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公義與永續》面對高齡社會—打造友善新環境(三)

公義與永續》面對高齡社會—打造友善新環境(三)

Q1:高齡化是全世界的趨勢,請問臺灣目前的人口老化現況為何?中央與地方有何應對的政策?

我們正經歷歷史上的集體長壽,人類在近兩百年來平均壽命從40歲增加到80歲,這個歷史現象在人類世界中從來沒發生過,很難從過往經驗中找因應辦法。台灣於1945平均年齡為50歲,如今已從50歲增加到80歲,人口集體長壽的速度高出全球。

臺灣目前是生產人口最豐沛時代,但已感受到缺工的壓力,且高齡人口以倍數成長,從扶老比(15-64歲人口除以65歲以上人口)來看,目前10個年輕人扶養1位老年人,到2060年則變成1.3個年輕人扶養1個老年人。2016年台灣15-64歲人口比例達到最高值,往後逐漸下降,未來人口老化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雖然全世界都有此趨勢,但台灣生產力下降、高齡化速度比其他國家更快。目前已有10個縣市高齡人口達到14%,45個鄉鎮達到超高齡。

台灣過去有《人口政策白皮書》,建議雖好,但有兩項缺點:(一)不夠完整,沒有包含民間與產業的力量。(二)如何於地方落實。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高齡友善城市的模組」,模組中有八個面向與一個檢核表,告訴我們哪些事情可使環境對長輩更友善,包含住宅、交通運輸、社會參與、公民參與、公共空間與建築、資通訊環境、社區支持及健康服務、健康與長照的服務體系等八大面向。國民健康署扮演社會倡議的角色,提倡中央推動、縣市落實,朝這八大面向努力。

縣市落實部分,僅以臺北市府為例,現已投入了3千萬元試辦源於兒童繪本故事的「石頭湯」計畫。「石頭湯」的名稱的由來,是源於兒童繪本故事:有3名飢餓的士兵來到窮困的城鎮,在苦尋不著食物的情況下,突發奇想用石頭燉湯,並告訴好奇的村民只要也貢獻一些食材就可分享,於是村民就把自己有限的蔬菜、肉類、香料等食材投入鍋中,在眾人齊心協力下煮出一鍋美味料理,不只士兵,連貧窮的村民都飽餐一頓。

柯文哲指出,北市府運用「石頭湯」故事的全新概念,將不同的照顧需求,透過社區中的「個案管理員」,把醫療、護理、輔具、藥師、打掃等各種項目整合,而不是要老人自己到處去尋找協助;而「石頭湯」計畫上路以來,已在5個高齡人口集中的國宅提供一站式的整合服務,服務了上百名高齡個案。面對高齡老化,首先想到的是高齡者會失能、生病,需要經費協助,這會增加社會負擔,另一方面則擔心生產力下降,消費力也會疲軟,但從正向思考,如果長輩健康,也可以成為睿智、有經驗的生產力,同時在醫療消費負擔會減少,這就是「銀色生產力」、「銀色消費力」。

 

Q2:您剛剛提到高齡者失能的問題,請問什麼叫作失能,而失能帶來的影響及應對方式又有哪些政策在執行推動,效率又如何?

失能的定義是:不分年齡、類別,只要是功能有問題而需要長期支持照護者,包括失智者、精神病、發展遲緩、身心障礙等所有患者。根據研究,一個不健康的人所活的時間雖然短,但其花費的經費與社會成本是最高的。民間調查也顯示,百歲人瑞跟65歲的一般人相比,也是看病較少吃藥較少,因此健康與社會轉化是做得到的,這就是所謂「失能壓縮」的想法。

什麼問題會造成失能與死亡?「健康年數損失」是國際通用指標,目前造成健康年數損失最重要問題的是非傳染性的慢性病,包含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失智、事故傷害以及失明、失聰等感官問題,雖不會造成死亡但會導致失能並折損年數。全民健保不能保證國民健康,應注重慢性病的控制。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健康老化,利用維持或增強老化後的功用能力(functional ability)來達到健康老化。功用能力是內在效能(身心健康狀況)與環境特性兩者交互作用所決定。也就是說即便我們老化並有部分失能,但若環境友善,應用輔具幫助,還是能維持好的功用能力,就是健康老化,如此就能強化社會、經濟韌性。

