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環境與人】人類環境文化思潮--汪靜明

【環境與人】人類環境文化思潮--汪靜明

環境與人
【環境與人】人類環境文化思潮--汪靜明

人是地球上依存環境而生存的生物。在生物學上,我們定位分類人種是哺乳綱、靈長目所謂的智人 (Homo sapiens),具有直立行走、拇指可與各手指對握以及立體視覺等能力。在20萬年來,我們人類憑藉著本能,演化成地球食物網高階且優勢的消費者,深深影響著地球環境資源的使用及生態演替。

我們智人喜歡愛智的哲學,總是在變遷的自然環境中,找出變通的求生方法,而逐漸衍生了在不同時代異同的環境思想。我們喜歡鬥智,總是在變遷的社經環境中,找出謀生方式而又在不同國家地區衍生了異同的習俗文化。這些都是影響人類環境文化的多變量驅動因緣與際會。

古今中外人類對地球環境的結構,思索探究未曾終止,而迄今規論為地球涵括了自然環境的自然生態系統 (簡稱自然),以及人文環境的人類社會系統 (簡稱人文)。在面對國家區域環境問題中,人類挑戰災害防救的科技極限,也反思到許多環境問題,歸咎於人類的埋因造禍。在人類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廿一世紀,我們共同看見全球環境災害頻仍事件,層出加遽的尋常與異常。簡言之,人類的文明發展史,同樣的在全球氣候變遷的極端環境中,我們與地球共榮共存的生活、生產、生態的環境文化,正隨著我們的環境價值觀、態度與生活方式而蛻變著。

值得回顧的是美國製片《明天過後 The Day After Tomorrow》,於2004年上映後,引起許多國家、社群,有關環境與人的省思與討論。值得關注的是,我們台灣齊柏林先生編導拍攝《看見台灣 Beyond Beauty - Taiwan From Above》,於2013年在台灣上映後,影片獲得第五十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肯定;更關鍵引起台灣民眾普遍的迴響。這些迴響內涵著台灣環境的美麗與哀愁,超乎台灣居民的平常想像。很顯然的,《看見台灣》這部紀錄片,透露出台灣環境與人民衍生的環境倫理與糾結的環境問題,而有待環境教育的終身學習。

人在地球中求生存,並與環境互動衍生了共同生活特有的習俗與規範。這種習以為常的文化在環境思潮中逐漸形成,又漸進式的蛻變。這種建構於人類對環境生態的認知和價值觀的環境倫理,是人與環境的生態關係與相處之道。我們人類生活在變遷的環境中,我們生活之道,理當順應自然而情當處之泰然。我們人類與環境互動的生態關係與環境倫理,是我們環境思潮的因緣,際會的是我們衍生的環境文化,而可改善的是我們與環境共榮共存的可持續方式。人類的環境文化演進與蛻變的過程,在時空環境、生態情勢、人類生存發展需求,以及環境倫理信念相互作用下,演進成自然、經濟、生態等三種文化類型。這樣的蛻變,在臺灣可從早期以經濟為導向的海鮮文化,轉變為現在以環境保護為導向的海洋文化。

生物在環境中的適應與演化,是自然並存有偶然變因,但也終必然變動演替。人類的思潮在環境中的涵養與衍生,常慣性演進,但也需蛻變而突破困境。台灣在2011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正式實施了《環境教育法》。其第一條開宗明義的指出:「為推動環境教育,促進國民瞭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全民環境倫理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尊重生命、促進社會正義,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達到永續發展,特制定本法。」 這是許許多多生活、生產、生態在台灣的民眾、媒體、專家學者,於數十年來的環境文化思潮典範與期許。台灣的環境資源多樣,涵括自然的森林、湖泊、溪流、濕地,以及人文的城鄉、水庫、埤塘等生態系統及棲地,交互促成了我們特有的台灣生態環境文化。在寶島台灣的環境中,萬物眾生皆有其存在價值與特色,我們要維續這環境與人共榮共存生態友善的環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