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環境與人】由台灣的野生動物資源看未來台灣環境之展望--李玲玲

【環境與人】由台灣的野生動物資源看未來台灣環境之展望--李玲玲

環境與人
【環境與人】由台灣的野生動物資源看未來台灣環境之展望--李玲玲

台灣雖然地狹人稠,但因氣候溫暖潮濕、地形起伏多變、棲地類型多樣,且位於動物南北遷徙的路徑上,加之有歐亞大陸及周邊島嶼的種原匯入,因此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此一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曾經因為棲地破壞、濫捕、汙染等原因而致有多種物種滅絕,例如香魚、雲豹,或是瀕絕,例如珠光鳳蝶、櫻花鉤吻鮭、熊鷹、水獺等。曾經,臺灣也因為當街殺虎、捕捉鯨豚、走私紅毛猩猩、販賣犀角虎骨等行徑,在國際保育界惡名昭彰,成為眾矢之的、甚至被貿易制裁。

然而在國際保育事件的衝擊與國內保育法治與廣宣的落實與推動之下,國人保育意識已有顯著提升,各方保育行動的成效也逐漸顯現,許多原本生存倍受威脅的物種,狀況也有所改善,這些都是相當值得肯定的成果。然而在這些正面的成果背後,仍有不少潛在的隱憂,這些隱憂與社會大眾看待與處理野生動物與環境的態度有關。

首先是野生動物棲地的問題,儘管國內已設立了將近90處的各類保護留區及80餘處的重要濕地,但是保護區外,特別是鄰近人類活動頻繁的自然野地、水系、海岸等,仍有許多野生動物非常豐富的地方,近年來卻因為開發、整治及各種利用的關係,致使這些棲地被破壞、改變、切割、汙染,影響多種野生動物的生存。例如棲息在低海拔雜木林的石虎,受到溪流整治而數量更為稀少的水鼩等。如果任何野地、水系、海岸的開發與工程,都能考慮對整體生態系的影響,盡可能迴避、縮小、減輕對生態系與其中野生動物的衝擊,這些地區的野生動物才有機會活存下去,這樣的開發才符合永續的原則。

其次是人與野生動物衝突的問題,由於缺乏大型捕食性動物,在盜獵濫捕相當程度的控制後,部分野生動物,特別是一些草食動物的數量有逐步上升的趨勢。在此同時人類的開發範圍日益擴張,使得人與野生動物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多,彼此產生的衝突也時有所聞。每當衝突產生,受害者的反應往往是希望能夠永久移除野生動物,認為如此可以徹底解決問題。但是造成人與野生動物衝突的根本原因往往是整個生態系的失調,而非單純的野生動物過多所造成。因此必須從了解衝突點周邊的環境、社會、經濟、文化的狀況,加強野生動物經營管理的研究、規劃,研擬與執行適當的處理措施,方可妥善解決。

此外還有外來入侵種的問題,臺灣民眾喜愛飼養珍禽異獸,除了長期馴化的寵物外,還特別喜歡飼養一些未經馴化的野生動物,其中不乏透過非法管道引入的物種。在此同時,即便是政府三令五申,民間團體的呼籲告誡,放生的風氣仍未消彌,因此無論是不小心的溢出或是刻意野放,各式各樣的外來動物流入野外。若這些外來種若是因為不適應而死亡到還罷了,若是因此在野外立足、繁衍、擴張,更會威脅到原生野生動物和牠們棲地的狀況。此一隱憂隨著國際貿易與交通日益頻繁而越發嚴重。此點必須靠每位國人的覺知,只透過合法管道取得所欲飼養的寵物,並且好好飼育管控,照顧寵物到生命結束。

近來,因為狂犬病的再發生,使得野生動物的族群分布、數量與健康狀況受到注意,在此同時國內以往對野生動物基礎資料收集、研究、監測與管理不足的問題也一一浮現。若要妥適地維護與管理野生動物資源,研究、監測及管理人力與資源的投入絕對是必要的。

總之,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必須注意自己對其他生命的態度與行為,才能妥善維護自然環境,與周遭的野生動物和平共處,共榮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