除了失能者,照顧者的身心壓力也極大,很多人更是辭去工作、專心照顧,長期壓力累積下來,也可能無法負荷,導致自己也成為需要被照顧的對象。當責任壓的照顧者喘不過氣時,各縣市政府提供的「喘息服務」,多少能協助緩解壓力。所謂的「喘息服務」可分為2類:居家式喘息服務與機構式喘息服務。前者是政府安排照顧服務員,至家中照顧服務對象,後者則是安排服務對象至合約的護理之家、養護中心等接受全日照顧。這是近期新聞時事討論的問題,深化不易是推動上尚有困難。

 

Q3:健保醫療及長照體系設計的銜接與缺失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醫師提出片斷化、片面化,兩片問題。

台灣老人年平均住院0.38次,為65歲以下民眾住院風險三倍。常見診斷排序為肺炎、癌症相關治療、泌尿道感染、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但單以失智症的長者來說,患者通常因為年紀大會伴隨其他的疾病,但就醫時,卻不是具有失智症照護專業的醫療團隊進行診斷或治療,造成醫療片斷化。骨科亦同,髖關節骨折病患在台灣,絕大多數都可以在24小時內開刀,具有很高的效率,但是在健保DRG支付方式之下,對病患後續照護措施不夠,鮮少關心患者跌倒的背後原因、骨質疏鬆的狀況、能否復原、是否接受充份復健等問題。台灣的醫療體系設計僅重視急重症醫療,缺乏對病患的長期考量,一味追求提升醫療效益是不夠的。長照場域內的情況更差,醫療與長照脫鉤,醫生常不會看到長照個案長什麼樣子,開藥無法完全符合需求,高齡照顧呈現「兩片」-片斷化的照顧、片面化的思考,導致見樹不見林,看病不看人。若以合併失能來說,65歲以上16%有各種身心失能,70歲以上則有40%,因此處理高齡者醫療照顧需同步考量多重疾病與身心失能,這是常態,但體系並沒有這種設計。

不論是開發中國家或已開發國家,餘命(剩餘的壽命)都增長了,但不健康餘命增加的比健康餘命還多。醫療體系看似成功,但不代表病患都能健康生活,這是醫療體系發展困境。處在高齡社會,台灣對於失能預防的問題關注較少,過去研究指出高齡長輩若出現失能,甚至比疾病造成的死亡風險更高,不論原先健康狀況如何,高齡長者一旦失能,死亡率就會大幅增加。當今社會與醫療體系忽略失能對於健康照護的衝擊,失能不只是單純的照顧議題,而是整個社會面必須面對的挑戰。

未來,社會應設立以「失能預防」為目標的體制,針對(一)身體功能、(二)心智功能與(三)感官功能三方面切入,使台灣社會將失能極小化。這過程中必須建構完善個案管理,否則未來照顧體系將更複雜、更片斷化。

醫學教育一直以來針對疾病進行教育,40歲、50歲、80歲的高血壓都叫高血壓,但隨年齡不同,身體狀況也有所不同,應有不同處理方式,但醫學教育甚少教導不同處理邏輯;每種個別疾病都教得很仔細,但當一個人有五種病時,也未教導如何同時處理,最後造成多重就診與多重用藥的負面結果。

 

 

 

 

Q4:因應高齡社會,今日有什麼相關的機制的思維與推進

 

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曾提出建議:行動作法應兼具經濟效用社會效用

經濟面指的是型塑「護老產業」,引導資金流入護老相關的一、二、三級產業,且具體發揮創造就業、促進社會設計、提升生活環境以及促進社會公平。

行動規劃應務實配合社會價值、家庭生活型態、親屬關係、城鄉差異、世代特性等。就世代特性而言,以2015年65歲者為例,這一代的老者多是1950年代以前出生,成長、就業於1960-80年代,正是台灣經濟成長蓬勃,都市化快速的年代。因為生逢其時,經濟相對富裕,多數人搭上房地產投資列車,因此在都市中自有住宅;相當比例的人,是第一代城鄉移民,因此擁有城與鄉的生活經驗。如今多數在新故鄉老化,都市環境條件如何支持其維繫適當親情關係和社區認同。

同一世代的另一族群是留在故鄉者,多半務農或從事其他二級產業。面對子女不在身邊,田園將蕪,鄉村社經活力退化情況。因此,要處理鄉村地區護老課題,不僅是以老人為焦點,更要振興農業,引導年輕人入鄉,間接達成世代之間照顧老人的效果。舉例來說,都市老齡人多住在公寓,沒有電梯設備,若能在社區附近找新的房地產開發產品,購買設施完備新住宅套房,將舊有房產釋放給第二代子女居住,不再強調三代同堂,而以三代同區照顧取代,也許這是政府可以鼓勵的住宅產品改善方法。在都市地區,不以家庭為焦點,而是以社區型活動中心、公共設施為著力對象。

