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義與永續》經濟全球化:貿易戰與國際秩序(一)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 2018年08月31日一、 近年國際局勢動盪,民粹勢力興起,如脫歐、美國川普總統上任,直到最近貿易戰的興起,討論中都存在「經濟全球化」一詞,經濟全球化是甚麼樣的概念?
根據中研院士劉遵義教授於基金會的演講中提到,全球商品與服務貿易和跨國、跨境的直接投資、證券與各種金融投資(portfolio investment),跨國、跨境資本的流動、勞動力與人力資本的流動,人員與遊客的往來及資訊的流通,都可算是經濟全球化的一部份。經濟全球化不是一個新現象,早在西元前二世紀中國漢朝時就有張騫遠通西域,開拓了絲綢之路。歐美各國的全球化活動,開始得比較晚。西班牙人自十五世紀後陸續征服了拉丁美洲和菲律賓;葡萄牙人於十六世紀抵達印度、中國、台灣與日本等地;十七世紀,荷蘭和英國則分別有東印度公司作為他們全球化(及殖民)的工具;十九世紀,美國軍艦進入日本長崎港,強逼日本開放;二十世紀初,也有美國的「中國飛剪號」(China Clippers)從事美中兩國之間的貿易。全球化不是新現象,只是最近幾十年全球化的速度比以前大幅度的增加。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瑪士‧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在他《地球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一書中,認為全球化已經伸展到地球上每一個角落。全球化現在遭到很多人質疑,也就是說全球化面臨困境。總體來說,每個參與全球化的國家,無論大小,都會得到好處,只是有些國家受益較多,而有些國家受益較少。
全球化在每一個國家內部,也會造成贏家和輸家。贏家就是出口商、進口商和進口商品與服務的消費者,輸家就是被進口商品或服務替代的產業和雇員。由於在很多國家之中,輸家並沒有被照顧到,這些輸家就會對全球化產生質疑,認為全球化對自己不但沒有甚麼好處,反而有壞處,英國脫歐就是在這種思維之下的反應,又如川普選上美國總統也是受這些人的支持。本次法國大選落選的瑪琳‧勒朋(Marine Le Pen)女士,也有很多的支持者,基本上可以說是由一群全球化之下輸家所擁戴的。
二、 經濟全球化會帶給一國經濟甚麼樣的好處?而台灣的經濟成長是否也得益於全球化經濟?
根據中研院士劉遵義教授於基金會的演講中提到,過去幾十年來,全球的實際GDP與全球貿易皆增長快速,全球商品與服務貿易佔全球GDP的比例(1960-2015),持續上升,尤其是在1999-2007年八年間,全球實際GDP增長3.3%,而全球貿易增長是5.5%,可以說這段期間內的全球GDP增長是由國際貿易增長所帶動的。回想在東亞日本的崛起,香港、台灣、新加坡與南韓亞洲四小龍的跟上,後來中國大陸經濟的興起,都是出口帶動的,才得以從低收入國家達到今天的水平,其實都是拜經濟全球化之賜。
70年代左右貿易的增長是亢進的,GDP增長也非常高速。但自2007-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全球貿易和全球GDP的增長速度呈現停滯。2008年至2015年,全球GDP和全球貿易每年平均增長率已分別跌至2.2%和2.5%,貿易不再是推動經濟的原動力。
在全球化的浮沉中,國別貿易與境內生產總值(GDP)比例的變化,在大經濟體和小經濟體是不同的,因為它們對於國際貿易的倚賴性不一樣。讓我們就中國跟美國這世界最大的兩個貿易國來做比較,這兩個國家的總貿易量過去一直都在上升,其中中國大陸的貿易增長率遠遠超過美國,但兩年前雙雙開始下降。但中國跟美國都是很大的經濟體,經濟成長主要以內需為主導,出口不是非常重要。對於台灣、香港這種小型經濟體就不一樣了,出口非常重要,出口佔GDP的比例有時會大於百分之一百,出口對經濟成長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
根據前財政部長邱正雄先生於基金會講座的分析,從台灣每人平均GDP成長率來看,製造業的人均GDP成長率最高,顯示製造業是帶動台灣人均GDP向上的主要動力,而帶動製造業GDP上升的主要動力是靠出口。台灣製造業能有高的成長率,就是台灣參與經濟全球化所得的益處。而台灣的電子類股指數跟台股指數是有密切的正向連動關係,同時這二者也與台灣實質GDP的成長有正相關,可以說台灣經濟主要是受到電子類股的影響。而電子類股的成長主要靠全球化。1985年到1999年台灣經濟成長主要由內需帶動,而2000年以後,台灣經濟主要都是靠出口及進口。這跟全球化帶來的貿易效益息息相關。
三、 國際貿易在全球化下為何快速增長?
