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影響國本的教育政策
王伯元 — 2012年12月04日有關證所稅復徵乙事,甫自提出各方就爭議不斷,不論朝野對此都大有意見,層出不窮的版本讓大家眼花繚亂。台股也因此受到重大影響,成交量萎縮,讓政府還未收到證所稅開徵之利,就已先蒙受證交稅大幅損失之弊。謝金河先生就曾在雜誌專欄裏提到,證所稅還未正式上路,台灣經濟上的損失就已高達3兆元,而這些錢似乎只買到了「公平正義」四個字。個人對此深有同感。
目前台灣的社會,「經濟」和「教育」可以說是人民心中的兩大糾結,但經濟上的缺失相對還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補救,只要決策正確就可收立竿見影之效,但教育如果方向偏失,其影響可能要一段時間才能浮現。一旦產生後遺症,要花數倍時間才能扭轉,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其損失是無法以任何數字來代表。
台灣的教改總是在缺乏適度討論以及廣泛民間參與的情形下倉卒實施。以12年國教而言,當然出發點也是在追求所謂的「公平正義」,但在大多數民眾都同意「考試」是現階段最符合公平正義原則的制度下,就貿然實行免試並以各種評比方式來做為升學的依據,這種粗糙的決策對於達成理想毫無幫助,反而造成更多不公平及弊害。同時,複雜的評定及比序方式讓家長及學子惴惴不安,坊間的補習班更蠢蠢欲動,趁機大發利市,影響之下,有資源的家庭可以有能力提供孩子更多的學習內容訓練,社會階級化將更加明顯。
另外,12年國教免試入學是為了改善升學主義的缺失,但政策上卻傳達出打破明星高中的反菁英印象。均質教育固然重要,但應是提升整體素質,而不是將菁英拉下來,做齊頭式平等。而且在華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下,即使如願消除了原先指標性的明星高中,但大學升學考試猶然存在,除非也將大學社區化,否則孩子們升學的壓力並不會減輕。
人才是國力,尤其是菁英人才是一個國家進步的動力。目前各國都在積極將菁英教育向下扎根,以美國紐約市為例,除了一般依學區入學的普通公立高中,也有如「史岱文生(Stuyvesant High School)」,「布朗士科學(The 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及「布魯克林技術(Brooklyn Technical High School)」等需要審慎評估學生成績的頂尖明星高中,培育出許多傑出的人才。
因此一般高中與明星高中是可以並存而不衝突的。我們的鄰國如中、韓、日、新、港也都在努力將「優質教育」向下扎根,反倒是台灣將之汙名化,認為明星高中是升學壓力的禍首。事實上,菁英教育不是要放棄非菁英者,而是貫徹孔夫子「因材施教」的觀念。讓願意讀書的人,能在適合的學習環境中求學,激出更多火花。同時應該提升一般高中的素質以及職校的深度廣度,真正做到適才適性,均質與菁英並重。
過去10年,教改已造成台灣學子平均學業程度的滑落,其苦果正逐漸浮現,12年國教上路後情況可能更嚴重,對大多數可免試進入高中的孩子,少了需要用功的動力,整體學業程度將更行低落。
台灣目前的隱憂就是人才不足,正如嚴長壽先生所說,是在吃昨日存糧,再不急起直追,未來的競爭力堪慮。教育政策影響深遠,錯誤的政策將使得台灣人才面臨無以為繼的窘境,喪失競爭優勢。教育部實應更謹慎的思考,不要也只為了追求虛幻的「公平正義」,卻賠上了國家鉅額的人才資本,使台灣原就艱困的前途更加雪上加霜。
(刊登於2012.12.4 工商時報 A6/政經八百)