不論城鄉,養老、護老都應跳脫「屬於家庭負擔」觀念,它是集體消費、合作事業、社區營造,也是社會設計的範疇。在此觀念下,相關政策計畫設計,都應以合作、共享、互助為核心價值,惟有這樣做,才能真正達到對老人友善的社會。為此,政府與企業可多支持非營利團體,鼓勵開創社會服務的業務,譬如開設「社區長青共食廚房」、經營老人社團等。

 

面對養老、護老需求,社會需要新的社會組織及新的社會關係,才足以藉由它們發展出新的服務、空間類型、活動模式等。而根源是扎根於社區的人與組織,因此有兩個方向可行,一是已有社區營造經驗的社區,鼓勵其向社區養老這塊擴展行動;另一則是支持新設非營利組織(NPO),如合作社、社會企業等,以「健康城市」為機制,串起地方政府各部門。交通面來看,無人車、結合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資訊科技產業)的公共運輸、Uber(鄉下更需要)、網路宅配購物等,都將更有利於老年人的交通需求。

 

Q5:目前有關老人的「經濟安全保障」制度並不完備, 對此,基金會專家學者有什麼建議呢?

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胡勝正提出三層老年經濟安全,分別是社會保險、職業保險和個人自願之私人商業保險、儲蓄、家庭互助等保障。

人口老化是由於人口高齡化與少子化,牽涉社會保險的世代公平正義。老年經濟安全有三層,第一層是社會保險,就勞工而言就是勞保。第二層是職業保險或年金,也就是勞退。最後是個人儲蓄,隨著人口老化,子女減少,社會保險財務短絀,這層角色功能愈來愈重。當人口老化衝擊世代移轉機制,兩個常用的解決方案是;延遲退休、少領年金,與提升基金運用效率。

就延退而言,人口高齡化,因健康增進,不但減輕社會保險負擔,也有助身心健康。但延退需前瞻性的規劃。延退等於剝奪年輕人工作機會,高失業率時代,必須審慎。除重視健康外,保持人力資本的生產力亦是必須。基金管理責任與績效,更必須恪守善良管理人職能。除退休制度外,全民健保因人口老化的財務改革,促進健康及保大(病)、保小(病)都必須重新檢視。保財務安全,還是保健康,還是能兩者兼顧?我認為不是台灣人喜歡看病,而是全民健保制度有問題,現在制度只能單點沒有套餐,看病需一科科掛號,只為符合全民健保給付。

建議比照國外做法,讓每個人有自己的「Unified budget」(統一預算、綜合帳戶),算成稅的一部分,包括個人房產、健保、年金等都在「一包」裡,把老年人相關的個人資金、資料都一起記錄,更重要是讓高齡社會的政策效率提高,在適當的時機、注入妥適資源。

交通上,台灣對老年人口並不友善,騎樓高低不平且道路坑坑洞洞,雖已有扁平化處理,對老人家依舊不方便。許多人原是一條龍,老年跌了一跤,最終只能躺在床上。捷運系統便利,電梯為捷運必備,但標示不清,需繞了許久找尋,這對拿拐杖的老人是大挑戰,這些都可以改善。地方政府建設自行車道,卻壓縮老人行路空間,危險也很諷刺。現在都希望老人盡快交棒,老人是很痛苦的。

 

人都是會老的,老了自然會從工作崗位上退休下來,雖然不用工作,但總還要生活。收入減少,時間與生命延長了,如何善用老本?確實是退休生活中十分實際的現實問題。若靠子女,不一定人人都能有此福氣,靠自己才是最有力的保障。有人說:「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老年人更應該對此有深刻的體認及採行預防之方。另外,隨著年齡及身體的老化,也可以考慮建立退休安養的信託機制,也就是說可以在還算年輕時,安排一個信託計劃,使信託業者可以依據信託契約規劃,避免年老時因為意識不清楚,擁有的資產可能會被挪用,或者被棄養。或者運用遺囑信託的安排,達成富過三代,照顧子孫的目的。

國家早日規劃完善之老年人經濟安全保障制度,避免「老來無本,晚境淒涼」的困境,才是高齡社會長者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