對於國際貿易的快速增長,劉遵義教授總結五點:
第一,早期的國際貿易存在許多貿易壁壘,如各種關稅和非關稅的障礙,世貿組織WTO成立之後,各會員國彼此對外抱持比較開放的態度,貿易壁壘都逐漸降低、障礙減少。此外,許多的自由貿易區和經濟共同體紛紛成立,都有助於國際貿易增長。
第二,近幾十年間,全球經濟有很多新參與者,比如中國大陸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開始參與,像俄羅斯是1990年以後正式跨入今天的世界經濟,還有包括東歐國家、前蘇聯國家等加入,促進貿易活潑成長。
第三,是生產方式的碎片化(fragmentation),我稱它為生產方式的非垂直化(de-verticalization)。一個生產垂直化的企業意味着所有的零配件和所有的工序,都由企業自家生產作業。近幾十年來製造業最大的改變就是非垂直化,生產分工越來越細,很多產品採取跨國或跨境分工,部分企業只做供應鏈的一部份,以蘋果手機為例,晶片可能是台灣台積電生產的,但是記憶體可能由韓國生產,鏡面可能在日本生產,最後則在中國組裝,所以生產供應鏈非常國際化。在生產非垂直化下,一個產品的各項零組件和半製成品可能來自很多國家,這些跨國分工都需要運輸與物流業支撐,大幅度增加國際貿易的總量。
第四,是採用共同貨幣。2000年歐元誕生後,在歐元區裡採用共同貨幣,只需在一個最大經濟效益的地方生產,就可以供應整個區域。以前歐洲共同體會員國之間,雖然沒有關稅,但是關稅只是貿易障礙的一部份,另外一部份就是相對匯率。舉例來說,採取共同貨幣之前,產品應該由德國生產,運到法國,抑或由法國生產,運到德國,就要考慮到德國馬克跟法國法郎的相對匯率問題。有了共同單一貨幣之後,例如在西班牙生產就可供應全歐元區,不必再考慮匯率因素。未來如果歐元崩潰,後果將難以想像,所以應當不會發生。
最後,因為交通與通訊成本的大量降低,服務業也開始全球化。很多後勤、後台辦公室就都隨著全球化搬遷到很便宜的地方,例如在美國打電話去查號,接聽電話的客服不是在印度,就是在菲律賓,因為通訊成本大幅降低,如果後勤辦公室設在這些低工資的國家,成本將比在美國低廉很多。
在全球化下,能夠遷走的就業機會就會被遷走,但旅遊業是遷不走的,觀光資產會是屬於當地的。此外,大學也是遷不走的。
四、 資訊與通訊科技的發達也加速全球化的速度,傳播的速度也加速跨境管理的效能,我們如何理解在高科技之下,經濟全球化的變動?
