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公義與永續》全球化經濟: 全球化進程的產生及其影響(二)

公義與永續》全球化經濟: 全球化進程的產生及其影響(二)

Q7: 川普於22日簽署針對中國大陸經濟制裁備忘錄,起因於中美貿易逆差龐大等問題,並將針對相關產品,如鋼鋁課重稅。此舉可能引發中美貿易戰,各國央行也密切關注這個問題。因此,全球化的好處除了增加生產效率之外,經濟學界也經常提到全球化會帶來價格的均等化,包括產品、原材料的價格,也包含要素的價格(factor price)。要素價格是指生產要素的使用費用或要素的報酬。例如,土地的租金,勞動的工資,資本的利息,管理的利潤等。為什麼全球化會帶來要素價格的均等化 ? 而中美貿易戰有哪些脈絡可循?

3.價格均等化、勞動報酬均等化

A7: 商品跟原材料可以進行貿易,貿易一定會把它們在各地的價格拉平,譬如說中國的產品價格比較低廉,賣到歐美國家去,中國的價格就會往上,歐美的價格就會往下,價格會拉平。這個拉平事實上可以提高產品的配置效率,不過也不能夠忽視它帶來的副作用。

此外經常會提到的,就是要素價格的均等化。這裡包含勞動的報酬,同質的勞動在全球報酬大概都會趨於一致,就跟商品一樣,所以台灣的薪資為什麼不上去的原因,最主要就是因為全球化之影響。所以,在已開發地區,報酬趨於一致,意謂資本的報酬率往上,勞動的報酬率往下;反之,在發展中地區,薪資會往上,就業機會增加。

許嘉棟教授對此舉了一個實例,在一九九○年代到二○○四年這一段時間,中國商品已經充斥全世界的市場,它的生產成本比較低,所以把全球的商品價格都拉下來了。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只是附帶產生的副作用是之前大家沒有想到的,這就涉及到中央銀行的政策問題。通常央行的首要任務就是穩定價格,一旦價格穩定就可以兼顧經濟成長,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來促進經濟,在那樣的環境之下,世界的價格很穩定,所以中央銀行的職責主要就在協助經濟的發展。事後檢討,正因為全球物價很穩定,歐美政府就用一個強力的寬鬆貨幣政策來協助經濟發展,但寬鬆到太過分,所以引發了次貸風暴。

另外,原材料的價格也會隨全球景氣起伏:景氣差時,原物料的價格就比較低,一旦景氣上來,原物料價格也就跟著漲。譬如說在次級房貸風暴發生之前,當時原物料價格正在往上爬,次級房貸、全球金融海嘯之後,原物料價格又跌下來了。

Q8: 全球化帶來的價格浮動也會對一些發展中國家會產生影響,甚至帶來一些副作用,台灣在這樣的現實中應該有怎樣的反思呢? 比如這次中美的貿易戰危機,台灣會受到甚麼影響,又應該如何因應呢?

A8:

副作用是在全球化下與政經間的關係複雜,非一日可改變,強國越強,弱國越弱下的資源、人力的掠奪、壟斷與運用。我們會否成為菲律賓等追求西方民主,而忽略對國力與人力的長期規劃與投資,忽視基礎建設與核心價值,淪為開發中國家後段班?

我國經濟部就指出台灣會有兩群體受影響,分別是在大陸投資的台商,以及提供中間材品到大陸再銷美的台灣廠商

依據我國財政部統計,去年我國出口主要國家中,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地區的出口金額占比達到41%,金額為1302億美元。主要出口項目包括電子零組件、塑橡膠製品、機械產品等,多數都為中間財產品。只要是透過大陸供應鏈,而且終端產品銷美的廠商,都有可能會受到美國301制裁的影響。例如,已經去大陸投資且產品銷美的台商,或是有供應給大陸的半成品、零組件再去銷美的台灣廠商。

此外,針對對鋼鋁課重稅的問題:

美國為台灣鋼鐵最大出口市場,去年出口美國鋼鐵金額約13億美元,占台灣鋼鐵總出口比重13.16%,若美國對進口鋼鐵加徵25%從價關稅,對台灣鋼鐵業將造成負面影響。

美國為台灣鋁製品第6大出口市場,去年出口美國鋁製品金額4400萬美元,占台灣鋁製品出口6.15%,美國對進口鋁製品加徵10%從價關稅,對台灣鋁製品業衝擊相對輕微。

