速,至2030到2050年錯過驚覺期,或未及時採取措施盡量減排達到淨零碳排的話,接下來就是大爆發,氣候變遷爆發要恢復是不太可能的。
除本土氣候變遷衝擊 亦須面對國際
台灣面臨的不只是本土氣候變遷的衝擊,還有國際的思潮、經濟壓力這幾年也是非常龐大的,淨零碳排不管中國、日本、韓國、英國早就宣示,美國跟加拿大在今年2月也提出淨零碳排的宣示。美國國家科學院會舉辦諾貝爾獎氣候會議,提出趕快行動,還有可能在2020到2030年作為轉捩點。當諾貝爾獎得主一起宣示,台灣會受到更大的壓力,學術界的壓力一定會擴及政府,衝擊政治、經濟。
我國需要《氣候變遷法》整合資源立即行動
台灣的行動;目前是2050的排放是2005年的一半(50%),其實照淨零碳排的目標,應該更急速下降的,要達到原本的目標已經很辛苦。現在國際組識的壓力、或國際學術的政治,尤其制栽下的經濟壓力的挑戰就更加劇烈。過去幾年中研院學者建議書---「台灣深度減碳政策建議書」已兩年,雖一年多沒有回應,今年初開始有反應,這是好跡象。建議三大方向;第一,立即「啟動台灣深度減碳途徑」的規劃,首在規劃的途徑要做到。第二,「多元利害相關人對話平台及公眾審議程序」,這個需求是全民共識。再就是三,很重要。需要推動《氣候變遷法》案。
有法源當災害發生全國就可從上到下總動員,且指揮可以調動,所有的經費、需求、人力。只因為現在能源的問題,還有調適行動、社會正義、生態保育非常多問題,還有雖然我們的科學研究做得不錯但還不夠。面對氣候變遷我們做得太慢、太少、太淺,必須在各個層面加深、加速、加廣。如果沒有衝擊的認知又如何調適?我們地方政府、部位有能力做調適嗎?因為基本的知識、資料不足,研究體系要健全,其他步驟才能做的好,台灣需要迅速採取行動。最重要的是有大戰略觀點,然後立即於短期內設計非常有效的戰術。
Q&A
Q:
民國104 年 07 月 01 日公布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第四條明定: 「國家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為中華民國一百三十九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中華民國九十四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百分之五十以下。 前項目標,中央主管機關應會商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參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與其協議或相關國際公約決議事項及國內情勢變化,適時調整該目標,送行政院核定,並定期檢討之。」 而目前環保署啟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並順應國際加速減碳力道,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其中減量對策是否有對應《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第四條之氣體排放量?另今國際趨勢已非2050年之50%以下,組織及標準該如何回應與改變?後續又如何定期檢討?
A:環保署
現在面臨全球2050年「淨零排放」也正啟動《溫管法》的修法,原來的目標2050年之50%必須做積極的檢討,配合行政院的路徑評估的作業,這個是長期減量目標,當然這個過程就如同其他國家,淨零排放必須是整個結構,包括社會經濟去做翻轉與討論,與大家的對話是必要的,這個持續在進行。各部門去提出包括我們的住商、運輸都可能是在用電增加的面向下,確實是我們現在最大的挑戰,所以當面對2020年到2030年這未來十年,我們要加速的不是只有在能源面向的討論,而是從各個部門包含住商、運輸,如何轉換、能源使用效率,對碳排放的認識體驗去做翻轉的檢討。接下來的工作按照目前的組織還是由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要繼續召集環保署與各主責部會,大家進一步去檢視我們到2030年的目標。
Q:
氣候變遷的議題涉及多個領域,因應氣候變遷的減碳與調適作為上也須跨領域的合作,並有利害關係人的參與,才能達到效果,但跨領域合作的機制與成效目前明顯不足,請問專家們對於跨領域的溝通協調與合作機制以及利害關係人可以如何參與減碳與有關機關調適作為的看法與建議為?
A:葉俊榮教授
今天的討論我最想講的是;第一,現在要從新立法的《氣候變遷法》,最好是玩真的。如環保署要行動,行政部門要動、立法院也有一些人在動,不論個人還是黨團支持,若其他政黨不願一起討論,是否願意花力氣結合大家討論,要做到絕對不是只有一黨操作,或只是個人期待、或只有環保單位努力。這是政策前行的指標,公民要監督、支持的方向,溫減法的格局要從新討論的起步。
第二;法律以外的核心內容,要表現台灣對議題的決心,面對新的局面有大局面跟小局面,拜登政府上台後對氣候變遷的議題態度的改變,國際壓力將至,台灣要繼續置外於國際?今天政府有什麼想法?宣示目標、路徑,再來就是決心,如何跟社會各界,不同的政黨,共同願意承擔。若不是為選舉的操作,這不管未來誰嬴、誰輸,台灣就是要在這當中創造出不敗之地,沒有退路下能夠往前走,打造有決心、有積極、有視野的台灣社會。最近的國際社會紛擾不断,終結氣候變遷議題隨時可能變得非常大而緊要,能夠早一點有大方向也能讓台灣社會共同團結。
結語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一、氣候變遷已不能倒退,永續發展的觀念與社群的自主意識並未停滯,促進節能減碳、發展再生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積極努力的方向。對應聯合國SDGs的目標,多國宣示在2050年前達成零排放。加速跟上國際的標準,展開在地行動,成為世界氣候行動公民一員。
二、低碳化、數位化、去中心化,全民參與的共識,政府治理應思考在既有的組織之中跨步整合,建構組織定位、功能,環境資源部的重要應提前列入考慮,以符合我國接軌國際發展趨勢。
三、民間與學術界積極監督及參與,重視氣候變遷施政的重要性、國家發展的長遠性,須立即以制度化的建置、整合目前階段裡的任務編組,且有步驟地期程追蹤。期待政府能積極兌現 總統2050淨零轉型承諾,跟進美國總統拜登於4/22世界地球日氣候峰會上宣示的減碳計畫, 關心這議題的媒體永不放棄。無論長幼、男女團聚向上的台灣的發展精神,面對氣候變遷、國土、生活的環境,知道愛惜自然財、尊重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