全球化擴大了市場,令资本回報率提高,特別是無形資本的回報率。例如專利權,創造專利權的成本是固定的,所以假如市場能夠再擴大,所得的便都是淨利。這就可以理解為甚麼中國大陸對蘋果這樣重要,因為蘋果i-phone只要靠美國市場就夠回本,再開發一個中國市場就是淨賺的了。
國際貿易增長的同時,跨境的直接投資也在增加,因為很多國家開始歡迎外國直接投資,撤除各種投資與貿易障礙,同時祭出種種優惠措施,例如五年免稅等等,所以增長很快。在1970-2007年(金融危機開始之前),平均每年增長率是14%,非常高,但在2007年金融危機之後,便是以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下降,所以全球化的困境就是全球貿易量在下降,跨境投資量也在下降。
近十年來,跨境資本的流動大大增加,尤其是短期資本(所謂熱錢),大量增加。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實行量化寬鬆,日本、歐洲中央銀行等也跟著實行,全球貨幣流動性多得不得了,但利率非常低,資本都往回報率稍微高一點的地方流進流出,也造成很大的問題。因為這只是短期資本,而不是長期資本。外國資本流入一般是短期的,如果當地企業利用這些資本做稍為長期的投資,就會有兩個不對稱,一個是期限不對稱,投資要長期,但資本是短期的,一旦外國資本要撤資就會有麻煩;第二個就是貨幣不對稱,欠的錢是用外幣來計算的,假如匯率變了之後,尤其是本國貨幣貶值之後,恐怕也不一定能還得出,所以短期資本流入其實是弊多於利的。
五、 全球化會產生贏家與輸家,全球化會付出甚麼成本?是否中美貿易戰的爭端源自於此? 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全球化一定會有贏家。首先,自願跨境貿易一定是雙贏的。此外,在全球化之下,資本的配置會更有效率,規模報酬更容易達到,而無形資本的回報率因市場擴大,也會升高,主要是因為發明創新的成本是固定的,市場愈大,回報率就會愈高。同時,全球化可促進技術與知識的傳播,並透過旅遊或留學,增進人民跟人民之間的來往交流。有些全球問題也需要各國一起來商議處理,比如氣候變化的問題,是單一國家無法解決的,一定要聯合起來,這也是全球化的好處。
但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在兩個貿易夥伴之間,究竟誰得的好處比較多?這是很難界定的。所以當川普說美國吃虧了,並不是說美國沒有得到好處,他知道全球化對美國有好處,他的意思是,美國是有好處,可是大量的好處都是讓中國大陸、日本或德國佔去了,他覺得美國拿到的好處不夠多。
雖然全球化對整個經濟體來說是好事,但在經濟體的內部,時常會出現問題,因為全球化會創造贏家和輸家。參與國際貿易的贏家一是出口商,在出口商品上創造利潤和就業機會。其次的贏家便是進口商與進口商品的消費者與使用者(包括其它使用進口零配件的生產者),因商品可能比較便宜,品質比較好,選擇更多元。可是誰是輸家呢?輸家就是被進口商品替代的國內產品的製造商與它們的雇員,有些人會失業,有些企業可能失去競爭力而被迫關門。
為什麼每一個國家內部都有些人傾向於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就是因為這個政府沒有好好地補償和照顧這些輸家,未能讓經濟全球化的好處為全民分享。這個問題,過去各國政府都沒有好好處理,現在已無法避免,需要面對這個問題。
而針對上演中的美中貿易戰問題,劉遵義教授近期於《南華早報》發表的文章《美中貿易戰的背後是兩國力量競爭與貿易保護主義浪潮高漲》指出,中美貿易戰其實跟貿易無關,而是兩大動態事件對中美關係同時發作的結果。第一個事件與中美角逐世界經濟和技術統治地位有關。第二個與民粹主義、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在全球特別是在美國抬頭有關。最後會怎樣呢?可能除了美國之外,中國與世界所有國家會繼續維護當前在世界貿易組織下的這套多邊貿易制度。歸根結底,所有國家都得到好處並將繼續從中受益。然而,中美關係今後必須小心駕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