若美國對進口鋼鋁課稅進一步演變成美中貿易戰,對台灣經濟的衝擊更大。我國央行總裁楊金龍便於今年首次理監事會指出,台灣的全球價值鏈參與程度高達67.6%,受美國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措施的直接影響相當大,產出減額將達GDP的0.8%;若加上中國報復措施的影響,產出減額更將擴大至GDP的1.8%。

Q9: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對中國大陸祭出經濟制裁,另一個重大戰場便是301條款,對中國智財作出動作。全球化下得利者往往是供給面較少,需求面較旺盛的。大致包括有限的自然資源及創新技術、專利、特殊技能的擁有者、累積的大量資本。知識產權的掌握者,知識產權的標準制定者在全球化下,可以資本化、控制附加價值。,全球化目前帶來的知識產權的問題是甚麼呢 ?

5.知識產權問題

A9:科技創新推動了全球化的發展進程,科技的創新也催生知識產權的問題。

早期的知識產權立法源於英國17世紀、18世紀的重商主義思想,旨在促進本國相關產業的發展。近代英國知識產權法作為一種產業、商業政策和科技、文化政策的有機組成部分,保護了發明創造者的利益,刺激了發明創造者的熱情,為18世紀70年代開始的工業革命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礎。世界各國紛紛利用知識產權制度促進本國的創新,發展本國的優勢產業。

美國1980年代通過拜杜法案(Bayh-Dole Act),即在鼓勵研究人員和機構,使用著作權、專利等合理且合法的方式,保護自身研究發現,賺取個人利益同時,使大眾也能夠受惠於這些研究成果。也藉由此法案的推動,鼓勵各界運用聯邦資金資助所發現的研究成果,促成企業與大學間的合作,加速美國企業在商品應用上開發的速度,以及讓更多人可以接觸到這些商品,確保聯邦政府投注於大學的資金,也能夠成為經驗成長的原動力。根據網路上資料顯示,1978年,美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是5%,《拜杜法案》出台後這個數字短期內翻了十倍。美國在十年之內重塑了世界科技的領導地位,《拜杜法案》功不可沒。它被《經濟學家》雜誌評為美國過去50年最具激勵性的一個立法。是美國從「製造經濟」轉向「知識經濟」的標誌。

從而世界各國皆通過鼓勵知識產權帶動創新創造,形成一股遍及歐美先進國家乃至全球有影響的創新型產業集群。目前WTO的知識產權制定及標準由西方國家為主導,在開發中國逐漸崛起之際,關於知識產權的制定與協商關乎各國政經角力,勢必將成為今後最重要的大課題。

Q10: 根據2017年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在21日公布2017國際專利申請數,結果顯示美國依舊是第一,特別值得注目的是中國大陸躍升第二,超前日本。而根據資料顯示2017年專利有一半以上來自東亞,這反映技術創新從歐美轉向南韓與中國。那台灣在這個專利的戰場上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A10:  話說回來,根據網路上數據顯示,台灣專利根據2015年台灣智財局統計,我國受理發明專利申請件數已連續2年下降,3年來減少9.4%。

自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全球科技業者的專利申請量都在減少當中。但金融海嘯之後,各國的專利申請量慢慢回升,如中國大陸在2009年跌到谷底之後,緊接而來的是連續5年的高度成長,2014年時申請量已經達到2008年的110%左右,與美國並列是唯二回復金融海嘯前水準的國家。至於歐洲(EPO)、韓國(KIPO)、日本(JPO)雖然都尚未回復到金融海嘯前,但衰退程度最多3成。只有台灣(TIPO),2009年時的衰退程度就超過4成,之後五年繳出的申請量數字也鮮少突破2008年申請量的6成。換句話說,經濟不好時,申請量衰退得比別人深,而經濟轉好時,申請量回復得又比別人差,才是台灣專利環境真正的現況。

今日的台灣進入面對創新驅動產業成長,與轉型的競爭時代。產業必須兼顧投資與創新,依賴研發人才與智財需承擔高經營風險。智財戰略的核心議題是智財創造、智財運用與智財保護,需要國家級的智財戰略綱領,企業用的智財管理策略,

在以美國為首的智財霸權的掌控下,國際智財競爭是根本思維,鼓勵創新研發創業,強調嚴謹的保護商標專利,智財侵犯立即以貿易手段制裁,台灣政策轉型的關鍵只能與國際接軌與時俱進,不斷修訂政府專責組織的設立,企業更需高附加價值發展為主導,與智財訴訟運用的知識準備。

Q11:台灣的專利環境聽起來不是很樂觀,是甚麼樣的原因造成這種衰退?

