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人】我們需要海闊天空的環境教育--葉欣誠
環境與人 — 2014年05月27日環境教育法實施至今已經超過三年,對各個領域已經開始有廣泛的影響。雖然在這實施的初期,有各種不同的挑戰要面對,但在各個領域逐步磨合與對話之後,相信二十年後,我們一定更加確定,環境教育法的實施,對於台灣的永續發展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誠如在本書的「環境教育的推廣及普及化」一節中所言,目前環境教育雖受到普遍的重視,但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首先,「環境教育」的定義,或說「意義」與「範疇」,仍未獲得一致性的共識。在許多文件與論述中,「環境教育」仍被當作「環境知識」處理,但事實上,「環境教育」是價值教育,以知識為基礎,以行動為目的,但並非僅限於知識層面。簡而言之,環境教育的目的在於解決環境問題,而提昇國民的環境素養是重要的過程,而這環境素養及包括了知識、態度與技能各個面向。
此外,環境教育究其實是「為了環境的教育」(education for the environment)。因此,所有能夠支持環境品質提昇、人類社會永續發展的教育過程均屬環境教育的範疇。因此,與環境或永續相關的各種學術、政府、社會領域均為環境教育相關領域。我們需要有更多的人投入環境教育,讓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成為社會的普遍價值,就得強調環境教育的跨領域與包容性,使所有具有能力與興趣者,都有參與的途徑。
在書的全文中,我們提出了看待環境教育的新思維,並且提出了六個基本原則:秉持科學精神、強調自我學習、善用媒體傳播、鼓勵公民參與、採用雙向溝通,與全面擴大參與。這六項基本原則各有其重點,譬如:對於環境相關科學與議題的學習與尊重,是環境教育者的必要功夫,也是環境教育客觀性的重要來源。台灣是資訊開放的社會,可以獲取環境教育的相關資訊與參與的管道相當充分,若我們有開放的態度與積極的態度,則自我充實的機會不虞匱乏。傳播方式的革命是環境教育者必須面對的現實,善用傳播科技與新的媒體運作方式,可以事半功倍。環境教育立基於開放的民主社會,公民的參與也是促成社會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此外,社會各界看待「環境教育」時,亦有對於「教育」二字有單向或權威的意涵有不同的意見。在本文中,我們特別說明,「教育宣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教育的雙向溝通性必須強調,不宜建立「上對下」的姿態與氛圍,而是提供一種「教育的機會」,讓大家能夠共同成長。最後,必須提昇環境教育的「友善度」,使環境教育本身有趣、具體化。譬如,環境教育的媒介不見得僅是「教材」,也可以是遊戲或其他具體的硬體或軟體。以永續性的角度來看,環境教育必須產業化,使環境教育成為可以安身立命的專業,如此所有的專業與創意便可注入環境教育,讓我國的環境教育走出一條海闊天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