A11:台灣專利長期行政效率低落、司法效能不彰;專利品質積弱不振;政府未扮演好角色是重大問題。

根據業界分析,司法判決與行政運作的不同步,是台灣專利界另一個長期存在的事實。從2008年智財法院成立以來,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就是專利權人的勝訴率實在太低。

然而,真正值得業界警惕的,還是台灣專利品質的長期積弱不振。

曾擔任基金會座談者的周延鵬律師認為,政府最大的責任是錯誤的判斷取決於缺乏實務經驗:政府單位利用法人研究單位把不正確的作法擴散,這是致命的錯誤;也就是運用學術界的人才,完全沒有國際專業實務經驗。專利要有三實:國際實作、實務、實戰

因此為什麼台灣廠商在過去投資了不少資源在智財及發展專利上,卻生不出有價值的優質專利。這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 一、台灣企業接觸及處理的技術與業務範圍有限;二、台灣企業的專利品質太弱。

Q12:台灣應該如何尋求改善積弱不振的現況?

A12:前鴻海法務長周延鵬律師於基金會座談時分享他在鴻海的經驗,他建議專利必須從大國專利開始,而不是從本國先申請。進入鴻海時,所面對的專利風險是美國,當時他跟郭董提出,能否雇用十個美國專利律師來台灣?那是一九八九年,這是一筆很龐大的支出,結果郭董答應,這也是為什麼鴻海走出專利不一樣的路,用大國制度改變與檢驗我們的瓶頸。

周延鵬表示,台灣專利檢索系統是採關鍵字與專利分類,不具他國產業結構、技術、產品及功效等多元查詢功能,造成台灣所謂的專利地圖,根本不可靠。因此對於台灣政府提出以下幾項建議:

1.台灣智慧局不應該花時間審查專利,應將台灣專利簡化到只要申請人擁有美國、日本、歐洲專利,就自動給予申請人台灣專利,就像進口專利一樣,不用再花時間去審查。另一方面,智慧局應該把時間用在產、官、學、研在專利處理上所需要的技術大數據分析、專利風險、專利佈局的分析。但問題是現有的這些審查委員可能沒有能力去做這一些分析,必要時唯有重新訓練。學校基本教育外,專業人才培育尤為重要。

2.政府整個決策體系要改變,要多聽具國際實務經驗的人的意見,才能有所改善。而企業本身也必須改變,要延用更多國際性人才。在台灣從事專利其實不太需要處理台灣專利,而是需要具備很多美國專利的學理及實務基礎,但大部分人卻不具備一個美國專利代理人或是美國專利律師的資格。除了資格不用談,所具備的學理及實務也是不夠的。台灣企業最大的方向或是市場就是美國,所以美國專利很重要。

3.專利師考試應該只是一個資格考試,國際實務經驗養成更為重要。

4. 過去台灣經濟發展靠硬體,大部分產業沒法體驗無形資產威力及獲利。以往的思考都在有形,如何將無形腦力產出物變成資產是我們不熟悉的。面對當今數據時代,著力無形資產,改變思維模式和營運模式才能在這一輪產業拚比中勝出。

Q13:談到智財問題,人才培育是關鍵問題。當前台灣面臨產業轉型,在人才培育上可以有哪些方向?

A13:

美國智財之所以成功,除了《拜杜法案》之外,還有產學合作。其中學校設立的「技術轉移」是其中關鍵,優秀的技轉人才對於法律、商管會計,甚至自然科學均有涉獵,方能選擇正確的商管模式、了解技術的關鍵並選擇適當的保護措施。因此人才的培育應該具備跨域的能力。政府應該鼓勵大學設置專門系所培育人才。

根據周延鵬律師在基金會座談會提到,目前是大數據時代,因此依據他近年專研數據的經驗,迎接數據時代,在人才方面,台灣學校教育,大多落後於實際國際的技術跟經營方式,需要調整。職場教育偏重線性思考,和當今數位化、數據化所需要的非線性思考模式和行為相抵觸。

此外,職場訓練不只要效率和紀律,更重要是訓練出更有思考力的人才。目前很多EMS工程師入社會三年大概可照圖作,沒法創造,幾乎各大公司皆如此,顯示整個職場的訓練方式應改變。新技術、新產品現進入多技術融合跟產品融合,產生很多機會,但台灣無法培養國際的行銷和銷售人才,缺乏多領域人才。台灣應該朝這幾個方向進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